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雄蕊、雌蕊的构造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2.指导学生通过解剖花认识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训练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课前准备1 教师演示材料:桃花模型、桃子、果实形成过程的图片及复合投影片.2.学生实验材料:甘蓝花、镊子、放大镜.刀片、大头针、玻璃片、桃子.  相似文献   

2.
此课属于观察实验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认识物体摩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使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磨擦后能带电,带电物体具有引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种子”是小学自然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这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作物的种子,并了解种子的基本构造。训练儿童观察物体细小构造的能力。课文重点是认识种子的胚根、胚芽,难点是种子如何长成新的植物。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教学前十来天,在一个破脸盆里装满肥土,分三批播下菜豆种子,每批相隔2—3天,预计在上课时能见到三种不同的情况:出土后长出了真叶的幼苗;刚刚破土而出且带有种皮的子叶;在土里还藏有未出土但发了芽、伸出了嫩白细小的根的种于。2.上课前三天,教师将适量的菜豆、花生、大豆、蚕豆、玉米等种子用温水浸泡一天左右,尔后滤出种子,装在小碗里,用温布遮住,让它泡软发芽。3.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种子,带来上课,重点布置一两位学生带来几撮新鲜的黄豆芽以备观察。上课时教师把准备好了的实物端进教室。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春季的显著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到野外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你们知道春季有什么特点吗?今于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春天。  相似文献   

5.
《物体的运动》教学目的和要求是:①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或由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都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使学生对"力"有切身感受,并知道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概括物体运动规律的能力,以及把握物体运动特征,将物体运动方式进行分类的能力,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课前可准备一辆童车、一辆玩具小汽车以及纸风车、小皮球、荡摆、干电池等教具,并要求各实验小组准备纸风车、干电池、铁环、小皮球、玩具秋千等实验用具.课上,可按以下安排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要求《电磁铁》一课是学生在已学习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电源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大小等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性质;通过实验对比观察,认识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条件和电磁铁磁极变化的条件;通过实验比较,认识磁铁、电磁铁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联系实际,结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难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进行研讨、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六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其教学目的要求是:1.指导学生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性能和它们的用途。2.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要求,课堂教学时应结合自然学科的教学特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物体导电能力的感性认识 教学这一课时,应指导学生去亲自动手实验,从中感知导体、绝缘体的导电性能。课前让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例如:干电池,小灯泡,各种常见的导体(像小刀、钉子、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共有七课:四至八课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四种器官——根、茎、叶、果实,第九课指导学生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第二十二课指导学生认识植物怎样过冬,为了照顾季节,便于通过实际观察进行教学,这课未与其它几课编排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要求 本课《“九义”教材第三册6课)是在一年级学习了基本观察方法和比较事物异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能力训练的课。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类,能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为学生在以后认识自然界的活动中,把各种分散零乱的现象、事物条理化,为形成系统的知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 二、教学步骤 教学时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认真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第二册《植物的种子》一课,要求学生在初步认识常见作物种子构造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做好这一实验,我分以下步骤进行指导。 1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之前,让学生知道一粒种子就是一棵(株)新植物的雏型,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是认  相似文献   

11.
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制作电热切割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是:①指导学生认识电热切割机的构造、原理及用途。②指导学生自制一个电热切割器。③运用自制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  相似文献   

12.
教学“磁铁”一课要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种类和性质。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磁性,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南北方向四点。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课前应准备磁铁、指南针、铁钉、缝衣针、曲别针、细绳等,以便将进行分组实验。若磁铁不够,要动员学生收集,教师按课文的方法制作一部分。教学可分四步进行。一、认识磁铁的性质。教师提问:磁铁对所有的物体都能吸引吗?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用磁铁分  相似文献   

13.
《溶解》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六册第六课,该课是在低年级学习了水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有溶解其它物体的性质。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然后通过判别一些常见物体能否溶解来巩固溶解概念,最后指导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的课型(自然课课型的新划分中的一种课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要求: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种类和磁铁性质。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制定好教学目的是上好自然课的前提和关键。为了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制定好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在制定教学目的时,知识和能力可以这样搭配: 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属性或形态结构的课(如《怎样认识物体——水》、《植物的根》等),可以把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定为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课是在学习了《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初步认识水的性质的基础上,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的特点。本课又是为第十六课《船怎样行驶》和第二十一课《水力和风力》打基础的。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并初步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揭示物体的沉浮规律,向学生渗透“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  相似文献   

17.
《沉和浮》一课教学生认识沉和浮的现象,使学生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沉和哪些物体浮,还要求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浮的物体沉下去,使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我认为这一课是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材料,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维,去创造,要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果实的形成》是小学自然植物单元中的一课,是学生以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把花的构造同果实的形成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运用知识去获得新知,并用实物——各种各样的花做材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花的内部构造,从而认识果实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为达到以上目的,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1 运用知识,引导认识各种各样的果实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果实的感性认识,学生也有一定的积  相似文献   

19.
找规律     
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和编一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关系,感受到“规律”的美。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通过活动能认识简单的规律,能自己编一些简单的规律。2.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感受到”规律“的美。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涂色卡,水彩盒,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学具若干。四、教学过程1.谈话创境,引入新课。(1)教师谈…  相似文献   

20.
思维训练是小学自然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随着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的不同,训练的层次和要求也不同。比较能力作为低年级的思维训练重点之一,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运用感官对自己周围物体和现象的颜色、形状、大小、软硬、构造等性征的观察,再通过比较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当然这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要求的。第一册重点指导学生比较各种自然事物的各种性状,以第四课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