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理解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要求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东西。你最心爱的东西是什么?是一件学习用品,一件玩具?是一种动物,一种植物?写篇作文讲讲你最心爱的东西。要讲清楚它的特点,还可以说说你由这一心爱的东西所产生的联...  相似文献   

2.
布置作文前绘画(描摹)或拍照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再做好参加"我最心爱的东西"演讲会的难备。第一课时小练等展示绘画(描摹)、拍照的图片,参加"我最心爱的东西"演讲会。我爱蜜蜂酿蜜忙,你爱小草美环境,他爱蜡烛照光明·'·'··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东西。你最心爱的东西是什么?是一件学习用品,一件玩具?是一种动物,一种植物?请你写篇作文讲讲你最心爱的东西。要讲清楚它的特点,还可以说说你由这一心爱的东西所产生的联想,使别人听了你的演讲,仿佛也看到了你所喜爱的东西,能够体会到你的思想感情。请你在作文前绘…  相似文献   

3.
<正>心爱,是一种满心喜欢、爱不释手、品之有味的感觉。本次作文的要求是写自己最心爱的一种东西,可以是一种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或是一种学习用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那怎样才能把这种心爱之情表达出来呢?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一、观察要有序有序观察是写好自己心爱之物的基础。一要按一定的顺序对你的心爱之物进行观察,例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二要抓住你心爱之物的最显著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例如小狗的淘气、闹钟的精致。只有进行有序、认真的观察,我们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如《我的毛绒小狗》就抓住了小狗可爱这一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基础训练2”中的作文要求是:“写你一样最心爱的东西,并要写清楚它的特点,还要写出由这一心爱的东西所产生的联想,使人读后仿佛也看到了你所喜爱的东西,能够体会到你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抓事物特点展开联想,表达自己喜爱的思想感情的写作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写出由这一心爱的东西的特点所产生的联想,抒发自己喜爱之情。三、教学准备1.作前布置学...  相似文献   

6.
作文离不开想象,纵观几年来的中考、高考作文,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越发显示其重要性。想象训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各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形象再造法。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自己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具体说就是由当前感知的某一事物,去回忆相关的另一事物。中学生作文的大部分题材来源于对往事的回忆,我常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它会使你联想到什么事或人。还可结合教材的学习,及时抓住文中想象的原型,训…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第十册基础训练2的作文是:讲讲你最心爱的东西。(具体要求,详见课本)这是一篇状物作文。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一定很高兴,因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止一样比较喜欢的东西,你要选出一种“最心爱”的,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它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让你爱不释手;可能是你的书包、文具盒等一种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指导后,安排学生习作时,教师坐在教室里陪学生一道写作,我称之为“陪作”。记得有一次,我教第十一册的基础训练5,这个训练的作文是:“选择一样你喜爱的事物写一篇作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以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难写:一是不知道如何展开联想,联想些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简  相似文献   

9.
师:我们今天学习十一册基础训练5的习作练习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出示小黑板) 生:选择一样你喜爱的事物,写一篇作文。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师:根据习作要求,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这次习作要求写一篇什么作文? 生:是写事物的作文。师:还有没有其它要求? 生:抓住事物特点,展开丰富想象。师:说得真好。(板书:描述事物展开想象)相似的习作内容曾有一次,在第八册基础训练4,请一个同学读一下,那次习作要求我们干什么?(出示小黑板)  相似文献   

10.
“九义”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安排了看图作文,突出了大纲对五年级作文要求:“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联想”,并首次渗透了“写完以后要修改”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时,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我从以下两点来落实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训练目的:①以身边最喜爱的物品为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②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与人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写作能力。③以身边美好的事物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二、训练过程:1作文前的准备:请每位同学将自己最喜爱的一样物品带到课堂上来(除不能带的之外)。2活动过程与指导提要:①全班同学依次向大家汇报自己今天带来了最喜爱的什么物品,并展示给大家看(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②先概括地向全班同学或同桌介绍自己心爱物品的来历及它的内外构造,并将介绍的各部位指给同学看。再简要地说说你为什…  相似文献   

12.
本学期作文是在各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应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随着学生认识事物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有目的、有重点、有次序地观察生活,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作,不断提高表达事物特点的能力。叙事要抓住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人要根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在教室里,老师出题学生写”的作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师生深入生活中,同找题材共作文”是一种好方法。如训练学生“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就可带学生郊游,训练学生在“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的同时“抓住特点观察叙述事物”写游记。指导写这种游记,不妨采用如下做法。一、观察描述,抓住特点1.指导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春天,让学生带着“我在什么事物上找到了春天”的问题边游览边观察周围事物,用提问方式引导观察:  相似文献   

14.
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到的事物就是储存在记忆里的事物。它把所见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与所想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文章里写进了联想,就可以使文章化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使思想感情得到充分表达,使文章更形象、生动,中心明确。大纲对小学生的作文要求指出: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和“真情实感”。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重视了如何用联想法描写事物的序列性片断训练。一、相似联想观察时找出两种事物在形态或性质上的相似点,用比喻手法写。如第十一册《草原》一文写草原上的河时有句话:“…  相似文献   

15.
命题一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萧伯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周国平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题目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除诗歌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写作基本训练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修改作文的训练很重要,下面分别谈谈这几方面的基本训练。一、观察事物的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只凭口头提出要求是不能养成的,一定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才能形成。学生有了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就可以掌握现实生活中大量题材,感到有东西可写。这种训练,可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插图信息整合时的多元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磊 《湖北教育》2006,(5):54-55
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鉴赏课本插图 作文要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了解事物,而了解事物的前提是观察。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课本插图中的事物和人物的观察仍停留在无意识、看热闹的层面上。因此,教师在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一是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或顺序观察,或联想观察,或比较观察,或反复观察,使插图所透射的中心明确、主次分明;二是要抓住插图所表达出的事物或人物的特点信息,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三是与联想紧密结合,概括、综合、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多元体味,提高学生对课本插图信息的整合、鉴赏水平,为看图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文训练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围绕以上要求,第十二册着重提出了三个训练重点:一是懂得作文要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二是懂得观察事物越细致,作文才能写得越具体、深刻;三是懂得作文要抓住几个要点,在叙述这些要点的时候,还要把其他具体情况考虑周到,为了落实上面的训练重点,本册书安排的习作内容,除了掌握应用文中常见的读书笔记、会议记录和书信外,主要是继续训练学生在记一件事时,能围绕中心按顺序具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小学生作文,常常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有的同学就东抄西摘,拼凑成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观察事物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 一、根据训练要求,确定观察目的和任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小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及情绪随意性大。为此,针对作文训练的要求,在组织学生观察事物时,我们必须事先将观察的目的、任务明确地告诉学生,使学生能有的放矢地观察事物。否则,学生的观察则是漫无目的的——东瞧西望,毫无所获。如,有一次,我布置的学生去观察校园里的菊花、海棠花等植物,要求学生以《漂亮的××花》为题写一篇日记,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写成:××花多漂亮啊!很好看,我喜欢这种花等等,三言两语算是完成了日记。尔后,我就亲自带着学生去观察学校的菊花、海棠花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三、四、五年级的作文序列训练中,着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中心明确、前后照应”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第十一册作文训练又提出了三个要求: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二、展开丰富的想象;三、抓住人物的特点。围绕这三个要求,全册安排了八次习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如果扎扎实实地按要求完成全册的习作训练任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为学生尽快达到小学阶段表达方面的要求打下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全册作文训练的编排体系进行研究,把握每次训练的重点及其相互联系,以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