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的体式很多,有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杂言体等等.其中,五言体和七言体则在整个古代诗歌中占着主导地位,产生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这两种诗体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探讨得还是不够充分的.一般的文学史著作重在论述诗歌的思想内容,对诗体形式,特别是七言诗体,极少专门论述.因此,我们拟在本文中以古代诗歌作品为材料,对七言诗体的产生和形成及其诗体形式上的特点作一概括的叙述,以供学术工作者讨论.  相似文献   

2.
汉乐府体诗歌的产生是汉代乐舞繁兴的必然结果,它随着乐舞的繁兴而产生,并成为继“诗”、“骚”之后中国文学史又一新诗体。汉乐府诗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诗歌体式、语言容量和表现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引起汉代文人的注意并开始模拟它们,将它们引进文坛,为后世多种诗体特别是直接为五言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进而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人五言诗体是在汉魏时期音乐与语言双重规定和双向建构中形成的。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以及民间乐府在汉代宫廷的广泛传播,是五言体生成的基础和源泉。相和三调等乐府演唱艺术的曲式结构对五言体篇制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言体乐府的文辞本在文人中的广泛传播以及文人对乐府文辞本的雅言翻写,确立了五言句式的典范地位,再经魏晋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提炼和抽象,五言体最终得以确立。文人五言诗体的形成虽涉及音乐与语言的双向建构、雅言与俗语的交流互动、文人文化圈与民间文化圈的互渗与交融等多种因素,但贯穿始终的是人们在文事活动中对五言体的选择和群体确认。文人五言诗的体式是音乐文化、汉语发展和文人群体规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夏侯湛是西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从夏侯湛的生平事迹以及诗文来看,儒家思想是他的主导思想,同时魏晋时期流行的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对夏侯湛的影响也很深刻。  相似文献   

5.
以词类活用和变异搭配为例,对艺术语言的语法偏离性在随意谈话体、专题谈话体、通报体、法规体、条据体、函电体、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普体、科技新闻体、报道体、时评体、散言体、韵文体、对白体、演讲体和广告体等18种语体中的不同表现作了比较研究,认为除了通报体、法规体、条据体、论著体、报告体、辞书体、科技新闻体7种语体只有科学语言外,其他11种语体中都是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并存,纠正了我们认为艺术语言只存在于诗歌和散文的偏见。  相似文献   

6.
蔡琰现存的五言体《悲愤诗》等诗作,学术界或认为其全部为伪,或认为其部分为伪,说法种种。文章着眼于文献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讨论与考察,认为持各种伪作说者的理由,都无法证实蔡琰五言体《悲愤诗》等为伪作。因而认为,现存的蔡琰诗歌,均非后人所作伪。  相似文献   

7.
因选编于不同时代,<千家诗>五七言体的选编在审美指向、诗歌理念、教育原则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出不同选编时代的文化异趣.包括理趣与情趣之别以及围绕这一核心界别而凸显出的本宋、宗唐和诗道情性等不同的诗歌价值取向,进而折射出宋与明清时代既有传承关联又有时代特点的诗歌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形式多是以叙事为主的。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五言体、杂言体的直接源头。文人拟乐府诗创作从东汉时开始繁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一个重要载体,之后历代文人多有创作。以致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文人拟乐府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点在哪里?又有哪些突破与创新?本文以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及陈琳拟作为例,试图做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以词名家,其诗歌却因诗集亡佚而多不被重视。其诗歌主题表现为个人感愤、闲适自得、参悟人生三个方面;与主题相对应,其诗歌风格也呈现出雄迈峭劲与婉曲反迭兼容、朴拙厚重与清新隽永并蓄、偏重理趣与说教直白共存三种风格。  相似文献   

