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课教学不仅要有历史感,而且要有现实感。为什么历史教学要有现实感?联系现实? 首先,这是由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紧密关系决定的。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现实的中国和世界是由历史的中国和世界发展而来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割断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其次,这是由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决定的。今天学校开设历史课,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而历史知识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进行国情教育,历史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机渗透国情教育,已有不少论述见诸报刊。本文仅就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中国国情教育粗抒陋见。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现实状况,包括基本状况、社会性质、历史传统等许多方面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历史自身发展、演化而积淀的结果,它受国内诸种因素如自然资源、人口状况以及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等的制约影响,一些基本国情问题,必须从我国历史内部的发展之中寻找答案,如“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近代落伍了?”“社会主义制度非常优越,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相似文献   

3.
《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这篇政论文的开头部分鲜明地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并指出《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已五十周年,但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新民主主义论》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课文分四方面进行论证。第一,中国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同志“深刻地阐明,中国革命必然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必然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必然”作了规律性的判断.这是本段分论点。为什么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  相似文献   

4.
新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国历史》课本古代部分,写了很多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写历史人物?为什么选择这些人物来写?对这些人物又是如何写的?我们在这里简单地谈谈,供广大历史教师参考.一写历史应着重写历史上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各个时期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是我们写历史的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并不排除我们写  相似文献   

5.
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培养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因为任何发现和发明都始于问题的提出。我们在学习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历史事物为什么会出现?它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个历史事物的出现会带来什么影响?A事物与B事物有必然的联系吗?利用这些问题激发自己的探究兴趣。此外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一是执果索因。分析一个重大事件的原因,一般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比如,为什么隋朝能够结束近400年的分裂局面而统一中国?为什么1919年…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古工作者在香港地区发掘的石斧、陶器等证明,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活。繁衍生息。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4年,赢政派兵戍边,在岭南建立了桂林、南海和象三个郡,香港就隶属于南海郡。从此以后,历经各朝各代,直到鸦片战争之前,香港一直归属中国。在香港主权问题上,从未有过争议。但在鸦片战争以后,香港至今已被英国浸占了156年。那么,香港的主权是怎样丢失的?在这百余年间,中国为什么没有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今年7月1日香港又为什么能够回归?这是香港百年沧桑给我们提出的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7.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众多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情响往。但是“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而是充满崎岖坎坷。在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有必要对历史深刻反思。其中重要问题之一是:中国近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空想?  相似文献   

8.
我们今天幸福地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土地上。大家都想知道,社会主义祖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是怎么得到的?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从他们那时候到我们这一代,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历史就能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几年来,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肆意散布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论调,企图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把这些论调乔装打扮成马克思主义,欺骗和迷惑了一部分不懂中国历史和阅历不深的青年。使某些人以为这才是反映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新理论”。究竟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是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有必要用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重新对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作一番考察,以正是听。  相似文献   

10.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党史和新中国史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介绍,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党史,有七个重点难点: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党成立后通过了什么纲领?党的纲领体现了党的什么初心?党成立后为什么要实行国共合作?国共合作破裂后,党为什么要发动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后,党为什么要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共产党为什么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党的七大为什么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为什么冒着风险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内战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为什么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取得了全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教师要通过史实,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历史学科培根铸魂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资本主义,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必须有中国特色,这不是任何人一厢情愿的主观规定,而是由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客观地决定的。只有当我们对“中国特色”的认识符合了“中国特色”本身所应具有的客观要求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才能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稳步地向前发展。那末,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客观要求和客观内容呢?这里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的同时也是实践的问题,就是必须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方位。正是这种客观的历史方位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有哪些特色,而不能有哪些“特色”。一、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处于运动发展当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既有自己的时间方位,也有自己的空间方位,这种时间方位和空间方位的统一,就构成该社会的历史方位。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也就是具体分析它的时间方位和空间方位以及二者的统一。什么是社会的时间方位?它指的是该社会在历史运动前后相继、由低级向高级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世界上风云变幻,社会主义事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极少数人把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说成是“历史的误会”,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应当“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说法是否符合我国历史的发展呢?这是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应当弄清的重大问题。中国走什么道路?一百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多次探索和尝试,不同的阶级和派别的代表人物进行过多次论争、斗争,还为此进行过长期的战争。历史发展的实际是评判是非、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实事求是地了解和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发展的实际已经作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现在有一些人,特别是有一些年轻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既然社会主义有优越性,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仍然经济落后?中国的经济落后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吗?中国摆脱经济落后的出路何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与评价。更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二十八年民主革命的历史和解放后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证明:能否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与否的关键。为什么呢?因为有了这样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不但在制定政治路线的时候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而且执行起来也就自觉主动,富有创造性。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同心同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在我们的前头,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历史遵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顺序前进。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早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等著名文章中,就恳切号召党员干部学习历史,1941年整风以来,党中央在布置干部学习中,也历来都把历史课程放在重要地位.革命干部、尤其是老干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首先,因为我们要带动亿万群众从事人类历史上空前壮举的共产主义事业的自觉活动,必须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去认识世界和改革世界,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客观规律。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不时听到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鼓噪。西方反动政治势力声称,“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说:“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人类两大遗产之一”。社会主义真的失败了吗?这个问题,本文不想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决择,或者建国40年的伟大成就来阐述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本文仅就两个具体问题,谈谈我的浅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多党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没有形成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的一党制?而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在今天重新考察它形成的历史基础,对于新时期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抑或说,为什么要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并非仅仅是为了"记住过去"。卡尔说:"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使人能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能够增加把握当今社会的力量,便是历史的双重功能。"过去是现在的投影,在今天——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了和平的目的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