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付加锋  刘小敏 《资源科学》2010,32(2):205-2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面对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时的政策选择难度加大,情景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不可能在先设定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再采用反演方法设定情景并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能源技术、经济竞争力,并在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投入。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约束下,通过调整部门能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加以实现。然而,"低碳"经济情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通过不同情景设计来选择较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情景模式。本文将对构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情景框架,关键指标的选择与设定,情景逻辑性检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朝  赵涛 《资源科学》2011,33(5):844-850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利用、居民低碳意识提高等众多领域。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15个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理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进而找出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粗放式发展、缺乏完善的低碳政策框架、居民低碳意识淡薄和缺乏低碳专业人才。根据关键阻碍因素,设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3种情景--基础情景、低碳情景和受挫情景,定量模拟中国2050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极有可能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低碳发展对我国能源与环境建设具有多重正效应,低碳情景比基础情景在能源总需求方面下降了8.5亿t标准煤,CO2排放量减少了6亿t碳当量,煤炭占一次能源需求量下降到34%。  相似文献   

3.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依据。从经济技术、能源排放、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从单项指标和整体上对其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国芳 《资源科学》2012,34(12):2390-2397
结合中国火电企业发展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经验选取相结合的方法,从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社会、低碳环境和低碳资源五个方面构建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置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受挫情景和低碳情景;构建了三种情景下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I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托电企业为实例,运用此评价模型对该企业三种情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评价,得出托电企业的三种情景在模拟期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都是一直上升的。最后,对于各模拟期内如何实现低碳情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模型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参与国际合作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基础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建库,数据库主要包括4类数据:"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本文将低碳经济模型中的各种条件、指标与空间要素结合,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低碳经济模型GIS空间分析系统,提供低碳经济模型可视化、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空间分布表达、趋势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功能。经实践验证,证明该系统能直观反映不同区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未来情景类型,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与演化规律研究提供应用支撑,为环境决策和节能减排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利用熵权法求解指标权重、灰色关联法判断样本的关联程度、TOPSIS法对样本排序,建立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TOPSIS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并对坑口电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合理地对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判断,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实施低碳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7.
黄宗盛  刘盾  胡培 《软科学》2014,(3):16-20
将粗糙集理论和DEA方法引入到低碳经济评价中,建立基于DEA模型的低碳经济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投入产出指标作为条件属性,选取DEA效率评价指标作为决策属性,通过粗糙集理论对投入产出属性进行约简,得到低碳经济DEA模型的关键属性,并进行规则挖掘。利用我国30个地区的低碳经济数据对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的动态CGE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宗义  刘亦文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70-1475
为能够比较精确地运用国内经济信息和经济数据研究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尝试借助动态CGE模型来模拟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产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会导致企业削减就业岗位;对我国各产业影响不尽相同,能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需求的减少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原因。低碳经济将起到不错的环境保护效果,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均有显著的降幅,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污染排放量均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构建基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可以看出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测算出的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出若干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地区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②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消费行为、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资源、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低碳支持,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11.
创建低碳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研究城市的低碳发展,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的低碳化转型、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路径,包括保障政策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建筑、发展低碳交通、崇尚低碳消费、打造低碳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应该从政策保障体系、组织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及所包含的不同范围去建设,应该从这些方面全面整体地去构建。这样才能建立相对完善的真正能够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立低碳技术观以引导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发展方向成为必然.本文结合低碳技术和技术观的相关研究,从低碳技术的构成、特征与本质,低碳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低碳技术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技术观,揭示了低碳技术在时间状态、空间状态和时空状态维度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低碳技术观的建立将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树立低碳消费和低碳社会理念,进而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强度降低40-45%的国际承诺以及国家发展的其他目标的关键举措。很多城市均作出相应规划并实施各种措施,以期实现这些目标。然而,绝大多数规划都缺乏明确的目标、指标以及实现机制。它们所选取的战略措施通常太过模糊和零碎,严重阻碍了规划内容的有效性。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极大提升低碳环保城市规划的速度,为大范围完善政策的选择以及执行提供便利,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根据国际以及中国最佳实践制定了多种工具。本文将介绍中国济南所采用的两种工具。"最佳城市"暨低碳城市的基准测试以及节能(BEST Cities)工具主要着眼于节能、碳排放量降低的潜力以及策略。"精英城市"暨评估城市的环保和低碳指标(ELITE Cities)工具的涉及面更为宽泛,包括空气、水以及土地的使用。这些工具使得各个城市能够对自身情况作出衡量和评估,追踪进度,提供科学实用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将深化对城市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解,对城市如何完成对城市行业节能减碳潜力的量化,如何面对工具以及政策施行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障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减碳影响力、城市的行为能力以及政府的项目预算,本文按照优先顺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的低碳农业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低碳农业是一个庞杂的研究体系,国内关于低碳农业研究的综述各有侧重,本文为了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国内低碳农业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本文以CNKI收录的2003-2017年有关低碳农业研究的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论文的发表年度、重要载文期刊、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结果/结论]本文客观揭示近15年来低碳农业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低碳农业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发展权和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饭店作为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场所,发展低碳经济是饭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分析了饭店走低碳经济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绿色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的趋势下,基于广州、深圳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研究发现,两市的支柱产业都是高产出低碳排放产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两市差异化明显,竞争不明显,今后重点是加强相关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在优势传统产业,两市竞争较激烈,今后重点是利用比较优势协调主攻方向,进行差异化发展,进一步降低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行业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近年来各国对其“低碳化”发展的关注不断提高,运输产业如何承担相应的低碳减排责任,积极变革寻求一种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低碳多式联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模式,通过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并逐渐被各大运输公司所关注。本文基于成本和时间双重约束下,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到多式联运研究中,通过碳价函数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形成考虑整个运输过程的总成本,并在设定时间约束下,建立低碳多式联运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低碳多式联运组合方式和路线,研究对基于企业层面如何建立多重约束下的低碳联运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供给侧低碳结构性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资源科学》2011,33(4):612-619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节流"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