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预习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要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作业的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组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应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本文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就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序渐进"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的各个不同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不同能力。历史教学中抓好哪些环节,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1.着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从抓好预习环节入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预习不能仅仅让学生看一遍课文,而应让学生在各自的水平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地浏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预习是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最好方式。我们不仅要通过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从实际教学出发,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本文是笔者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章玲 《小学生》2010,(12):1-2
有些老师每天的作业栏里都写有“预习下一课内容”的字样。但这样的作业是否真正称得上是有效作业呢?通过这样形式的预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到底起着巨大作用。还是仅仅是流于形式的一点东西呢?笔者试举一例希望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玉琴 《甘肃教育》2011,(22):40-4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把这种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育家施瓦布也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什么学习比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重视预习,指导自主探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前奏。  相似文献   

9.
吴万山 《成才之路》2021,(15):54-55
预习是各科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明确相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文章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物理预习能力的意义、培养高中生物理预习能力的策略两方面,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采用具体实例对学生质疑能力进行了探讨,首先要做到在预习中质疑,提高预习效果,并提出了创设民主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提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观点。从培养学生质疑着手,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自能读书”的能力。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三点具体做法:一、加强预习指导预习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提前自学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预习是教师...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其中我深感到预习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使他们在预习中获取知识,在预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陈庭强 《广西教育》2009,(35):43-43
当前,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许多教学中,说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可实际收效甚微。那么,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得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自我计划、自我控制、自我鞭策,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讲授的针对性,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电学实验谈培养学生的能力姚燮朋由于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实验课前不认真预习,实验中按教师开的“菜单”去盲目验证,实验后敷衍了事地写一份实验报告。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南宁四中韦群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应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积累知识积累素材的能力,发现问题发挥自由思想的能力。一、预习能力的培养“指导预习”──很早以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笔者认为,预习是实现这一教学思想的有效途径。那么,该如何引领学生预习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我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要学会预习。预习包括对全书的预习和对每一课内容的预习。学期开始,拿到一本新书,先要看一看说明,明白本书的基本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课文内容的预习要在每次老师讲课之前完成。预习时应通读全课,清楚本课讲了几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下面又有几个小问题。找出重要的知识点,若能进一步分析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更好,若不能,则上课认…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