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醇与钠的反应类型,存在以下三种观点:(1)认为该反应既可看作是取代反应,也可看作是置换反应;(2)认为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不是置换反应;(3)认为该反应是置换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本文作者同意第(3)种观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并指出它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教材银镜反应实验的基础上,对银镜反应实验的条件(水浴温热、静置等)与反应原理进行再探析.  相似文献   

4.
盐与盐之间的反应比较复杂,有氧化还原反应,有双水解反应,有复分解反应,有配合反应。本文从实验出发,根据氯化铁与硫化钠的反应来探讨两种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中教材中涉及溴的有机反应很多,但溴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有机反应历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氟离子作为电子供给体和非亲核性的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羟醛缩合反应、Michael加成、Knoevenagel缩合反应、Wittig反应和Wittig-Horner反应、重氮化反应等有机反应中应用,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时,不仅要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结构和性质,还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等.要理解各类反应概念(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能从反应特征来判断反应类型.一、取代反应——等价替换(有进有出)1.定义: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2.类型:烃的卤代、烃的硝化(磺化)、醇分子间脱水、醇与HX反应、酚的卤代、酯化(皂化)、水解(卤代烃、酯、二糖、多糖、  相似文献   

8.
酯化反应在微波条件下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甲酸恒温酯化反应中。对家用微波炉进行了改造,利用该微波反应装置在恒温下研究了甲酸与正丙醇及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同时研究了在无微波的传统热浴下相应的酯化反应,测定酯化的反应速率常数。实验表明,采用微波加热的反应速率常数都大于传统加热所得的值。由此可见,采用微波辐射在甲酸酯化中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存在"非热效应"。  相似文献   

9.
脱羧反应的历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指出脱羧反应发生的原因,继而论述其反应的历程——离子型反应和游离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影响平行反应的温度进行讨论,得出通过调节温度来提高平行反应主反应速率的温度(或最佳温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酸酐、乙基苯和无水三氯化铝为原料合成对乙基苯乙酮,并利用碘仿反应氧化对乙基苯乙酮制备对乙基苯甲酸.考察了制备对乙基苯乙酮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对乙基苯乙酮收率的影响和碘仿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对乙基苯甲酸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对乙基苯乙酮的过程中,催化剂用量2.0:1.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为最为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对乙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为最为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Perkin反应的基础上用无水三乙胺催化对羟基苯甲醛和乙酸酐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和催化剂量对该合成的影响,并对这些条件最佳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无论按SN1历程还是SN2历程,烯丙式卤代烃的反应速度都是最快的.一般教材对按SN1历程进行的反应机制介绍较多,而对SN2历程的反应机制则未说明原因.本文拟对烯丙式卤代烃按SN2历程反应的特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同一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在反应前后反应系数相等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方面,导出了用氧化剂分别滴定混合还原剂可能性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首先将羊毛脂与单乙醇胺反应得到酰胺化羊毛脂,再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单酯,然后与亚硫酸钠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磺化琥珀酸化改性羊毛脂加脂剂.酰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温度125℃,时间3h,催化剂甲醇钠用量0.3%(基于羊毛脂的质量分数);单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酰胺化羊毛脂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1.05,温度90℃,时间3h;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单酯与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1.05,温度80℃,时间2h.酰胺化羊毛脂羟值为119.07mg KOH·g^-1时,加脂革的油润感和柔软度最好.  相似文献   

16.
振荡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振荡体系研究的结果进行了综述,分5个方面对振荡体系进行了讨论.它们分别是:(1)典型的非线性化学振荡体系;(2)液膜振荡体系;(3)微生物振荡体系;(4)萃取振荡体系;(5)中草药振荡体系.文中重点介绍了BZ振荡体系,BZ反应机理,BZ反应的特征;振荡体系的研究方法;化学振荡体系的类型(包括经典类BZ反应,非催化类BZ反应,耦合类BZ反应和异相类BZ反应).最后对非线性化学研究进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分别研究了在酸、碱催化下对硝基苯乙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交错缩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催化下反应活性高,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3-羟基丙酮;酸催化下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反应温度要求较高,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为1,3-二对硝基苯基丙烯酮.  相似文献   

18.
以[C6H5CH2N(C2H5)3]Cl为相转移催化剂,用于羧酸钠和苄基氯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六种羧酸苄酯。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合成羧酸苄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苯骈三氯唑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发生N-烷基化反应,然后再跟水合肼反应制备出苯骈三哇乙酰肼,同时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苯骈三氮唑与水合肼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9.5 h,苯骈三氮唑与水合肼物质的量比为3∶1.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合成方法以及其酸液变粘机理。通过酸岩反应实验建立变粘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进行60℃变粘酸与碳酸岩动态反应实验时,酸液浓度在10%左右,反应速率出现峰值,变粘酸粘度随着盐酸浓度改变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变粘酸在酸岩反应的整个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与浓度不呈线性关系,并求出了5%~10%、10%~15%、15%~20%三个浓度段反应级数以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