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和而不同。课程游戏化的逻辑起点是课程,游戏课程化的逻辑起点是游戏。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中的课程有预设与生成之别;游戏有"工具性"和"本体性"之分;幼儿有"学中玩"和"玩中学"之异;教师有"教在前"和"教在后"之序。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和在"寓教于乐";谋求游戏与课程的整合。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是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的理想样态。  相似文献   

2.
当下的语文教学缺乏游戏,表现为"无游戏"、"假游戏"和"滥游戏"。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的加入,这是顺应儿童的天性,呼应课标的精神,回应编者的意图。理想的语文教学是: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观照下,培育游戏精神,让学生"自由"游戏,"规则"游戏;塑造游戏伙伴,将自己、同伴、文本人物、教师塑造成游戏伙伴;优化游戏的整体设计及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3.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也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喜欢、最按意愿进行的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是最自然的状态。幼儿的"角色游戏"发展水平受许多因素影响,要想将"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就必须重视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同时注重他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案例,介绍如何指导中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3):162-163
游戏是《学前教育学》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中,作者主要采用游戏教学形式,用"游戏"教"游戏",前者的"游戏"是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后者的"游戏"是教学内容,这样"游戏"既是目的又是途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是无功利性的,幼儿教师不仅自身要正确对待游戏教育,更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游戏,使"幼教小学化"不要借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股东风愈演愈烈。幼儿教师应该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选择以及评价体系的"无目的性",以免给"应试教育"和"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个"繁衍"的温室。游戏的愉快性是游戏的本质所在,幼儿教师要真正地把游戏看作幼儿发展的活动,不要把游戏仅仅作为吸引孩子的"噱头"。  相似文献   

6.
对幼儿教育来说,游戏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也是游戏的魅力所在。幼儿园教育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使活动充满游戏的精神,我们努力为幼儿创造真实的游戏环境,提供真实的参与机会,让幼儿真正体会"自由、自主、愉悦、创造",还孩子"真"游戏,促孩子"真"发展。  相似文献   

7.
游戏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不仅是游戏教学的诉求,而且是项目教学的追求。游戏的项目化"改编"和项目的游戏化"改造"可实现游戏和项目的交叉融合,进而构建微型游戏项目,形成中职专业教学的全新样式。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有游戏的需要和权利,但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教师是否提供合理的帮助和支持。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辨别"真游戏"和"做游戏",合理指导和支持幼儿的"真游戏"。  相似文献   

9.
游戏节的理念是:没有知识技能的高下,队员们都可参加。学校大队部发动队员们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找游戏、想游戏、做游戏的过程,收获快乐。经过"征集游戏创意"、"中队游戏PK赛"等一系列准备,游戏节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学的"游戏化"逐渐成为新的潮流,传统的"语言教学游戏化"通常是将学习任务套用在游戏的模板上,打造学习型的游戏活动。本文旨在从"神似"入手,分析研究传统学习型游戏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游戏思维与游戏机制,实现教育与游戏的"神似",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刘曲 《教育导刊》2016,(4):65-67
"安吉游戏"提供了大量真实的、低结构的、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拥有真实、快乐、自主、有创造力的幼儿以及"无为而治"、细心观察的教师。"安吉游戏"模式对幼儿游戏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启示在于:重新审视游戏精神,把握游戏的真谛;重新认识游戏中的儿童,相信儿童是游戏专家;重新塑造游戏中的教师,静心慢行追随儿童。  相似文献   

12.
"合作—游戏"教学所关注的是外在结合式的合作,忽视了儿童游戏活动内在固有的、不断创生的合作精神,进而成为游戏"表演化"、合作肤浅化的根源。将游戏中的合作从外在结合观推向内在共生观,积极倡导"游戏中的合作",是深化游戏活动教学改革、发展游戏中的合作精神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3.
刘剑莺 《山东教育》2012,(12):33-34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孩子们在"娃娃家"的环境、情境中通过动作、语言来扮演角色,使用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互动,展开一系列的游戏情节,角色、材料、动作和情境是"娃娃家"游戏的基本要素。"娃娃家"游戏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如做饭、吃饭、照顾小宝宝、整理房间、洗  相似文献   

14.
1.追逐游戏及其特点关于追逐游戏,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但在追逐游戏的英文写法"chase game"中,"chase"是追逐、追赶的意思,"game"则是指游戏,尤其是有规则的游戏。所以,追逐游戏实际上是一种以游戏形式表现出来的儿童之间的互相追赶的活动,是发生在同伴之间既带有竞争意味,也带有游戏精神的活动,它一般不会导致参加者受伤,也不会使同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精神的实质何谓游戏精神?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人的游戏活动玩味着某种东西。"这里的"某种东西"所表达的正是所谓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重在解释"怎样的精神",而不是"怎洋的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无论是孩子、教师,还是家长都有游戏的需要。事实证明,游戏不仅代表着幼儿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它还能激发其潜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游戏中的"创造性"意指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和游戏,而"规则"则是游戏进行时的规章制度,即良好的游戏习惯及正确的游戏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创造性"好比是一条公路,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去的方向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规则"就好比是公路上的红绿灯,让交通更好、更有序地进行。因此,在创造性游戏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且不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运用"游戏"导引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够让儿童获得难忘的学习经历、深刻的学习体验.实践中,用"游戏的思想"指引教学,从"游戏的视角"分析数学,用"游戏的精神"引领儿童,用"游戏的常模"活化课堂."数学游戏"寓"学"于"玩",让儿童数学学习洋溢着快乐.  相似文献   

18.
<正>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然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来说,孩子的这一"正当行为",却被各种条条框框的制度束缚,每周除了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外,几乎没有"游戏"的时间。如此一来,如何利用好这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如何让体育游戏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便成了体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游戏与儿童从来都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儿童的游戏,儿童是游戏的儿童。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核心,是儿童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一、追逐游戏的概念界定关于追逐游戏,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但在追逐游戏的英文写法"chase game"中,"chase"是追逐、追赶的意思,"game"则是指游戏,尤其是有规则的游戏,所以追逐游戏实际上是一种以游戏形式表现出来的儿童之间的互相追赶的活动,是发生在同伴之间既带有  相似文献   

20.
<正>儿童发展专家大卫·埃尔凯德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缺乏游戏的儿童会错失学习机会"。可见游戏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幼儿在游戏中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即所谓的在游戏中学习,换言之,幼儿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正是在那些"有趣"的游戏中得以发展。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两种特质对于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应对突发事件或适应新环境都有着积极作用。在我们幼儿园也很重视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保证每天幼儿的两小时户外游戏时间外,我们还有"自主游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