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在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公平和效益为其基本的价值和目标取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论基础,回顾美国各个历史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的演进过程,将有助于把握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与走向,而且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为了更好地促进博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而正确认识博士研究生培养尤其是课程改革是其前提。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博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管理与培养是两个不同范畴,不能简单将两者等同化,即以管理思维来化约培养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第二,无论是就历史还是就现实而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不是课程而是科研训练,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共同的知识基础是本科、硕士阶段教育的责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课程设计的权力应在基层培养单位而不是行政部门;第三,虽然在不同时期,实质性功用和形式性功用使探究性、个性化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一,但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应在于培养目标的厘清,而非课程建设。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相关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功能、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向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育学院职能及与基础教育课改的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以探讨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但整体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近年来京、沪、浙等地在课程政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推动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他们调整地方课程计划、协调课程运行、改革评价方式、扩大学校的课程权限,协同建设学校课程资源等,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空间支持、权力支持、资源支持、能力支持和方向引领。这表明地方课程管理的政策供给是制约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地方课程政策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要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权力和空间,对学校课程权限的规定要具体、明确,要规范地方的课程管理行为。应制定和颁布国家课程管理指南、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5.
为了积极推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特主办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与会代表主要研讨五项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模块课程即教学内容以模块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包括模块化课程模式、模块化教学计划、模块化教材三个层面。以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其系统性,是职教模块化教学计划特有的课程组织方式。运用不同课程模式开发出来的教材形式各异,但有一些基本特点。课程模块化既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在课程建设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适应性课程是在21世纪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整合性实践课程。该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为基础,坚持儿童发展本位的课程理念,构建了纵向课程目标与横向课程目标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发展了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相统整的结构体系,重视整体规划、过程管理、集体审议、教师成长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经过近10年来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幼儿园适应性课程逐步走向完善,并对区域性幼儿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校本课程开发仍很薄弱。究其原因,人们对校本课程实施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把握不准是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互动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工学互动”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有效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关键。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工学互动”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五个方面对“工学互动”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开发、设计课程模块、组织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0.
范蔚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2):49-53,7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区域推进模式是指以县或区为单位,将基础教育纳入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系统中,在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实施的,以课程改革带动各学校内涵发展并提升教育质量的一种实践方式。这一模式具有实际推进整体性、理念目标一致性和工作任务周期性等特点,显示出力度大、效率高的优势。运用此模式首先要开展科学的顶层设计,提高从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组织机构各层级主体的课程领导力,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和提高组织的学习力,来积极应对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新挑战、新问题,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来保障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的要素来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包括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和课程实施一体化等方面。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比例失调、课程类别不合理,课程之间内容融合度低、教育实践课程欠整合,课程实施方式变革步伐缓慢、学生评价单一等。建立模块化课程网络体系、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过程等是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中小学课程综合化趋势日益凸显出来,教师素质成为现今关注的重点之一,而专门培养新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则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某部属重点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级)为例,参考和借鉴外国及本国其它院校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调整高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课程和通识课程比重,合理调整实践时间、落实教材建设等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化工行业发展与对化工专业设置的要求,结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现状,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化学化工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和措施,以期为地方院校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icacy capability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included in general education to coincide with the graphicacy needs of human society. In higher education, graphicacy curricula have been developed to meet the needs of certain disciplines, for example medical and teacher training and engineering, among others. A framework for graphicacy curricula, anticipating the graphicacy needs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yet to be strategically planned for general education. This is partly a result of lack of research effort in this area, but also a result of lack of systematic curriculum planning in gener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se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graphicacy curricula for engineering. The paper presents three broad individual case studies spanning Europe and the USA, brought together by the common denominator, graphicacy. The case studies ar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graphicacy withi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a, an analysis of graphicac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an analysis of graphicac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USA. These three papers were originally presented in a plenary session at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 Design Graphics Divis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Limerick in November 2012. The ca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strategic curriculum planning in reg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icacy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an overview of a methodology to achieve that. It also offers further evidence towar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graphics capabilities in Engineering and how the lack of a develop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this area undermines the case for the importance of graphics with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议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坚持与时俱进、国际视野、课程模块化、微型化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置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方法、根据生源设置课程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6.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Republic of Cyprus has been pursuing a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 across all levels of mandatory education, focusing especially on curriculum chan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hich in-service teachers have undergone a seri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minars. Individual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in-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regarding their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 within this curriculum change process, revealed that teachers positioned themselves largely onto different points on a continuum. These are conceptualized as positions veering between teachers’ sense of minimum and maximum autonomy ov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official curriculum. Framed by a traditionally centralized context, these positions were discursively negotiated in contradictory ways which allowed multiple positionings by each teacher.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positioning, as well as for considering how this might relate to curriculum chang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职教教师的能力素质必须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结合进行。文章基于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4位“双师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对教师本土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归纳了工学一体化课程下职教教师具有的九项教学能力内容,并将其划分为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两个层面的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三种类型,在对不同类型教学能力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跨界的集成性、生成的情境性和整体的互补性三个典型特征,为针对性做好“三教”改革背景下职教教师队伍培养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小学进行了三次旨在提高学术质量的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强调了相应的教师教育改革,三次教师教育改革共同的趋向就是在课改的同时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课改的同时要注重相应的教师教育,加强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20.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文中首先明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以国内外软件工程教育规范为依据,重点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提出“三横两竖”的课程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详细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