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绘画是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积累了无数优秀艺术家的聪明和才智,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诗画结合便是中国画最显著的特色。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取曹植《洛神赋》为题材,绘成《洛神赋图卷》,构思精妙,用笔古茂,人物的神态飘逸,画面上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的美感,可说是我国古代诗画结合的嚆矢。唐代王维的诗和画,向来为人们所赏叹。宋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深中肯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诗与画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也是艺术家抒情写意的产物。“题画诗”是贯通于诗画之间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它将原本独立的文字(诗)和形象(画)关联起来,以诗画一体的形式共同传递出中国画所独有的审美意境。本文以“苏轼的题画诗”为探究对象,从其内容、意涵等方面,进一步展现苏轼的文学才情与审美追求。以期从苏轼的题画诗中,深切...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艺术领域明确地提出了诗画同源的理论。在绘画上他重常形,重笔墨意韵,追求神似的绘画观点,一反两宋画院的旧习,开一代“文人画”的先河,这对后世传统中国画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绘画风格也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而演变。元明时期的文人画借助丰富的题材来表达审美理想,追求诗画相融的意兴和境界,追求与文学趣味一致的笔墨趣味,诗、书、画、印的结合蔚然成风。元明时期的丈人画把写意中国画推向了成热时期。  相似文献   

5.
观赏中国画,我们常可看到画家以潇洒、纵横、跌宕的笔势,在画面空白之处题上一首或多首诗,这些诗通过书法成为整个画面构成的一部分.诗画交映生辉,诗开拓了画的意境,画为待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这种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给读者以深邃的艺术境界,达到了“万趣融其神思” 的极致.它融诗、书、画为一炉,集诗意美、书法美、绘画美于一身,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华几千年文明沉淀的一大硕果.本文仅着重从“比兴”角度谈谈中国画诗画结合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画作为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审美视野中却有着神遇迹化的共通,进而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诗画的审美共通,体现了两种艺术的差异与互补,是我国艺术和美学上的伟大创造,展示了中国艺术美学乃至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大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美学的内容。从中国诗画共同的意境追求的角度,阐述中国诗画艺术审美共通的表现,探寻这一共通的传统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殊的文化渊源和艺术发展过程,中国的文人和画家历来提倡诗画结合,从而达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统一的境界。中国的山水画,不仅能表现“以大观小”,还能表现“小中见大”的空间美。这种山水画和诗的结合有外在形式的“诗配画”,也有内在意境的结合“画中有诗”,我们应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山水画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是综合艺术,它除了画面,还有诗词、书法和印章,是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重要特色。诗画的结合,既增大了画面的艺术容量,也加深了画面的艺术境界。诗书画印中,除书画本为一体,即所谓书画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自宋元以后,逐步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传统,呈现出独特的风神面貌。但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能打入属于造型艺术的中国画?原本在“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为什么能在一个有限的艺术空间里融合?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就已开始探讨。宋代的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里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认为诗画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作为一种我国独有的绘画形式,在画面的构图安排上、形象动态上、线条的组织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上等等方面,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和诗画合璧等方面达到中国绘画特有的生动性,构成了其完整统一的艺术美.试从中国画的形式美、意境美、色彩美、诗意美几个方面粗略探讨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1.
诗书画印的结合 ,使中国画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 ,而且不断地发展着 ,丰富着。作为研习中国绘画的当代人 ,要继承传统 ,不断推陈出新 ,使中国绘画更加光辉灿烂 ,为中国为世界画坛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绘画色彩理念与中国画色彩装饰性的同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中西绘画观念互相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西方色彩理念丰富了中国画的色彩,使中国画的色彩更加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3.
读写实油画     
“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实油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补充,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的产物。写实油画同时拥有广泛的空间和永恒的魅力。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经过几代画家的开拓、进取,写实油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一直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在中国近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为代表的西画写实手法的引入,与中国画的传统水墨的矛盾,导致了中国画的多元变革。中国画只有与相对立矛盾的艺术状态构成张力场,在走向现代化的文化转型进程中保持文化自身的深层冲力,才能在多元的文化形态中体现人的价值,使已经变异形态并将继续演化的中国文化,走向更深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造的诉求,就深深地卷入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情境之中。从西方艺术中寻求资源,借以革除或替代中国绘画因因相袭的窠臼,逐渐形成一种广泛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写实主义原则的普遍适用,是中国传统绘画现代化改造的重要标志。写实主义中的再现因素使中西绘画在20世纪实现跨文化沟通成为可能;在20世纪初,由照相术的流行,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才具备了普遍的接受基础;写实主义补课,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化的开始,同时又是艺术进化论圈套,也正是在谋求进化出路的过程中,中国绘画丧失了它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文化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绘画是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三方面内容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阐述,说明了中国文化是中国绘画的基础和肥沃土壤,同时又着重通过对中国画语言特质的理解,进一步阐明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必须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中国绘画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7.
张大千是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其"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见解极具代表性。他所创造的泼墨泼彩画法,极大地发挥出了色彩的能量,色彩效果极为明丽、绚烂。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既保持了东方艺术之神韵,又对复兴中国画色彩艺术、促进中国画现代化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天寿是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论等各方面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和研究。尤其是在指墨画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对指墨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潘天寿还提倡中西艺术结合,但必须以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形式为前提,极力主张"中西方绘画拉开距离",这充分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持和独到的见解。因此,他的绘画艺术被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并为中国当代绘画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人物画起源最早。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物画也由兴而衰。直到近代,透视,色彩,光学结构,素描写生等造型手段融入中国画,特别是建国后中国人物画家走向,加之改革开放后政治文化开明,经济繁荣,把中国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特点,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使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成为中国画的传承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