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基础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新生的特点,因而其心理适应问题与一般高校新生相比有其独特性。本文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并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2.
经过激烈的竞争,焦虑的等待,新生终于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心理必然要经历一个适应期,如何帮助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新生树立目标,努力奋斗,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这个问题也成为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提出了帮助新生克服心理不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方必基  刘彩霞 《考试周刊》2014,(89):151-151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文章逐一剖析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大一新生当中,“新生适应综合症”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新生进入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各种消极适应心理。了解这些消极适应心理及其自我成因,并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变,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大学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文章就在大学新生适应期的管理中如何结合心理引导对新生开展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学新生入学后适应方面的问题,本文作者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文章介绍了详细的活动实施,希望对解决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章分析了处在从中学到大学这一过渡期的大学新生心理,并对大学新生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理以及学校我应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带带来的心理问题,讨论了现有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心理适应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入学教育成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状况。本文结合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团体心理辅导的特色与优势,详细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某高校603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地方高校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与适应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心理资本对适应性总分及其五个因子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四个因子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心理训练营对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筛选大一新生40人,开展为期6周的心理训练活动,同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性心理训练营活动,并在训练前后对高职学生人格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心理训练活动对改善高职学生人格特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心理训练营对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发展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绘画心理测试与自陈式量表结合,在新生心理普查预警学生筛查中能较好地发挥两种测试的优势。绘画测试注重潜在心理危机的分析和评估,具有干预和治疗作用,在心理筛查和心理约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从心理咨询、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师新生心理适应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格发展不健全,难以融人新的文化环境;2.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3.学习方面障碍重重;4.重要丧失导致消极心理出现。对此,我们必须确立恰当的心理适应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对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适应教育以及长期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构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构建以班级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使用UPI问卷对保定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心理不适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新生心理不适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调适心理不适的五种对策建议: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积极的学习方法;引导大学新生增强自己的自觉控制感,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安排合理健康的课外活动;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为许多高校所重视。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在校392名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48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实施以身体锻炼为手段,有意识、系统地进行心理辅导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更好地利用体育手段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查是第一次全面获取、搜集学生基本情况、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科学数据,是辅导员精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建设、有心理问题倾向教育对象预警机制建立、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全面发展引导等工作。科学严谨把握心理测查数据的局限性和关键点,增强辅导员科学施测指导能力,合理搭配专项问卷进行复测,形成重点对象综合研判机制,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