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视作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媒介之一,依凭视听语言优势,可美化非遗形象、优化传播效果;而以地方性知识为内核的非遗凝聚民间情感和生态智慧,则有助于影视作品释放出独特唯一的美学效果。值得警惕的是,影视传播注重奇观效应,使非遗形象趋于碎片化,以致产生知识霸权和错误。影视对非遗的传播,不应偏离其原真生态与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传承、传播非遗作为关键抓手,依托“重庆市创新创业研究基地”,构建思想引动、课程推动、平台带动、资源助动的“四轮驱动”非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意开发、非遗产品制作开展创新创业,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非遗人才培养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键。针对当前非遗人才创新培养面临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专业教师队伍力量不足、专业实训与产业脱节、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构建了“一体、双主、四融、五共”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为:坚持多元合力,构建一体共生融合型产教共同体;坚持产教联动,共育与产业链相匹配的非遗专业集群;坚持产教共研,共建跨界融通的非遗课程体系;坚持产教协同,共享专业师资库;坚持产教融合,共创生产性实践平台。实践证明,该模式充分发挥了资源汇聚效应,有效推动了非遗专业内涵发展,有效发挥各方人才优势,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非遗是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与载体,其英语译介有助于推动陕西省文化精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助推陕西省非遗在国际范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为陕西省非遗介绍性文本的英译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可以有效解决非遗介绍性文本中流水句、文化专有项以及非遗项目名称等翻译难点。在翻译流水句时,译者应重点关注语言维的转换,使用分译法,实现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自然转换;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译者应重点关注文化维的转换,使用内容层面异化、语言层面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在翻译非遗项目名称时,译者应重点关注交际维的转换,得“意”忘形,准确传达非遗名称的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5.
管志涛 《中国高校科技》2019,(11):I0014-I0014
在“流量为王”的文化传播时代背景下,改进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模式、契合“媒介融合”传播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一书由刘迅、李城著写,作者以高校广播影视专业教育践行者与创新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融媒体思维改进我国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留下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载体,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以广西物资学校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研究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将非遗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化产教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传承,同时建设传承实训基地、开发非遗美育课程教学资源对专业传承人才进行培养,将“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动”有效融合等有效形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5):F0003-F0003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2012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十二五省属高校重点(培育)学科。该学科以国家级“媒体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媒体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精品课程《器乐》、《影视作品分析》为依托,以音乐学、音乐表演、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为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药“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非遗的挖掘、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但是对外译介传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从译介学的视角研究中医药非遗对外译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中医药非遗的对外译介传播提供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07,2(6):F0002-F0002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备案的影视艺术类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科技领先、教育文化发达的无锡市山水城旅游区,毗邻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学校专业设置灵活、科学旨在培养影视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采编播一体化影视艺术专业人才,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佳特色学校,被指定为全国艺术学科教研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战略为文化传承与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以创造和创新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提高文化传承的水平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两创”视角,非遗教育面临文化选择标准模糊、创造创新方式不明、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创新型专业师资匮乏和数字化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其优化路径主要包括:以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等方式明确“两创”非遗教育的文化选择标准;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和教学评价细则制订等方面纳入“两创”维度以优化“两创”非遗教育的教学设计;通过打造核心课程与示范课程、开发在线课程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来提升“两创”非遗教育的课程建设能力;通过师范教育改革、地方与校本师资培训和非遗传承人申请教师资格等加强“两创”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数字化赋能“两创”非遗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非遗望江挑花为研究对象,提取望江挑花的针法、图案、规律等特征要素,探索望江挑花在现代数字化交互中的传播路径,为非遗的传播提供新方式。通过探索望江挑花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明确现阶段非遗文化传播的诉求以及望江挑花交互模式呈现的优势,依据交互设计路线对望江挑花的特征要素进行分析,找寻“技艺”与“技术”间的转化模式,最终构建挑花在交互设计中的实现路径与方法。保留望江挑花图案与针法的特征属性,结合线上传播的方式方法,完成望江挑花交互设计功能模块的建立与系统构架的搭建。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交互设计的融合,促进传统非遗技艺适应现代化生活,实现非遗技艺可视化互动,扩大非遗技艺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2013,(32):F0004-F0004
湖南大学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设有文化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新闻传播史论、新闻实务、媒介经营管理、广告传播、影视文化传播、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文化创意与活动产业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已建立起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生教育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本年度首次招收在职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相似文献   

13.
以《荆山楚源》音乐舞蹈诗创作经历为例,提出四种利用“非遗”文化元素进行音乐舞蹈创作的方式。即保留“非遗”中名人典故,提升人文精神;保留“非遗”元素的文化载体,凝练艺术特色;保留“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触及观众情感;保留“非遗”文化的核心元素,激励艺术创作。从而分析评述“非遗”元素在音乐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家对外文化输出的重头戏之一。但是,当前非遗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传播效果依然有待提高。本文基于语境理论,探讨非遗译介的相关问题,赞赏与指正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翻译,并提出合适的传播方法,以期完善非遗译介,助力非遗赓续。  相似文献   

15.
非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群体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如何吸引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文化传播,成为非遗创新传承的关键。非遗信息视觉化作为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振兴,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非遗的情感认同。但当前非遗信息视觉化存在生存空间挤压、内容过于形式化、保障机制缺失、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非遗传承人要探寻非遗与时代的关联,关注文化内涵的传达,完善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传播形式,让非遗文化以视觉化形式得到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搭建了一个跨越边界的、去距离化的媒介环境。正是在“地域性”与“全球性”双重力量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在地化向超地域化动态演变的发展状况。面对“全球-地方”博弈下地方性知识情感消解、现代化发展阻滞等问题,通过多方赋权、跨界融合、在线赋能等手段,实现非遗在网络空间中的互生互塑与深度融合,成为行之有效的传承发展之道。全球在地化向在地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非遗实现了现代语境下的重新阐释与活态表达,并通过网络媒介对地方文化进行了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拓展。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APP功能齐全、信息量大、交互方式简单、用户群体广泛,对非遗传播有明显优势。在新媒体背景下,“非遗+手机APP”的融合势在必行。借助手机APP进行建档方式灵活,可持续记录、随时完善和保存非遗信息,还可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提供销售平台,同时为非遗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非遗+手机APP”的融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手机APP运营者和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拓展手机APP功能,增加非遗展示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8.
核心阅读
  ●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核心要素是“人”。社会历史中的人既是非遗各种实践的主体,也是非遗产生影响的客体
  ●保存和持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继承、转换、融合传统文化要素,构建以未来为导向、以传统为基础、以文化的不断再生为核心的现代文化
  ●我们看到的是古琴,而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非遗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
  ●近年来从非遗生成的特性出发提出的“生产性保护”,成为重要的“中国经验”。对于这一经验,我们仍然需要深化内涵与外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对我们祖先五千年文化的一种认同。学校通过让学生认识、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非遗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法,针对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与用户体验,探索非遗文化的数字传播路径。本文基于文化认知的基本理论,提出数字化展示应突出用户的主体地位,引导用户理解与感知不同层次的非遗文化,并借助认知图式表现用户的认知过程,进而归纳出非遗数字化展示中文化认知的目标。文章提出基于图式理论的非遗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法,即基于用户主体的非遗文化信息转译方法,基于语义网络的数字展示逻辑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