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
风格的翻译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应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应该再现原文的风格。风格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在译文中得以再现。对风格的可译性、风格的再现及如何处理译者风格和原作风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使我们对风格的翻译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风格的翻译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一直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本文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探讨曹庸译文《雨里的猫》中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风格的翻译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 ".他一生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文章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 ,探讨曹庸译文<雨里的猫>中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杨必的译作《名利场》被盛赞为我国译苑中的一株奇葩,其成功之处在于译者如何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和内容。从求异和求同的角度分析杨必《名利场》译本中的文化传真度;指出译者在某些方面过于追求求同而忽略了求异的重要性,有失文化传真,其所谓的忠实不过是对译者自身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目的语文化的忠实;强调求异在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传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翻译风格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的翻译是高级阶段的翻译。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译文中再现或表现原作的风格,保持原汁原味。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一生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本文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探讨陈良廷The End of Something译文中海明威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名利场》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成名之作。翻译家杨必先生的中译本用准确、流畅、地道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文的艺术魅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准确地遣词造句,准确把握了原文内容及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翻译方法、措辞及风格方面对杨译本作了简要的赏析。  相似文献   

8.
赵茵 《考试周刊》2007,(25):105-106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应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必须再现原语的风格。但由于东西方文字的巨大差异,译文对原文风格再现的同时不免带上译者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黄容波 《时代教育》2007,(10Z):116-117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忠实地再现原作,使译作与原作实现对等,让“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作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奈达)。这就包括实现原作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文学风格及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此,本文着重探讨翻译中的风格传译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的矛盾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翻译就是用最贴切的自然的语言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信息,首先是意义上的再现其次是风格上的再现。  相似文献   

11.
蒋霞 《考试周刊》2009,(45):29-30
风格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重要性决定了翻译必须尽可能地忠实再现或表现源语的风格。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他一直都以文学风格的简洁而出名。小说“The Killers”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即译文原味再现和译文原味失真来探讨曹庸译文《杀人者》中风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姜琳琳 《文教资料》2009,(27):49-50
好的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而且要在最大限度上再现原文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实例详解.指出应用文体翻译必须分析原文的文体特点,采用适当的文体语言和翻译方法,以达到再现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是散文艺术生命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在译文中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风格是散文翻译成败的关键。散文的风格体现在散文的韵律、意境和情感中,译者应该深刻理解原文的风格特点,准确把握原文语言形式中的独特的风格印记,以合乎译入语语义结构的句法尽可能将原文的风格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金晶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68-168
风格是散文艺术价值和精髓的重要体现,能否在译文中完美移植原文的风格是散文翻译成败的关键。译者应该深刻理解原文的风格特点,从散文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角度,准确把握原文语言中的风格印记,尽可能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杨蔚  程谢 《华章》2011,(26)
翻译就是对各种文体语篇的创造性处理,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文体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译者要遵循译文必须反映原文的文体风格,缩小自己文体风格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原文的韵味,并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译文的风格和可接受性两方面讨论文学翻译的等值问题,由于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时可以适当变通,但要尽力保持原文的风格,要力求与原文等值;与原文等值的译文具有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从原文语篇理解到译文语篇再现的整体过程.译文是在对原文语篇的内容及结构、语言主题及风格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基础上,运用和谐的译入语语言形式,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原文语篇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风格美学的翻译观要求译者把握原语文本的风格信息,并恰当地将其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译本风格应与原作风格保持一致。从翻译风格审美的视角比较了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个中译本,旨在说明译者进行文学翻译尤其是儿童文学翻译时,应准确地认识和再现原文风格。通过比较得出,张万里的译本在语言词汇的选择上优于成时的译本,而在修辞和句式运用上2个译本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19.
散文,作为文学的一部分,鉴于其自身的特点,翻译难度相对较大。散文翻译需要译者尽可能在译文中最大限度的再现出原文的审美价值。该文以《异国秋思》为例,从翻译美学角度对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分析,看其是怎样再现原文的韵味和美感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关典范,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此书的两个中译本,分析译者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译文的表达力、再现原文的风格与神韵的翻译技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