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实践都还不够成熟。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应该确定股东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标准,明晰股东优先购买权能否部分行使,厘清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股东能否享有"反悔权"以及对优先购买权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张锋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0):34-3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权转让制度包括股东权的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制度。股东权的内部转让应采取相对自由模式,除章程对转让进行限制外,股东权可以自由转让;其转让的程序包括股东权转让合同的订立和公司股东权转让登记二个阶段。股东权的外部转让应采取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的模式;其转让的程序包括征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权转让合同的订立与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公司股东权转让登记三个阶段。应坚持公司内部登记生效主义和公司外部登记对抗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股东优先购买权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拥有的一项法定权利,为维护股东的权利以及人合性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股东优先购买权理论本身固有的一些缺陷开始逐步显现,诸如什么是同等条件、第三人利益保护、股权转让条件、股东间的权益抉择等问题,阻碍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健康发展。围绕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之策,让股东优先购买权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从而维护股东、有限公司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可以采用先内部后外部的程序。首先,以通过内部股东是否购买,来推定其是否同意对外转让。其次,内部转让这一过程,相当于优先购买程序中的"合理期间",在这一期间内,内部股东应决定是否购买,即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若不行使,则视为放弃。这样,在外部转让时,内部股东也不能以优先购买权来对抗善意第三人。最后,对侵害优先购买权的救济,须分情况对待,对于善意第三人,其转让合同是有效的,内部股东可向转让股东提出侵权损害赔偿。对于恶意的第三人,内部股东可以优先购买权受侵害为由请求法院宣判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5.
股权转让制度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性与资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其股权转让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实践都还不够成熟,这与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司股权转让制度进行完善,明确不同意转让股东购买股权时的价格,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完善股权回购制度,明确夫妻离婚时的股权分割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新《公司法》中的有限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灵魂的股权自由转让原则,在具有人合性的有限责任公司当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原有《公司法》中关于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修改后的《公司法》按照利益平衡的原则对其进行了完善,修改后的有限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制度由公司股东会同意、反对股东的购买义务和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三项具体规则构成。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第35条沿袭传统公司立法精神,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非股东的第三人转让出资设置了两项限制条件,其立法价值需要重估。立法中规定的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无法真正起到制约股东向第三人转让出资的作用。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也不能对抗转让出资的股东与第三人的出资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8.
股权是投资人或认股人以及继受人对所持公司股份而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即对股份的所有权。股权是股东权之一种,股东权包含股权。股权具有所有权的性质;其他股东权(包括自益权、共益权)具有社员权的性质。继承人继承的是已故股东的股权而非其他股东权,继承公司股东的股份并不当然取得股东的资格。继承人向第三人转让股份时,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是必要的,但对其他股东能否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须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典型的法定优先购买权制度是基于一定理论基础,进行立法政策衡量的结果。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法定优先购买权制度一方面会阻碍第三人参与交易,导致交易过程不发生,另一方面会引起资源配置不当,导致交易结果无效率。因此,在我国优先购买权制度中,约定优先购买权应当逐步发展为主流,相应地,法定优先购买权应得到最大程度的限缩。除此以外,考虑到法定优先购买权难以克服的不经济性,立法者可以跳脱出优先购买权的制度框架,采用优先要约权制度和承诺拍卖制度加以替代。  相似文献   

10.
优先购买权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对其可作四种类型的划分,即民事优先购买权、商事优先购买权、基于公共利益的优先购买权和政策性的优先购买权。通过对不同类型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的分析。建议立法对民事优先购买权应采取任意主义态度,对商事优先购买权应采取法定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其他两个以上股东同时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先由他们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但是,该"出资比例"是指各自认缴的出资比例还是指实缴的出资比例,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未进行明确。实际上,该"出资比例"是实缴还是认缴直接关系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比例、股东地位和公司控制权结构,影响到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该"出资比例"如何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是为了保护特殊主体利益而设计的,由于我国法律对共有人优先购买权规定比较模糊笼统,操作性不强,这一制度存在很多争议。针对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实际冲突问题,从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在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入手,运用法经济学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制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第三章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所作的规定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司章程就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条件所作的规定不应优于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仍然需要经过其他股东的适当控制;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公司法作出相应的规定;对于股权继承的效力问题公司法应当作更为明确合理的规定;就股东要求公司收购其股权的问题,公司法还应对其适用的情形作更为合理的规定,并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国有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属于效力性强制规定。公司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前提是公司股东同意对外转让股权。未得到同意公司股东取得股权应在产权交易所进行。转让股权的方式为在产权交易所公开竞价。由股权转让人通知公司股东进场交易。进场交易过程中由产权交易所履行通知义务。程序规则与受让条件不属于同等条件的内容。同等条件为转让合同的内容。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撤销股权转让合同后,依然应按照国有股权转让特殊规则转让股权。  相似文献   

15.
优先购买权作为一项特殊的民商事制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共有人优先购买权是一种财产权,既得权,形成权,但核心的性质应该是形成权。对于多个共有人存在的情况下,在共有人内部之间转让标的物就不存在优先购买权的问题。对于在外部转让的情况下,会存在对外合同的效力瑕疵情形,同时还包括多个共有人之间在同时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时的效力。为了维护民事公平的原则,对第三人的利益也要做出相应的平衡性保护,这就有必要通过登记制度来确定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优先购买权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其分类应能说明优先购买权的本质属性。本文认为,优先购买权可依不同的标准分为法定优先购买权和约定优先购买权、物权性优先购买权和债权性优先购买权两种类型。文章同时对法定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项特殊法定优先权利,司法界对其争论不断。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很早就得以确立,但是我国现有法律对于该制度的法律规范尚不严密充分,导致其在实际的操作中难以把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在实践中的弊端已经暴露无疑,该项制度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学界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购买权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民事法律制,至今仍被许多国家所承认。我国立足于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已规定了几种类型的优先购买权,但这些规定多是原则性的,概括性,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应在肯定既有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我国的优先购买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是优先权制度中的一个方面,优先权作为民事立法所确立的制度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货币化分房的进一步推进,房产交易市场异常活跃,房屋租赁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应用日渐广泛。其中就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行使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的规定相对偏少,而且过于原则。本文拟就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依据、行使条件和立法完善作一些初步探索,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对优先购买权若干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购买权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本文在借鉴相关立法例及学说判例的基础上 ,对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 ,法律性质 ,民法典中的定位 ,权利行使 ,权利效力进行探讨 ,以期对其将来的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