10.
巴蜀地区分为巴地和蜀地,蜀郡和巴郡分别是两地的诗歌创作中心。在汉代巴蜀已出了司马相如等著名文士,且民间诗歌已初步娴熟地使用五言体,是中原地区之外另一个对五言诗的成熟有重要贡献的地区。汉晋六朝时期巴蜀地区现可知约有诗歌30馀首。对巴蜀诗的考索分析可为巴蜀文学和文学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诗经·魏风》中的“劳者之歌”《伐檀》、《硕鼠》,是孔子嫡传弟子子夏在关中故乡(当时属魏国)反对法家改革的结果,《伐檀》、《硕鼠》本身证明了这一点,新出土的《子夏诗论》也自白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天宝后期至乾元年间,杜甫和许多思想上推崇儒学,创作上以古体诗反映现实民生疾苦的诗人交往,如和他共游慈恩寺且相互唱和的储光羲、薛据、高适、岑参,还有《箧中集》诗人张彪、孟云卿、王季友,可能还有《箧中集》的编选者元结以及苏源明、郑虔等。杜甫和他们进行过诗歌创作的讨论,杜诗中留下了学习他们的痕迹。杜甫此时一改前期的创作风格,用大量的古体诗反映时局动荡和民生疾苦,杜诗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受到这些诗人创作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南诗文注释的几部代表著作,如《王弘诲张岳崧诗选》《苏轼文集》《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唐胄诗文集注》《张岳崧诗文集》《琼台诗文会稿》的字、词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杜康”不是周朝人,而应是夏朝人;“紫金”不是一个地名,而应代指富贵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4.
朝鲜汉诗中的民族传说始祖檀君是朝鲜社会政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意义。诗人们认定檀君的存在,认为他是朝鲜的国家始祖。檀君朝鲜在区域上是自立的,在时间上与唐尧并存,并对檀君降世、建国情节进行了展开描述。而且,18世纪的朝鲜汉诗还关注檀君世系,并注重扶娄朝夏这一细节,强调民族国家的自立完整以及与中华文化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夏竦"出入荣华四十余年",虽"为人无足取",但博文好学,在文学方面颇有一定的成就。他诗词文皆擅,作为后期西昆派诗人,其文论较为丰富,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夏竦的文学思想对前期昆派有承有变,充分反映了后期西昆派诗人在诗风转换期的发展变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颇有自己的个性。夏竦诗与其他昆体诗人的诗歌多缺少主观情感,思想内容单调、贫乏相比,他还具有托意委婉之作,微语中藏有讽刺,或寄予寓意,富有哲理。其诗风具有多面性,既有西昆浓艳之风,也有清丽、气势开阔之作。总言之,对夏竦诗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后期西昆派的性质、作用,更为清晰地描绘北宋诗坛由"唐音"向"宋调"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堵霞是清康熙年间的女词人,王蕴章《燃脂余韵》、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及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都有提及。从其著作《含烟阁诗词合集》内容来看,堵霞并不是囿于闺阁的一代才女,她的人生跌宕坎坷,在寄寓流徙的过程中,不仅与冒襄这样的隐士学者有所交往,且同清初著名的"蕉园诗社"也有渊源。文章对堵霞《含烟阁诗词合集》略加解读,以呈现堵霞的生平经历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夏衍和高尔基的底层剧作都因其真实感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剧本背景设置、人物选取和思想蕴藉等方面,二者也存在诸多近似之处。但因二者在革命和人道主义思想指向方面的不同,又使其文本世界体现出某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在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情况下,尚存在着以秦观、张耒为代表的宗唐诗风。秦观诗明丽富有情韵,张耒诗平易舒坦,均有唐人风韵。秦观、张耒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江西诗派的不良风气,对宋诗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受其影响,南宋前期杨万里的“诚斋体”以及南宋后期永嘉四灵的诗作都带有明显的宗唐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宋诗歌向唐诗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唐集唐注考     
张佳 《天中学刊》2011,(2):79-82
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史上,以宋集宋注及宋集明清注为视域的本朝人注本朝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而唐集唐注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空隙”。初步考证出张庭芳注李峤诗、李绅注元稹诗文、郗昂注张鹜诗文、司空图注卢献卿诗文等7种唐人注唐诗文,发现它们还处在古典注释学的原初形态上,其注释学方法还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文注释学,没有在中国古典注释学史上造成很大的影响,顶多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的注释学现象。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一生创作丰富,今存诗二千八百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因此历来对白居易诗歌研究者颇多,但大都集中于讽喻诗和闲适诗,忽略了白居易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白居易的题咏诗。白居易的题咏诗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通过对白居易题咏诗创作成因、题咏诗的分类及题咏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的了解白居易的审美情趣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