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女子柔道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以及预防的措施,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部位多以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发生率较高;同时,赛前训练周和综合实战训练是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的高发期。因此教练员应积极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男子竞技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分析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差异及特征,为科学评价男子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及训练效果提供评价方法.研究采用定量负荷测试方案和GXT测试方案,运用运动心力检测仪和CONTEC型心电工作站对25名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进行心脏储备功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等级越低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动员越大,高水平柔道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心脏储备空间;等级越高的柔道运动员,最大心率维持的时间越长,心脏储备功能水平越强.研究中表明CRI1A、CRI2A、CRI3A、THRmax指标具有显著代表性,可作为评价评定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及询访等研究方法,探讨日本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性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男子柔道运动员在乐群、敢为、直率、自信等7个因素上趋于高分特征;优秀柔道运动员则在乐群、兴奋、敢为、紧张等6个因素上,与普通柔道选手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心理学指标,可作为选择和培养优秀柔道运动员的理论及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4.
柔道是一种两人身体直接接触、徒手较量、竞争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再加上运动强度大、动作变化多端、极不规则,因此,损伤的发生率也较高。柔道作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对柔道运动损伤研究也比较少见。为了迅速提高我国柔道技术水平,国家体委多次举办柔道集训。我们参加了83年初国家柔道集训队的保键工作。除了集训队的伤病治疗和医务监督外,并对参加集训的8个省、市60名运动员,结合创伤检查、诊治,作了伤情的调查,研究。现将资料予以分析,供运动员、教练员和运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柔道运动员的多年研究,根据柔道项目的特点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柔道运动员的选材。  相似文献   

6.
体能是柔道运动员所有技能得以有效施展的前提和基础,拥有良好的体能水平是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得以提升的有效突破口,不但能够促进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为此强化柔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柔道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在对柔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7.
柔道运动发展趋向高强度、高对抗,更加强调运动成绩的优异。而在柔道运动项目的比赛时受对手、场地、灯光、观众等众多外部条件的影响。模拟训练指导思想应结合人体发育规律、项目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来确定。科学合理地模拟训练对于一个柔道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江苏省柔道运动员模拟训练的实际运用方法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柔道运动员的模拟训练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得出更加有效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柔道运动员模拟训练时期的训练,供柔道广大同行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1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1.1运动损伤发生率的调查结果 据调查结果显示,未损伤比例为3.4%,损伤比例为96.6%。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运动员在近两年来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柔道运动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柔道运动当中,运动员的下肢往往会出现损伤的情况,一旦出现损伤就会影响到柔道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甚至会直接导致柔道运动员退役,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在柔道技术中大多数的动作都需要下肢完成,另外很多的技术动作都需要柔道运动员参与腰腹力量,所以应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来帮助柔道运动员预防下肢损伤,让柔道运动员尽可能保持竞技状态。据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下肢损伤预防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以首都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3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在运动员集训开始期与集训中期,分别检测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以及背力、手握力、平衡能力、纵跳、反应时、侧步移动与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结果发现,男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的背力、手握力和纵跳相对女青少年摔跤和柔道运动员的背力、手握力和纵跳较高(P<0.05),但是女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比男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显著强(P<0.05);男女柔道运动员手握力相对男女摔跤和散打运动员的手握力较高;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项目间运动员的背力、纵跳、侧步移动、平衡能力与柔韧方面差异不大。由此可见,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手握力较青少年摔跤和散打运动员的手握力大可能是其特点。青少年摔跤、柔道与散打运动员在力量和平衡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反应时、侧步运动和柔韧能力方面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陈小平 《体育科研》2012,33(2):101-103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训练负荷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和运动水平的优劣,是运动员从选材到结束运动生涯整个训练过程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因素。适宜的训练负荷可以带来优质的训练质量,而不适宜的训练负荷则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水平,而且会造成运动损伤或过度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定期对训练负荷进行检测、分析和评定,是减少训练盲目性和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王进(2005)的“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一文进行了简要述评。分析了choking现象的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自动执行假说,流畅状态,运动技能学习,脑电)。重点讨论了该文的长处,认为:(1)对于竞赛心理调节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对于自我意识研究具有明确的理论价值;(2)具有明确的探索指向;(3)描述的3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科学探索的系统性;(4)该文表述的实验设计比较规范。  相似文献   

13.
任满迎  刘颖 《体育科研》2010,31(6):28-30
1研究目的 在运动训练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不再只应用共性的方法手段,而越来越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胜年 《体育科研》2010,31(6):14-15
运动损伤是困扰运动员训练的基本问题,认识运动损伤的机制及其预防不仅是运动医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着重于骨骼肌的结构功能性适应探讨骨骼肌运动性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大学举办的"伦敦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走向"的论坛,主题鲜明,画龙点睛地道出了中国体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中国体育究竟应该怎么走?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社会如果需要体育,那么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我们把这问题想清楚了,中国体育的走向大致上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伦敦奥运会已然落下了帷幕,在现代体育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奥运军团取得了史上域外参赛的最好战绩。在这世界体育大战偃旗息鼓之后,留给国人的却有太多值得思考和辨析的问题。 曾几何时,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经历了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的猛烈冲击,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以夷制夷",其实都凝结了一个共同的期待:让岌岌可危的民族尊严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17.
1研究目的 从全运会皮划艇项目比赛反映了国内各省份在该项目上的最高水平。通过全运会该项目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析国内皮划艇项目的技战术情况。本研究以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四人皮艇决赛阶段的前五名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1研究目的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机体在极限负荷运动时心肺功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定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依据,获得广泛的应用。由于测试方法、仪器设施、专项应用等限制,游泳领域还有研究的需求和空间。从现实要求和学科发展来看,多角度、多学科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成为游泳运动发展的必然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13,34(2):45-48
提要:低氧训练指在平原地区采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低氧环境或让机体吸入低氧气体来模拟高原低氧环境训练的一种训练方法。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适度的低氧刺激,使运动员机体产生强烈的生理生化效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进而使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低氧训练研究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热点,发表在《体育科学》2006年第26卷第1期上刘媛媛等人的论文“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了两种低氧训练手段期间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低氧训练效果的评价和预测指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冬斌  伍勰 《体育科研》2010,31(6):30-31
短跑是周期性的速度力量项目,其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的优化结合。要使得训练更有效果必须使得专项力量与专项动作技术更好地衔接。技术训练方案的设计,则应当使得训练手段在5个方面上与比赛动作相接近,即动作的幅度与方向、运动的有效幅度及重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