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9年4月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继2003年"非典"之后全球又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2003年对"非典"事件的报道相比,我国媒体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主流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燕  韩姝 《新闻爱好者》2010,(11):60-61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突发事件,从非典事件到甲型H1N1流感事件,世界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文以阶段分析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潜伏期、突发期、延续期。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炎龙  万幸  李朵 《今传媒》2009,(7):12-14
2009年5月11日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首例确诊病例在四川成都确诊.此次流感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后的又一较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成都电视台作为本土主流媒体,其对H1N1流感的新闻报道,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受众舆论、减少盲日恐慌、稳定社会等作用,对于各地方电视媒体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各种形态的公共危机不断发生,我国目前已处在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大众传媒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渐成熟应对,体现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也十分值得进一步认真思考。本文旨在以非典、雪灾、"3.14"事件、汶川地震及甲型H1N1流感中的媒介表现为例,探讨媒介在危机事件中如何发挥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5.
刘畅 《青年记者》2009,(22):85-86
黑龙江大学自2009年9月12日起,陆续发现7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学校及时对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寝室进行了医学观察隔离,同时对学生密集区走访排查,并于9月16日全校停课。为了解大学生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笔者做了一次小型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从2001年炭疽感染到2003年的非典,从2005年的禽流感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近十年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与传播引起学界与业界的深刻反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方式和决策过程对风险感知放大和减弱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将有助于事件的处置与常态的恢复.本文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为例,以社会风险感知为视角,从公共卫生类信息管理、媒体报道和新媒体传播三个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分析,以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迅速.早期被称为“猪流感”,易暴发和流行. 1甲型H1N1流感档案管理主要的内容 甲型H1N1流感属乙类传染性疾病,其档案内容包括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记录等不同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我国政府和媒体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时,与非典时期封锁消息、隐瞒事实真相比较,对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报道要公开、透明得多,相应地,导致了我国公众心理由信息饥渴到信息满足、由恐慌到从容、由怀疑到信任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文秀维 《新闻世界》2010,(6):118-119
本文以从社会责任理论为视角,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探讨我国媒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应发挥预警功能,及时、全面提供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应发挥舆论引导功能,防止出现谣言及恐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公众利益;彰显人文关怀,协调沟通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田全喜 《东南传播》2011,(1):145-147
2009年3月底至4月初,南美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内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第四媒体"网络利用其特性建立专题给予强烈关注和全面跟踪,四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代表了我国国内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领先水平,本文以四大门户网站的甲型H1N1报道为考察对象,分析网络作为"泛媒体"专题新闻报道所彰显的优势与缺陷。同时,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信息环境,对网络专题报道的优化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大学生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大学自2009年9月12日起,陆续发现7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学校及时对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学生寝室进行了医学观察隔离,同时对学生密集区走访排查,并于9月16日全校停课.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春天,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迅速蔓延。如何向群众普及科学准确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与方法,让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成为出版界又一新的出版  相似文献   

13.
首先,确定一点。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专家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积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各国政府的共同义务。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信息公开很大程度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的。本文通过新闻媒体对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报道比较,来展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六年来的变化,以期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操作运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玮威  丁林 《新闻世界》2010,(8):261-262
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全球化使得这些事件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历史上任何一次事件,并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恐慌。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将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便对政府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甲型H1N1流感"毒性温和,却成本高昂".本研究以甲型H1N1流感爆发一年来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媒体报道的呈现方式、议题结构、话语权分配、报道语气和报道框架等方面探讨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春天,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迅速蔓延。如何向群众普及科学准确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与方法,让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成为出版界又一新的出版热点,各级出版社纷纷应时而动。  相似文献   

18.
周洋 《新闻采编》2009,(4):42-43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5月11日,我国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6月9日20点30分,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甲型H1N1流感已达100例,全国共169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积极作为,媒体迅速反应,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突发事件中存在着多方的信息传播伦理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分析伦理选择的"色散与滤光"模型,并据此模型,以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为例,对甲型流感传播中涉及的传播伦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了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18日,一场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发端于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该校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集体发烧,第二天,该班6名小学生被检测感染H1N1病毒,这是中国内地首次出现甲型H1N1聚集性病例,感染人群又是小学生。石排这个南方小镇一夜“成名”。《东莞日报》对此次甲流报道“五个一”的经验可圈可点。在甲流继续在各地蔓延的当下,如何报道这一疫情的防与控、诊与治,对于其他地市报或许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