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下讲台     
“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我曾把这当作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直到有一天,一节课改变了我原有的看法。那天因为咽喉发炎,我嗓音沙哑。我担心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我的话,于是就走到教室中间来讲课。好不容易撑到下课铃响,我疲惫地挥一下手,示意下课。几天后,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关于那天上课情景的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道:“老师轻轻地走下了讲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好喜欢坐在老师身边听课。”另一个学生写道:“老师在下课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在班上笑,感觉真亲切!”学生的几句…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心债     
“严格是一种关心与负责,严格是一种敬业与尽职。”这是我开始从教的信条。因此,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从严要求,严格履行我的教育原则。在班上,我从不许学生犯错,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我都会严辞批评,甚至大发雷霆。也许正是因为我的严厉,孩子们都很害怕我,很少有学生主动跟我亲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跟我讲心里话。在我出现的地方,孩子们经常望而却步,我也不以为然,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坚信:严师出高徒。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坚信多年的信条。  相似文献   

3.
尊重的细节     
佟岩 《天津教育》2009,(11):38-39
学生年龄虽小,却同样有被尊重的需要。我们总在说要尊重学生,Ⅱ可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可我们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忽视了尊重的细节,从而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不久前,我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周末,要好的同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的儿子对我有意见了!(她的儿子在我班上读书)原因是我在上数学课时,分别提问了同事的儿子和另一个学生,他们都答对了问题,可我对他们两人的态度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是鼓足了勇气,才敢给我的老师打一个电话的。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一个不好的学生对老师总是有点怕,从前我怕的是老师的严厉,现在呢,是怕她的好。老师因身体的原因被裁掉了,老师不能教书了,闲在家里,这对于一个教了二十多年书的人,这对于一个愿意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一样的人,该是多么大的打击。我在电话里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我以为是她的母亲或是她的婆婆,那个声音却对我说:我是老师。我说:我是小靖,你的不孝的学生。我的眼泪没有下来,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男孩子哭。我只问她:你好吗?然后又对她说:我要回去看你的。我想…  相似文献   

5.
何群 《贵州教育》2010,(17):42-43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每每想起那一句“老师,我没有优点”,我都会忍不住哽咽,有种想哭的感觉。在上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一课时,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自信,帮助学生找到自信的资本。”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特定设计了一个分为两步的教学环节:1.让学生自己找一至两个优点;2.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让一个孩子坐在中间,其余学生一起来找她的优点。按照我的预想,还没等到第二步,  相似文献   

6.
47+1〉1     
单咏梅 《山东教育》2002,(17):30-30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是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47>147>1,这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的道理,而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包办惯了”的我们总是不放心学生,总觉得老师一个人知道的比全班同学要多得多。在新的一学期里,当拿到这本透着油墨清香的新语文教科书的时候,我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一个不等式:47>1。47代表我班的47名学生,1代表我自己。我希望它能时时刻刻提醒我,尊重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吴兴平 《江苏教育》2006,(6A):20-21
2002年6月的一天,一个男孩子直接来到我的办公室,交给我一封信,信中说: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是一名高年级学生。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学校里学到许多知识,从一个一知半解的小男孩长成如今品学兼优的学生,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相似文献   

8.
肖川 《天津教育》2009,(3):15-15
前不久,我给已毕业的一个女学生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小伙子善良、朴实、勤劳,我希望他们能很好地交往。他们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我问我的学生他们的交往状况如何,学生说:“我不在乎他有没有房子,也不在乎他有没有北京户口,我最在乎的是他是否有见识……”我听学生这么一说,感到非常欣慰。在今天这样一个讲物质的时代,她会将一个人有没有见识作为择友的重要标准,的确令我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贺冰 《师道》2003,(5):14-15
面对老师的尊重,近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说:不!作为一名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我总在不断尝试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实际上好像做得也不错——学生们喜欢我,同样喜欢我教的课。然而在不久前到南方的一次全国性学习活动中,我接触到的一个国外教学实例使我忽然意识到:像尊重一个成年人那样去尊重一个孩子,对于他今后的发展该有多么重要。于是,我计划根据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在仍旧与学生们保持融洽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废除一刀切的教学管理方法和强制式的学习任务。在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他们的兴…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刚接任一个新班,上课前在走廊上遇到一个学生,随口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不想这个学生脱口而出:“我没有名字。”当时真让我感到难堪,幸好上课铃响,我很快调整情绪上课。课后,我了解到这个学生很顽皮且成绩不好,也许他是想给我个下马威吧?第二节课...  相似文献   

