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雄彪 《广东教育》2007,(12):75-7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要求高中老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要逐步确立起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凡是能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且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是课程资源.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方面,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新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大量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课程都需要一定的课程资源的支撑。如果说我们对周边的资源视而不见,导致的结果是"资源流失"。相反,如果我们具有资源的利用意识,能积极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服务于历史教学,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学生在最为熟悉的乡土历史人文的熏陶下,容易产生"历史情结"...  相似文献   

3.
<正>现今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学校、教师都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意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对于如何理解课程资源开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如何创造性地利用,都在理论上作出了一定的剖析。但是我也发现,很多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过于注重文献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为组成部分予以明确的定位,目的是改革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因而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成为许多教师的积极追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我认为在声势浩大的"课程资源"开发热中,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再思考.比如: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课堂之外、教材之外的资源开发吗?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课程资源,是否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有了课程资源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吗?如何捕捉与把握那些来自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近几年,沙河口区学农实践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生态化发展,八园八区的建设与完善也给广大师生提供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参观、学习场所。与此同时,在课程改革的深入影响下,我们也在探索学农实践课程的多样化发展之路。如何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资源条件,开发出更加贴近学农生活、彰显特色教育功能的课程;如何使我们的实践课程走向"特色型"与"内涵式"并举、"实践性"与"探索性"共存的发展道路,这些都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拓展和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积极地开发并合理利用好这些历史校本课程.福清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4000-6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近年来,我们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福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一般指可被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和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更多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需要和学生学习基础所选用的教学材料.课程资源属于"大词",师生容易被其"唬住".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校园内既有的硬件与软件、有机物与无机物、自然历史遗存与人为规划设计等资源都可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身边的、随手即可拈来的校园资源,既省钱省力,又便于利用;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调动学生情感.不去用,实为可惜;不善用,则需反思.教育部制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文写道:"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将这句话落到实处最为有效的做法就是从"课程资源"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校园内的一切现有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实现。"结合这一理念,笔者通过"五步二法"发掘课程资源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实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大化。一、"五步教法"。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沙家浜湿地"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资源,利用这一资源开发主题课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湿地课程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沙家浜这一独特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来考虑课程构建和实施的价值所在,因此学校明确提出"湿地课程"行动中师生都需实现"做与思"的融合,在活动形式上需要体现"学与玩"的整合,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要有"动与静"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所谓语文,即指语言的文学,所以一切与语言有关的都可以当作语文资源,而根据资源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1.社会资源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的社会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在传递着,而其中有着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来利用。比如说最近发生的一些国家大事,涉及社会改革一类的都可以作为学生讨论的内容;还有如老人倒地扶不扶的一些事关社会道德问题的事件都能作为讨论的资源。同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也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生了诸多变化。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强调"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在内容结构上,则为模块—专题—学习要点(即"若干教学目标构成一个专题、若干专题构成一个模块、若干模块构成历史学科")的内容呈现方式。诸多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也要进行相应调  相似文献   

13.
学校所处地域不同,校外课程资源自然不同;但无论学校地处何处,都像《语文课程标准》所言:"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以农村初中一次作文实践活动为案例,说明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因地制宜地发掘语文课外课程资源提供了新视角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仇定荣 《中国教师》2010,(21):31-34,50
<正>文本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的确如  相似文献   

15.
宣黎毓 《考试周刊》2010,(52):80-81
什么是课程资源?我认为,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都应属于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标"明确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生活等都是课程资源。面对如此之多的课程资源,我们该如何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呢?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我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就是集中大家的智慧。2009年我校以此作为课题研究,期待在有效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陈君德 《中国教师》2009,(Z1):517-5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它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素质起着课本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因此,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类似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先来分析1996年5月版、2000年2月版、2002年4月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关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方面的要…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生活、学习、做人"课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程资源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应包括家长、社会等更广泛的资源;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应仅局限于运用显性的课程资源,还要充分挖掘、利用隐性的课程资源;对于传统的教育资源,也应合理取舍,使之"老歌新唱".因此,教师已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实践者,更应是开发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说:"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使用各种课程资源能够让学生把实际经历、生活实践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而乐学、想学、爱学。如果我们把整个课程资源看作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突破了长期以来教材的一元化和把课程窄化为教材的观念的束缚,课程资源的意义日益凸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要求打破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过去,我们把教材看成是"整个世界",但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