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整体内部进行繁锁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2)画出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正整体思维法是将物理问题所涉及的多个物体或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与处理的思维方法,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思维过程的整体性,解物理题过程中运用整体思维法有利于对物体或者物理变化的总体把握,因为它不纠缠细枝末节,纵观全局,从整体上分析题目,不必考虑事物变化阶段的具体特征与细节,避免了繁琐的运算过程,有时还能收到比隔离法更好的独特效果.所以,整体思维法特别值得重视与应用,本文略微例举几例具体谈谈整体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整体法就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思维的整体性上,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中,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求解,由于整体研究可避开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不致于被表面现象搞得眼花缭乱,使问题的解决显得简易。  相似文献   

4.
整体法是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几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整体法运用得当,能简化物理问题的中间过程,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整体法在解物理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金峰 《考试周刊》2012,(83):138-139
所谓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的思维方法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全局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时,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做一个整体作为研究整体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整体法”就是将相互联系的几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或将几个连续的物理过程当作一个研究对象,而不考虑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物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使问题得以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所谓“虚设法”是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人们假设与想象出某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然后将虚设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其具有等效性.“虚设法”的可取之处在于帮助我们将一个复杂问题分为几个虚拟的简单问题,从而使一些表面上无法入手的繁杂问题由死变活,由繁变简.以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微元法"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复杂难懂的学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比较繁琐的物理过程,微元法的应用,能够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过程,通过对简单过程的分析,最后整体处理,使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可以很容易找到切入点,以简单的过程代替繁杂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一解题过程,能够增强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对物理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微元法"的解题思路"微元法"指从问题的局部开始研究、进而研究问题整体的一种综合分析的方式.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可采  相似文献   

9.
所谓虚设法是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人们假设与想象出某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然后将虚设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其具有等效性.虚设法的可取之处在于帮助我们将一个复杂问题分为几个虚拟的简单问题,从而使一些表面上无法人手的繁杂问题由死变活,由繁变简.以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考试中要解决比较复杂的综合题时,不是立即动笔,因为不知写什么.这时一定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快速读题,一边读题一边思考,思考怎样将问题一步一步的进行分解,也就是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物理过程.一旦将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为几个简单的过程,这个问题原则上可以解决了.目前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的后四个题目都是综合  相似文献   

11.
在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习题时,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一个孤立的过程.这时,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具体运用,它把一切系统都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运动情况,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而不必追究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和每个运动阶段的细节,从而避开了中间量的繁琐推算,简捷巧妙地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善于用整体法,恰当地用整体法,往往使问题简化,解题带来方便.本文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在用重要力学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整体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综合题中,所涉及到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一个孤立的过程.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或多个未知量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常称为"整体法".整体法是一种特殊的、简捷的解题思路.由于它把题中涉及到的几个物体、几段运动过程或几个未知量视为一个研究对象(系统),化零为整,轻松应用物理规律,是求解综合题的"魔针",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本文谈谈整体法在力学综合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3.
在解答有关物理习题时,常会遇到有多个物理过程的情形,若按常规解法,需对这些物理过程依次进行分析,根据每个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各自列出方程进行求解,用这种方法,固然行之有效,但往往显得过于繁杂,不少物理习题,如果对其物理过程进行整体分析,将物理规律直接用于整体过程,将使解题步骤大为简化,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 2 0 0 0年一道高考试题的物理过程分析为例 ,将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按发生的先后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分析 ,使物理问题简化 ,体现了分析物理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何友邦 《物理教师》2008,29(2):22-23
求解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选取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时,可以对多个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和对多个过程进行整体思维,但在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时,很容易忽视某些瞬时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相对运动、内力等.所以进行整体思维也必须以弄清过程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对某个物理量和其他多个因素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一般要先假定其他几个因素恒定不变,将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因素上来,对每一个物理量的研究都依次使用该种方法,最后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实施控制变量法的关键条件是对一个物理问题有多种猜想,找出相关的因素.然后通过实验论证.一、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7.
曾一飞 《物理教师》2002,23(6):52-53
分析物理过程 ,构建物理情景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必经之路 ,物理习题难解 ,则往往难在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不能分析其物理过程 ,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 .本文就分析物理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1 物理量突变在有些习题中 ,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受物理规律或约束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突变 ,学生在解这类问题时 ,容易忽视突变的存在而当作连续变化的问题来处理 ,造成失误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 ,提示突变点的存在 ,分析突变前后的运动情况 .图 1[例 1]如图 1所示 ,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 ,一端悬质量为m的小球 ,把小球拉…  相似文献   

18.
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往往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下面通过一些实例为同学提供几种化繁为易的解题方法. 一.整体方法通常在解题过程中都要确定一个“研究对象”.题中所设情景中往往有几个物体相互作用或一个物体经历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我们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物体经历的全过程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就叫做整体法.  相似文献   

19.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遍布新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够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因为它反映出了物理科学的灵魂:物理起源于生活,物理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物理概念、掌握几个物理公式、处理几个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将身边的物质世界与物理课本联系起来,激发自身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解题拾零     
物理教学应从“题海”中跳出来,把时间多花在对物理知识的汲取和领悟上,而不能死记硬背地学习物理知识.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养成训练,加强对物理过程情景的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正确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及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列举学生解题时对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分析不清、错用公式的几个真实写照,供读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