11.
夏文凯 《师道》2008,(4):27-28
刚接手我现在所教的这个班,学生们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那天,当我急匆匆赶到篮球场时,只见学生浩良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嘴角挂着殷红的血,还有他那冷漠挑衅的眼神,活脱脱一个桀骜不驯的不良少年。 浩良在打球过程中,和一个学生发生了碰撞,两人互不相让,进而大打出手。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生命一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曾有闯荡世界干一番惊天功地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我们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理想来培养学生。当学生认定自己将来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他就容易进入一个比较高的思想境界,他就会自觉地用理想激励自己,约束自己,磨练自己,表现出一种可贵的品质。新学期开学没几天,就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了知心话:“老师,我想当班长,班子怎么还不改选呀?”这个学生的话,使我不得不反思一下我这几年的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过去我带的班级,班长一个学期总是“终身制”;每天放学以后劳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普通的德育工作者,我常常这样反思: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我能够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在一个周期的教学任务结束之后,除了能让学生有个理想的考试成绩,我给学生还留下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在学生的成长旅途上,我是曾经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还是一粒“尘埃”?  相似文献   

14.
一盆凤仙花     
在我办公室的阳面窗台上,有一盆开得非常茂盛的凤仙花,它是教师节那天一个学生送给我的。它的花盆像一个槐木桩,树皮凹凸起伏,在花盆的边上还坐着两个可爱的小精灵,在他们的手里握着一张卡片。在这张卡片上,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祝朱老师诸事顺利,做事珠联璧合,写字珠圆玉润。这是我在小学里度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了,在这里我衷心地祝愿您学习知识铢积寸累。教师节快乐!谢谢您!学生:张凯(化名)”。这个学生用我姓的同音字表达了对我的祝愿,最后用3个最简单的字“谢谢您”表达了一个学生对为他的成长倾注了心血的老师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看着眼前这盆凤仙花,我的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一连串的画面。  相似文献   

15.
蒋力臻 《师道》2008,(7):84-85
我是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一次和同事聊起:半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我教的,另外半个学校的学生也认识我,因为我教的年级有时会调整。可是,自问我能叫上来每个自己在教学生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16.
刘霓 《班主任》2013,(9):56-57
那是我第一次担任初三班主任。离中考只有一个月了,可学生一个个状态散漫,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交,也不好好复习。我忍无可忍,在班里大发雷霆,可学生不仅没有向我期待的方向转变,反而更加散漫,甚至有学生冲我大吼:“烦死了,每天唠唠叨叨的,有完没完!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抓住语文教材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乐学”的氛围。我教《诚实的孩子》一课,作过这样的尝试;讲课前,先让学生做一个画圆的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自觉闭上眼睛在圆内再画一个小圆,学生都跃跃欲试。我先叫了两位较听话的同学上讲台画,结果都未画对,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又叫了外号叫“机灵鬼”的学生来画,他很快在圆内画了一个小圆,两圆几乎是同心。同学们拍…  相似文献   

18.
我想,我应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学生。在1993年那一年,我担任我校五年级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我对学生说:每次新课前,大家都要进行自己预习,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下来。没过三周,学生就养成了自己预习的好习惯,我也暗自高兴。一次新课前,我依然是先让学生粗读预习,然后和学生商量:  相似文献   

19.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伴随着四季轮回,我已在教学这块园地耕耘近10年了。像一个农民热爱土地、辛勤劳动、倾尽心血一样,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学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长期坚持在班里开展读书摘抄活动,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互相交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不但备好每节课,而且能因势利导,上好每节课。一个中秋之夜,很多学生想家,精神不振,我便先放下原来准备讲的课,饱含感情地为学生朗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以词中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鼓励学生志存高远。我说:“想那苏轼,900多年之前的…  相似文献   

20.
表扬的尴尬     
杨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说她是我的骄傲,是我在班里树立的一个典型,是我对其他同学进行正面教育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