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桦 《学子》2013,(9):61
一、从题目入手,想象音乐表达在欣赏课开始之初,我会提前进行音乐题目的引导,让小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想象一下音乐的主题表达。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材中的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我首先出示一副插图让学生猜测:这首欣赏曲将会向我们展示什么?学生们非常兴奋,都乐意回答,有的说是暴风雨,有的说是舞曲。我继续问:猜猜看,作曲者将会用什么样的器乐来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欣赏课是中小学音乐课的主要课型,随着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上出高质量的音乐欣赏课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鉴于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及注意力难集中等特征,结合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率。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去体会作品。科普兰曾说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我利用听音乐的方式,加强片断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首次进行训练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一堂音乐欣赏课……”话还没说完,有的同学就睁大了双眼,好像有些怀疑。我接着说:“先闭上双眼,用心来倾听下面这支曲子。”然后,我播放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放曲之前,我没布置任何题目,目的是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当中去。听完之后,我没急着让他们写片断(此时,学生并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只要求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学…  相似文献   

4.
如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的做法和体会如下:一、利用投影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课的欣赏要强调体会形象,注重娱乐性。在欣赏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细听音乐外,还必须抓住音乐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在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曲》中我利用投影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欣赏环境。首先,我指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乐曲三部分的音乐特征;接着,我请学生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想象的图画描绘出来。我先让学生复听第一段音乐。这一段音乐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歌唱性。学生们有的在纸上画出了…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歌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享受音乐带来的冲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一种有效方式。音乐欣赏教学,离不开学生对音乐的聆听,需要学生对歌唱的兴趣。本文从“听唱融合”角度,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现两者融合的教学目标。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营造音乐鉴赏氛围,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引导音乐想象体验。实现小学音乐欣赏课“听唱融合”的教学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实力,更需要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针对性地教学。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有的音乐老师上音乐欣赏课,只是做简单的讲解,放一两遍音乐让学生听听就完了,流于形式;有的音乐老师甚至不上音乐欣赏课,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上好音乐欣赏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那么如何有效地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相似文献   

7.
教师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更快地融入体验音乐的情绪,发挥想象的空间,能说则说,能舞则舞,能画则画……充分发挥学生专长,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课的小主人,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思并努力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赵旭 《考试周刊》2014,(59):167-167
<正>音乐欣赏课是中等专业艺术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学会听音乐欣赏,这一过程,对于我来说,是值得思考与挑战的任务。音乐欣赏课内容大部分跟我们的生活及历史挂钩,并且每一首歌曲都有内在涵义,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知道这个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历史,懂得每首歌曲的故事背景和表达的意义,不能只让学生唱会歌  相似文献   

9.
尹天慧 《今日教育》2005,(12):42-42
在艺术表现中,从提供“标准答案”变为共同“寻求新知”,同一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对同一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如聆听《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时,孩子们有的用手打节奏,有的随音乐欢跳,还有的用笔敲击文具盒。当音乐结束,大家谈为什么选择不同的方式表现“幸福”时,拍手的同学说:“我是根据题目表现的,”欢跳的同学说:“因为我感到幸福就欢跳起来。”击文具盒的同学说:“我把文具盒想象成锣,就章起笔击起来。”我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悟出:因为旋律中有连续的附点音符,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朱磊 《考试周刊》2014,(20):181-181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这个体验过程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发挥想象空间,能说则说,能舞则舞,能奏则奏……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课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1.
黄燕冰 《考试周刊》2014,(42):179-179
正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初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在听中欣赏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  相似文献   

12.
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师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运用各种形象、色彩、声音强化学生的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如第三册的一节说话课。题目要求是:你喜欢帮助别人做事吗?想一想,你帮谁做过哪些事。选一种说给大家听。当我提问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帮奶奶扫地。”有的说:“我帮妈妈晾衣服。”等等。答案很多,  相似文献   

13.
陈彩彩 《儿童音乐》2010,(10):78-80
案例背景:这是一堂六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瑶族舞曲》。这首欣赏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我的教学设想是:先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来初步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绪,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来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孙波 《中国教师》2013,(10):27-28
<正>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足见音乐欣赏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但目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常常分两步:一是教师和学生长时间倾听音乐作品;二是教师介绍和分析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机械识记,课堂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状况,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讨论,充分想象,发挥潜能,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艺  相似文献   

15.
朱艳 《教育艺术》2006,(8):33-3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这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这五个方面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写话训练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燕 《甘肃教育》2011,(8):70-70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因此,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练习写话。现就低年级写话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自由说话,自由表达对大多数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已经掌握了音节的拼写,所以,我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或一个字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由爸爸妈妈代替他们写,如果会写的就自己动手写。等拼音学完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写。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看图作文,内容是作文指导书上的,画面上是一个少先队员和一位老奶奶在对话,题目是《钥匙锁在屋里了》,请学生展开想象,写成一篇作文。今天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令我大吃一惊,学生们为老奶奶拿钥匙的方法可谓是大胆、离奇、创新。学生们个个身怀绝技,各显神通。有的说从烟囱里爬进去,有的说从楼上翻下去,有的说从另一个阳台爬进屋去,还有的说从下水管道上爬进去……学生们的想象不能说不丰富,学生们的行为出发点不能说不崇高,因为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怎么能眼看着老奶奶有难而不帮呢?但…  相似文献   

18.
赵虹艳 《考试周刊》2012,(58):181-181
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识、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本文着重讨论了音乐欣赏课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欣赏课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可以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一些教师抱怨音乐欣赏课难上,学生没兴趣。音乐欣赏究竟要怎样教?音乐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这是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 ,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 ,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的春色 ,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怎样让学生读懂这首诗 ,即怎样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呢?我是这样设计教法的 :一、从题入手 ,自然切入本首诗的题目是《游园不值》。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我让学生自读课后的注释。课后注释为 :园 ,指私人花园 ;不值 ,没有遇到要访的人。那么 ,谁来讲讲题目的意思?(同桌讨论)有的说 :“诗人去游私人花园 ,没有遇到要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