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庸小说中侠客的身体叙述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第一是在"武功"与身体方面,取消了简单的强弱对应;第二是在"美"与身体方面,通过女侠叙事促进了武侠领域的女性解放;第三是在"善恶"与身体方面,断绝了身体与"善恶"的简单对应;第四是通过"易容换面"之术的频繁应用,以身体形象的变化产生了多方面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古龙小说中叙事策略的极变表现在:从人物身份、侠客武功等"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叙事权威;利用独特的干预叙事策略,使叙事者、被叙事者与读者关系交织,从而极具艺术张力;同时,对传统武侠模式进行颠覆,体现了过分追求"个体"完整性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3.
盛可以的小说敢于直面社会现实,别出心裁地将底层叙事、女性叙事和身体叙事融合在一起。她的写作自觉疏远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泛滥的"私人化写作"和"美女写作",既不向商业文化低头,也不向主流群体靠近,拥有不俗的品格,但在叙事技巧、形象塑造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身体具有话语与表述功能,这类话语与通常意义的话语不同,它更多地与“潜意识”相关联,更能表露人类的真实想法.可见,身体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在具身认知的框架内,本文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一、身体能够叙事;二、身体叙事能够影响认知;三、身体叙事类别研究.在类别域中又划分了三个层次:身体叙事能产生与会话不同的信息、身体叙事能完善叙事“语境”以及身体模拟能影响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革命+恋爱”小说中,身体书写为我们理解这一类型小说的丰富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革命需要身体来进行.身体需要革命来运动,身体与革命是两个互动的因素。身体有着无法被革命话语压抑的言说与诉求。革命叙事不仅对身体进行新的规范,而且生硬得扭转身体的欲望,僭越了身体。  相似文献   

6.
唐代之前文史作品中的侠客只有侠义行为,而没有表现出高强武功,因而他们行侠仗义时常常不能自保。而唐代小说中的侠客却有着极为高强的武功,他们既能游刃有余地行侠仗义,又能够全身而退。由此,侠客演变成了武侠,对后世武侠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小说中侠客拥有高强的武功,除了小说家有意识地虚构外,还与唐代社会尚武的风气及武术与宗教的广泛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女性小说创作经历了复苏、发展、转向、拓展四个阶段,它们又分别表现为充满“人道”情怀的启蒙叙事、充满女性意识的性别叙事、充满“私语”特征的身体叙事、充满女性气息的底层叙事与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8.
历来对柳永词的"身体现象"研究尚停留在表层的"艳词"视野上,或以女性身体所涵盖的情感为焦点,忽视了"身体"在柳永词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的丰富性。本文的研究拟从词体的叙事性出发,正视"身体"在叙事内容中的主导作用,结合现代身体叙事理论的观点,所研究范畴超越纯粹的女性身体单一的维度,既从显现的在场身体,又从词人作为主体参与行为活动,塑造自我形象或以我表现活动的隐性角度,探究"多重身体"对象的书写类型及身体叙事的表现功能(如场景构建、视角展现和时空结构排列等方面),以求解读身体叙事对柳词风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林白是20世紀女性写作的标志性作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林白以精英化的"身体写作"蜚声文坛,其小说的叙事模式可以归纳为:镜中的自恋,死亡和疯狂,女性欲望同盟以及身体与权利的交换等。林白借助这些叙事模式建构了女性的身体主体性;林白为代表的女作家的"身体写作"发出了女性个体生命的呐喊,突破了男权话语对女性个体生命的遮蔽和改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被看"的对象。但这是女性在市场经济时代不断走向独立和自主的主要策略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 恋爱”小说中,身体书写为我们理解这一类型小说的丰富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革命需要身体来进行,身体需要革命来运动,身体与革命是两个互动的因素。身体有着无法被革命话语压抑的言说与诉求。革命叙事不仅对身体进行新的规范,而且生硬得扭转身体的欲望,僭越了身体。  相似文献   

