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石本俊 《现代语文》2013,(1):80-83,161
在隐喻研究领域,死喻复活工作机制及其激活方式研究还相对薄弱.文章在借鉴隐喻映射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对死喻的隐喻义复活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死喻复活涉及到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二度跨范畴、跨义域映射及对应特征的复合与喻义重建.死喻复活主要通过为死喻创造直接和间接语义冲突语境使其恢复隐喻义及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2.
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分析探讨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王娟 《文教资料》2011,(21):30-32
本文作者拟将隐喻分为新喻、活喻和死喻,提出隐喻认知域中人类认知的动态性,并从隐喻认知的外部动态性和内部动态性两大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隐喻贯穿于人类一切自然语言和思维之中,是认知语义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隐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死喻,却很少有相关阐述。对其产生、使用以及特点等的解释也显得模糊不清。文章着重介绍和探讨死喻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从隐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对死喻的定义、特点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死喻的重要性和应用,分析“死喻变活”的现象以及死喻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传统的死记法导致词汇学习费时低效。词汇在语音、形态、语义和逻辑等方面存在着理据,化抽象为具体的认知隐喻学在词汇习得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用武之地,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词汇的本源与实质,有助于提高二语词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既有任意性的一面,也有理据性的一面。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主要以cool为语料分析探讨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1)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2)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3)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体验、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体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重要途径。“手“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英汉“手“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揭示两种语言中与“手“有关的隐喻词汇在隐喻构建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异同并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而认知隐喻机制有助于学生更经济地习得词汇,提高学习兴趣.依据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和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以及多义词的核心义项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认知可以引起词汇的变化,其变化方式有词义延伸、词性转化和“死隐喻”成语或谚语等。教学中对隐喻词汇进行分析探讨,可提高学习者英语词汇的学习能力,感受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与美。  相似文献   

10.
国内死喻复活研究存在将死喻仿拟与死喻复活相提并论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曲解或混淆了死喻复活与死喻仿拟的本质差异。文章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对这两类语言现象做了对比分析,指出死喻需要在保留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语境激活才能再度成为活隐喻。死喻仿拟是以死喻为本体,通过改变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而拟创的死喻仿体,因此不能将这种死喻变体视为死喻复活。  相似文献   

11.
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为科技语篇中词汇隐喻的存在找到了理论依据,系统功能学派提出的语法隐喻则进一步拓宽了科技语篇隐喻阐释的广度。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共同作用,词汇隐喻使科技语篇“熟悉化”,加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或亲和”,而语法隐喻使科技语篇的过程描述精细化、准确化、严谨化。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促进了概念隐喻理论,这一认知和语言的桥梁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启发学习者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学习词汇,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词汇习得方面.本文正是一次英语词汇教学改革实证性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基于概念隐喻的词汇教学优于传统词汇教学,从而使得概念隐喻理论价值得以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权威语料,考察汉语NA表量构式"火热"的概念隐喻,并对其加以认知阐释。研究发现,"火热"的概念隐喻主要投射到三个域。个人域:喻感情热烈、喻爱情澎湃、喻愤怒、喻疾病、喻态度积极、喻性格热情、喻强烈的愿望;事物域:喻受关注的事物、喻发展迅速、喻色彩、喻程度深、喻精彩的生活、喻深受鼓舞;社会域:喻关系亲密、喻斗争紧张、喻危险、喻战争激烈、喻气氛热闹、喻市场活跃、喻人或物的活跃程度。"火热"具有[+量度]语义特征,其形成是范畴化和隐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动物词汇在人类语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的异同对比分析,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去隐喻化”的过程。宏观来看,去隐喻化是词汇形成和扩充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兼具稳定性和发展性的重要动因。微观来看,去隐喻化过程中,新鲜隐喻向死隐喻的转变对词典中比喻义义项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隐喻需要经历萌生、规约化及词化三个阶段,最终实现去隐喻化。比喻义义项具有过渡性质,它连接了隐喻性的临时言语范畴与字面性的稳定语言范畴,为研究语言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而语言又是人类认知的产物,这种关系决定了概念隐喻和语言习得的内在联系。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普遍面临着耗时长、收效低的窘境。将概念隐喻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实证研究表明:概念隐喻能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联想中掌握词汇的内涵,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代汉语"看来"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表示“观察”义的“看”加上事态助词“来”演变成认知动词“看来”,表示的是“推测”义,属于“以身喻心”的隐喻,而后再发展成为推度副词。这是一个语法化和主观化不断加强的过程,而语法化与主观化又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普通语言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通过隐喻思维习得词汇过程即对要习得的单词特征进行物理的、心理的、语境等方面的联想,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整合,从而获得某词的整体概念.有助于习得者触类旁通地领悟、记忆和应用词汇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宁波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词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有三类认知机制可以解释时间词汇的理解过程,分别是用空间认知时间、用人体认知时间、用民俗认知时间。宁波方言中时间词汇的隐喻认知机制证明了Lakoff关于“隐喻是人的认知手段”的理论,同时也指出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时间词汇的理解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