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素质。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是“:严”“、细”“、恒”和“做好表率”。一、班主任的工作要“严”“严”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并给学生起码的尊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  相似文献   

2.
我负责初三一个"重点班"(成绩和纪律都让人特别头疼的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上英语课不亚于听天书,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望着书上那些单词,它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3.
听了魏书生的讲座,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占便宜了”。别人不愿带的班级自己带了,“占了便宜”;领导给自己多安排了工作,“占了便宜”:自己班级比其他班级多了几个顽皮学生,“占了便宜”;一有公开课让自己来上,“占了便宜”……他这样“苦中求乐,忙里偷闲,失中求得”的乐观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班级的管理实践告诉我,班主任能否运用好“公平效应”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感到公平,在班级中营造一个真诚、友爱、活泼、轻松、上进的气氛至关重要,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在班集体中充分表现,他们从内心深处会喜爱、关心班级。作为班主任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公平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少数管多数”,常常不能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轮换制”虽然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班级管理,但也可能会使“好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不怎么好”的学生的缺点得到助长;轮换的次数一多,还会淡化大家的荣誉感、责任感、自强意识,难以达到通过参与管理提高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能简单地通过“轮换”进行,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现在的学生大都好胜心较强,爱管人,个人荣誉感强。基于此,我决定在班上多选一些班  相似文献   

6.
学完古诗《回乡偶书》后,我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一看,我大跌眼镜:只有一半学生默写得全部正确,另一半学生问题全出在“乡音无改鬟毛衰”的“衰”字上,有的写成“哀“字,有的写成“衷”字。我在教这个字时还把中间部分描红,看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7思忖片刻,我决定还是把球踢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班级管理中提出“法治”和“人治”两个概念。人治就是老师依靠个人的威性来管理班级,在班内一言九鼎,唯我独尊。所谓“法治”.就是班级管理的制度化,靠制度(即班规)来管理班级。实行“法治”管理,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解放老师.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的学生自治。  相似文献   

8.
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各校德育中的头等大事,多数学校往往通过“禁令”进行约束,虽然行为“规范”了,但不一定能成为“习惯”。我在十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探寻着其它方法,力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使行为的规范成为学生的自我要求,进而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做练习。由于课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对一道题目的解答心中没底。课上,居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松了口气。到另一个班级上同一课时,我吸取教训,备课充分,讲解详细。可几天后进行测试,还是这个知识点,第一个班级只有6名学生做错,而经过我精心讲解的第二个班级的正确率还不到50%。这出乎我的意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机电部专业的班级大部分是由清一色男生组成,师生戏称“和尚班”,班主任就是“主持”或“方丈”。许多女教师往往谈之色变,不想更不敢来个“亲密接触”。究其原因,这样的班级难带出成绩,反而有损自个儿身心健康。且看班级状况:学生都是男生一族,也是“双差生”一族,无故旷课、迟到、请假、早退如家常便饭,作业“参考”成风,无视学分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2013,(7):20-21
我在班里开展“我最喜爱看的电视节目”调查时,发现很多学生非常喜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主要原因是“百家讲坛”能开阔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丰富学生的班级生活,我开设了“班级讲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任何一个班级里,有让老师骄傲的“三好学生”,也少不了让班主任闹心的“问题学生”。怎样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笔从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深深地认识到,给“问题学生”留面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孙海清 《课外阅读》2011,(11):364-364
班级管理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班主任要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对班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法可循呢?我认为不同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离不开“硬”和“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的孩子虽比不得城市里的孩子们生活条件好,但在家里也受到较多宠爱,很多孩子对学习用品存在着浪费现象。开学之初,为了让学生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鼓励同学们把平日随手丢掉的废纸都收集起来,准备卖给废品收购站,卖得的钱作为班级的“专项基金”,等学生毕业时买些小礼品送给他们。事情虽小,我还是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班级“会计”“出纳”“保管”名单。没想到同学们空前热情,班级里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没有了,环境卫生也有了很大改善。经过大家努力,班里的专项资金很快就有几十元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今年带的高二(10)班,是通过重新分班组成的一个新集体。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班级,因而在习惯作风上必然会有不同的差异。由于是一个普通班级,班级学生与重点班相比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后进生。加上高二阶段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很多学生学习目标很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学校利用“成长记录册”进行学生管理,以“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为理念,以“生本、发展”为宗旨,体现了班级管理方法的发展。最近我看到一位班主任对“进步档案”管理方法的介绍,收益很大,这里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寒假后开学,因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决定由我接任七(10)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由53名学生组成的“问题”班级.其中男生35名。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班级中有三个男孩特别“出格”。每次上课铃响了他们才结伙从外面急急忙忙地跑进教室.上课时桌子上多数没书(放在桌洞里),作业马虎甚至不做,下课铃一响他们总能抢在其他同学的前面出教室(他们大多坐在教室的后几排),间或还有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告他们的状。  相似文献   

18.
宗守云 《学语文》2005,(3):43-43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看来。“公汽”、“公车”和“巴士”这三个词语应该是完全等义的,是绝对等义词。  相似文献   

19.
张艳 《教育现代化》2005,(12):120-120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更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问题”学生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优秀的班级离不开共同体的构建。共同体学习会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人格的同时,也让整个班级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使其朝着正向发展。有效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生“知”和“行”,克服知行分离的问题,切实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文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