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关键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在“思考与练习”板块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思考、讨论的问题,充分利用其中提供的问题,认真组织学生思考与练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1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生物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这个教育理念构建的生物学“菜单式”实验教学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菜单”基础上选做、设计实验 ,大胆构思 ,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 ,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二《生物》新教材 (人教版 )“光合作用”中的一个学生实验 ,本节课中探索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为教…  相似文献   

4.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把知识内容化为一个个的问题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但在设计问题时,却很少考虑学生有哪些学习基础,他们的疑问主要在什么地方。本人在  相似文献   

5.
苏琦 《生物学教学》2004,29(7):25-26
学会探究实验的方法,改变现存的验证性实验,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突出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在技能领域目标中着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感悟的有关知识,营造思维情景,用一系列活动把它串联起来,让教材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能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严谨对待每次实验,培养良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梁愈 《中学生物学》2009,25(12):49-49,64
高中生物学的实验中,往往会通过一些颜色反应来判断某物质的存在,为便于学生获得颜色反应的系统知识,这里把有关颜色反应的一类问题梳理整合,供教师在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生物学“实验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在高考备考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设计的问题,不少教师撰写文章,介绍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试图从最朴素的角度探讨完成“设计型”实验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演示实验"五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 《生物学教学》2004,29(3):37-38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本文就如何上好演示实验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进化”教学中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了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生物进化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原知识去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根据大量的文献及调查,存在于  相似文献   

10.
只要在初中教过几轮 ,对“草履虫”一节的教学就再熟悉不过了。无论教材怎样改 ,都改不掉这节内容 ,因为草履虫是最典型的单细胞生物 ,而且取材容易观察效果好。 2 0 0 1年 9月我市开始了新课程标准的实验 ,采用了江苏版的实验本。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该教本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正确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讨论、阅读中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 ,最后得出结论。”“久而久之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就不断提高 ,使他们终生受益。”根据以上指导思想 ,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尝试。1 教…  相似文献   

11.
蒋洁 《生物学教学》2004,29(3):35-3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生态系统”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而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点更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资料分析、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许多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这种态度在对待学习尤其是实验学习上就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在实验课上过于活跃,动作幅度过大,影响他人操作;有的学生将药品用具乱放乱丢,认为试剂用量“多多益善”,致使液体四溢,污染随处可见;还有的学生用一支滴管吸了甲液吸乙液,  相似文献   

13.
陈寅冬 《生物学教学》2007,32(12):29-31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和学习生物学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接受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高三生物学备考复习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目标和内容1.1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及目标实验探究不仅有一定的基本程序,而且每一项活动程序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实验探究活动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4.
谢宇农 《生物学教学》2004,29(10):29-30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必做的重要实验,它是讲授“光合作用”时所做的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在历年高中实验会考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考查试题”中也都有它。在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常会发现按照教材指导,有时很难获得高效率和满意的实验效果,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经过探索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提取剂的使用做了一些改进,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郭军英 《生物学教学》2004,29(10):30-31,F002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中“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是一节从选修教材修改到必修教材中的实验。由于有关这个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足,可借鉴的东西又很少,我们从未开展过这个实验的学生分组实验。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精心设计和探讨,成功组织了一节学生分组实验的公开教学活动。本文仅针对这个实验的改进思路和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人的性别遗传”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有关人类性别遗传基础知识的一节内容。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走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互动生成过程。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课前调查收集数据,课中观察寻找差异,探究实验探索规律,分析交流追寻原因等一系列主体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将本节知识内容与验证性实验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提出探究课题: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再引导学生探寻实验原理、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最终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有关结论。这样将教学活动组织成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琳 《生物学教学》2007,32(4):28-28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节,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这些“问题探讨”是由图片+情景描述+讨论题组成的。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其中以切合学生生活为主,所问问题有一定深度,对于驱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以问题(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应是基本的策略和方式每。为此,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并把其放在节首。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董晶 《生物学教学》2005,30(6):78-79
目前中学生物学实验以定性实验居多,适当量化中学生物学定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对中学生物学定性实验做适当的量化作了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淀粉酶对淀粉水解的作用”实验中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斐林试剂要临时配制.且实验后试管不易清洗;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唾液难以收集等。针对传统实验设计中的种种局限和不足.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如增加对比装置、采用本迪森试剂代替斐林试剂、提前收集唾液隔天使用等措施,解决了当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