11.
身体叙事的仿真假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和消费文化与有关身体的文学写作结合在一起,制造了身体的过量仿真符号与影像,从而产生了一个有关身体自由的文学叙事仿真神话。身体仿真叙事不断制造着和表现着市场中国的身体意识和身体风格,加剧了一种身体自由和身体主义的现场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趋于现场化的身体自由而远离灵魂自由。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对于历史叙事的关注是其小说的显著特色。作为海外作家的文化身份,严歌苓充分利用了与本土语境的距离感,达到对历史叙事的"远观"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使其小说看待历史更多悲悯,而且使其小说的视角新颖。严歌苓的一组"文革题材"的小说,正是通过采用"身体叙事"策略,达到了对历史深处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在武侠叙事之外,还有一个言情叙事的存在。其作品通过言情叙事来彰显人的生命价值,从情爱本质的拷问中展示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情侣们携手江湖还表现了金庸小说对诗意生存理想的追寻。小说中丰富的言情话语已经构成情爱诗学。  相似文献   

14.
“身体叙事”作为女性写作的一种策略 ,被中国当下的一批女作家奉为圭臬 ,但这一理论本身存在重大缺失。在实际操作中 ,它从反抗男权、捍卫女性出发 ,最终却出卖了女性的尊严和身体。本文分析“身体叙事”这一理论的缺失 ,分析中国当下以“身体叙事”为旗帜的女性小说文本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莫里森的《天堂》刻意描写了两个性别对立的社区:作为父权中心的鲁比镇和修道院。本文以"身体叙事"为论述角度,剖析小说中修道院妇女怎样利用自己的身体实现其主体性,怎样对身份进行改写,并重获身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金庸“江湖”——侠道的隐忧:《笑傲江湖》细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笑傲江湖》中的江湖,是金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小说话语构建的隐含着文人理想的独特话语场。在江湖里面,利益和武功成为生存的关键,围绕利益与武功的争斗和矛盾,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基本推动力.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7.
薛国栋 《陕西教育》2009,(5):78-78,80
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的"身体叙事"文学现象为对象,从女性藏于身体之后的反思来对身体叙事中的身体意象进行探讨,揭示其各自的思想文化内涵,以促进对中国现阶段文化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疾病是人类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削弱人的身体,还可以摧垮人的意志,使人产生悲观、厌世之情。人类自生命伊始就一直在与疾病对抗,作为一种痛苦的生命体验,疾病自然也成了文学叙事的母题之一。晚清以降,古老的中国封建政体积弊重重、病入膏肓,曾经的中华健儿也被讥讽为"东亚病夫",于是"国衰民弱"成为现代有识之士挥之不去的隐忧。在"五四"启蒙思潮中以"反传统"为主调的现代小说纷纷把"疾病"作为叙事的基本手段,鲁迅笔下的"癞疮疤"、郁达夫书写的"结核病"、老舍小说中的"脏病"、张爱玲都市女性的"精神变态",凡此等等,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可谓是一个"病区群像"。疾病叙事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和高远旨趣。  相似文献   

19.
人体解剖学诞生之前,身体的奥秘激发了先贤圣哲的好奇心,他们试图对身体做诗意的解读。艺术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也钟情于身体,因为身体是艺术表现的新载体,是叙事的载体。身体卷入政治,被政治书写,是作家在作品中探究的主题。文学的核心是人,关注身体的命运轨迹就是在观照人的命运走向。奴隶叙事小说《宠儿》取材于真人真事,聚焦一个黯黑时代的政治暴力以及暴力对身体的书写,书写的是耻辱;奴隶母亲借助暴力,对身体进行反书写,反书写的是母爱。同样是在诉诸暴力,结果大相径庭。暴力展示母爱,最后成就母爱,如此悖论的母爱表达,是政治暴力压制和异化的产物。莫里森没有认同这种母爱,也没有赞美,而是将这种畸形的母爱在小说中原原本本的呈现,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以瑰丽的文字制作一副关于政治与历史血腥暴力的"标本",陈列在文学与历史的圣殿,警示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语境下,一些国家以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渗透到其它民族,试图去重写或改写他们的价值观,"标本"的故事或许可以规避身体被政治重新书写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身体不仅仅是身体本身,还是身体话语的媒介和权力使用的肉体.在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诸多女性的身体参与到了作品的叙事中,其中,驯服的身体、趋同的身体及反抗的身体的具体叙事,体现了福柯权力与规训理论中权力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及权力内部的反抗,反映了男权文化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她们的不满和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