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文章以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实践力为目的,围绕“澳大利亚自流井成因”开展模拟实验,初步探究中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龙永忠 《中国教师》2020,(2):103-104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从而更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从"育分"到"育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地理实践力培养不能脱离于地理调查实际活动,为了提升课程有效性,教师教学中依托地方地理区域条件,有条件的开展各种地理调查实践活动。在此情形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通过课堂上的地理实验、演示活动等可弥补户外实践活动的缺失,达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上。然而,在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都认为,初中生缺乏自主设计并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只要教师准备充分、引导得当,初中生完全能够较好地设计并开展一些简单的地理实践活动,下面笔者就以一  相似文献   

5.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针对在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要求,指出可采用学科融合教育的方式,通过设计地理实验,促进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围绕大气作用主题,融合物理、化学学科内容,设计了"太阳辐射强度测量""大苏打与稀盐酸反应演示散射现象""塑料薄膜保温实验""烟雾保温效果探究"4个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6.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将地理知识付诸实践的关键能力,充分开发校内的地理体验式课程是使地理实践力培养常态化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地理体验式课程开发意义基础上,结合校内资源,探讨了游戏活动类、教具制作类、实验探究类、生活现象调查类等地理体验式课程的开发策略、作用和开展实践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依托地理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彰显其实践属性的主要担当。本次研学旅行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融亲子旅游与和研学旅行于一体,融假期学习与娱乐于一体,让学生在“游”学,在“玩”中成长,达到了学生“人在假期里,心在知识中游”的预期。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探索出了良好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结合新课标和教材内容开发校园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校园活动课教学与评价,有助于丰富高中地理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指出了当前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从野外考察、模拟实验、社会调查等方面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进行了研究,并以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为例阐明了表现性评价方案;强调了地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和行动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相似文献   

10.
由多部门联合指导并给予支持的研学旅行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它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通过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实验探究或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旨在培育和提升包括地理实践力在内的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以“永春东溪大峡谷”研学考察为例,尝试对基于地理实践力提升的研学方案如何合理设计并付诸实施,以及如何科学评价研学成果等进行一些探索,以期为研学旅行中培育、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供参考借鉴和案例范式。  相似文献   

11.
课程基地为构建新型学习环境、改进学习方式提供了综合性平台和实践场所。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地质·生命"课程基地真正解决了地理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的问题,为学生进行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学习活动提供了实践场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野外考察活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上有独特的育人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开展不足。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对地理实践活动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构建野外场域下师生新型学习伙伴关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任务,支撑考察全过程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架构初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地理调查要求学生面对真实世界,通过问卷调查、采访、访谈、入户调研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文章明确了地理调查实践力培养的教学契合点,以衢州市水资源调查为例,从方案设计、行动记录、成果展示、表现性评价等方面探讨地理调查实践力课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有效性评价是实现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关键,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本文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分析地理实践力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确定表现性课题目标,设计相对应的表现性任务,通过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构建地理实践力表现性评价PTA量表,从行动能力、成果展示、学科品质三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九个二级指标评价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结果显示表现性评价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也可以分析地理实践力培养成效与存在不足以及不同学生地理实践力水平差异,为后续针对性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实践力的关系,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策略,即教师要多角度解读地理实践力的内涵、设计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全面多元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直接经验构建知识。这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实践和运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地理实践基地的开发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厦门市海沧区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为建立地理实践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日趋密切,这为培养学生实践力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在明确测绘活动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价值基础上,依托RTK和ArcGIS等手段,以喀斯特地貌测绘为例,围绕活动流程、目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设计测绘实践活动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文章结合乡土人文地理资源,设计了"广州市莲花山砖石质文物病害的成因初探"地理实践活动,寻找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朱中建  普春花 《地理教育》2024,(S1):220-221
<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中最特殊的一项指标,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是由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  相似文献   

20.
冯小兵 《地理教育》2022,(z2):84-86
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成绩,具有片面性.调查可知,地理教师一般会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开展评价,但评价方式主要集中于报告撰写、内容展示等结果性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专注地理实践力过程的培养.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