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媒介"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成为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最著名理论之一.该理论从假设开始,经过科学的验证,今天已经羽翼丰满.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到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议程设置"起纠了更好的建构社会共识的作用,使得民主的思维深入人心.到今天为止,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媒介议程决定公众议程阶段、议程构造阶段和框架建构阶段.  相似文献   

2.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宏观社会效果的一种理论假说,从1972年麦库姆和肖发表在<舆论季刊>上的<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开始,已经成为大众媒介效果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探索领域."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能够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3.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6):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4.
自<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刊登<汪晖〈反抗绝望〉的学术问题>一文后,关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教授涉嫌学术抄袭一事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周>关于该事件的议程设置及其"编者按"进行分析,来考察<南周>在这一报道中的立场和角色扮演,并呼唤对媒介公共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传媒议程设置关注媒介把什么议程以及如何展示这些议程给受众.本文探讨<南方都市报>建构"许霆案"议题的方式,即在报道时间和呈现方式上突出其重要性,加强"许霆案"与受众的贴近性,提升事件意义的普遍性以及在"客观报道"中隐藏倾向性,并指出要理性认识传媒议程设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麦考姆斯(Maxwell E.McCombs)和萧(Donald L·Shw)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查佩尔希尔地区,首次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媒介议程与受众议程之间的显著性关系,并在1972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麦考姆斯和萧被推崇为议程设置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也被奉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为此,本文拟对议程设置思想的渊源及早期的发展加以梳理和评析,旨在帮助我国读者对该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6日,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网友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表了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是为"出国考察门事件".[1]紧接着,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以及央视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信息时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从本事件可以看出,公民新闻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去年汶川地震期间, <人民日报>刊发了大量相关的新闻评论.笔者试图用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以期为媒体言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纷纷着手对“议程设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功能”进行研究。所谓“议程设置”,即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报道量、报道顺序的不同,影响了受众对它们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受众设定了议程。20世纪末,网络媒体兴起,在网络媒体的大背景下,议程设置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提出,"证明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选民们关心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正是在这个时阃和这个地点的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议程设置理论视角下舆论引导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徐 《新闻窗》2010,(5):49-50
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的关联性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用于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假设。所谓“议程”就是对当前问题进行选择性的报道,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发表了关于议程设置理论假设的第一项系统研究成果,他们提出: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库姆斯教授的对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作为议程设置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一直在深入与扩展这项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学者。目前,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涵盖了不同的理论范畴,并跨越地域和政治的限制,成为一个被全世界的新闻传播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笔者和麦库姆斯的学术对话,对议程设置理论30多年来的发展作了整体描述和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设置新闻议程以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权力掌握在媒体手中,不同媒体的新闻议程虽有差异,但基本不会产生议程冲突,尤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是如此.数字媒体时代,自我赋权把议程交到用户手中,其议程设置与传统媒体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直接导致"冲突议程"的产生,这一现象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日益增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新闻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淑兰 《新闻知识》2006,(10):42-44
一、把握议程设置的契机政治学家伯纳德·科恩1963年提出来的议程设置理论,是指媒体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科恩认为,媒体在使人们怎么想这一点上很难奏效,但在使人们想什么这点上却十分有效。1972年,M·E·麦库姆斯(McCombs)和D·L·肖(Shaw)在《民意》季刊(PublicOpinionQuarterly)上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证实了此前科恩(Cohen)等人提出的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猜想的成立。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体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  相似文献   

15.
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的李普曼,他在<民意>一书中说:"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科恩在谈到报纸作用时说:"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what to think).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what to think about)."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报纸如何设置优先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薇薇 《传媒观察》2005,(11):36-37
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康和肖两人在1972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设:媒介引导公众形成舆论或转变已有的舆论。这里的“议程”是指媒介选择报道的事件并对其进行排序,具体也可指称对某一事件或议题的报道。这一理论假设在日后的许多实证研究中被屡次证实.使得人们对议程设置理论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议程设置理论的五个研究领域,即议程设置的基本效果、属性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效果的心理学、媒介议程的来源和议程设置效果的后果,自该理论创立以来所取得的主要发现作了简要回顾,并基于此讨论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几个新研究领域,包括对议程设置理论基本概念与观点的在更多新领域的应用,比如企业声誉、教育、宗教组织等,这些新领域已远不是议程设置理论最初生成的公共事务领域了。作为该理论的创立者之一,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对于议程设置研究的几点个人观察。  相似文献   

18.
在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麦考姆斯(Maxwell E.McCombs)和萧(Donald L·Shaw)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查佩尔希尔地区,首次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媒介议程与受众议程之间的显著性关系,并在1972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麦考姆斯和萧被推崇为议程设置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也被奉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为此,本文拟对议程设置思想的渊源及早期的发展加以梳理和评析,旨在帮助我国读者对该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节庆报道最容易形成"四季歌"式的程式化报道.今年<福建日报>的春节报道对此进行了探索,简言之,就是节庆报道"主题化".他们以"2009年温暖海西"为主题,从正月初一至初七,在一版衍生推出<暖心>、<开心>、<爱心>、<民心>、<怡心>、<真心>、<信心>7个栏目,既有内在逻辑的连贯,又拓展了报道空间,形成浓烈的节庆气氛和有力的传播导向,获得报界同仁的一致好评.这种报道模式,集中了诸多新闻传播要素,设置若干议程,在多角度聚焦中生成报道文本的意义并使之得到较为完美的表达,产生预期的舆论引导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选择:设置公共议程。媒体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排序,决定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这就对社会公共议程进行了设置。受众需要媒体的选择。胸怀大局是做好选择的前提;把握大势是做好选择的关键;着眼大事是做好选择的重点。核实:树立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命。当下,新媒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真假难辨,公信力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