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情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开发学生情感资源能够提升学校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情感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树立情感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是前提,用发现的眼光对待学生是核心,提高情感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徐玉玲 《考试周刊》2013,(86):100-100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情感不仅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学——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情感教学”于20世纪末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出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探求学生主体性和情感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情感教学思想提出建设性的措施以冀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生的情感互动,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为手段来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带有情绪性。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以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被情感支配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的教育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  相似文献   

6.
高萍 《陕西教育》2006,(9):44-44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索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渡澜,引发学生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将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崇高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教学评价,常依赖学生分数的高低,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采用的评价方式单一.情感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兴趣等.加强情感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鉴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情感教育的因素是依附在一定的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是在概念、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中和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实现的.下面谈谈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金萍  杨天明 《考试周刊》2013,(80):100-101
英语新课标不仅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确定为课程目标之一.还明确提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研究情感策略和关注情感态度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内容。  相似文献   

10.
黄莲花 《福建教育》2005,(1A):42-42
课堂参与包括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认知参与、情感体验(即情感参与)等。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参与是思考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在课堂获得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情感的积极作用,教师用自己的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要求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语调、语句的传播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民主、和谐的情感交流和智慧的开发,是学生交流能力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丁浩清 《云南教育》2005,(19):10-11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的情感发展密切相关。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积极、愉快、富有想像力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幼师学生情感教育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当前的幼师学生情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视教师的情感投入,忽视学生的情感调动;重视认知中有情感,忽视以情感促认知;重视片面单一的情感培养,忽视全面系统的情感激发。鉴于此,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尊心的呵护、突显学生主体性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五心"、开发系列情感教育课程等策略有效推进幼师情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语认知、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说,语课堂便是一个情感场。因此,在语教学中,应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式或措施,动之以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玉斌 《教师》2014,(3):11-11
情感是事情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生活与生命的动力,因而情感在整个教学及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等现状决定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是必要的,培养学生要先使学生成为有情感的人,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培养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6.
马吉萍 《宁夏教育》2005,(11):46-47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智慧潜能的开发。然而如何去实现这种情感交流呢?我认为就是学生教学成长记录册.它架起了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五彩桥.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不断发展铺就了一条宽广的道路,实现的是学生情感的自然飞扬.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诱发情感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学生对教师的爱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之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乐于学习数学.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必须让数学学习充满着情感活动.在饱满的激情中学好数学.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探究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率高,智慧就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19.
李兰 《陕西教育》2011,(4):26-26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教师用情感来调节课堂气氛.密切注意和挖掘学生的思想感情,随时根据学生情感动向创造条件,以情优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20.
"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的宗旨和核心理念。只有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可能真止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也才愿意同教师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对此,老师要在思想上,学习上及生活方面倾注心血,关爱学生。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亲和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感到只有使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