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纠正二个实验的错误解释山东鱼台二中(272344)宋志顺一、在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然后滴加几滴NaOH溶液,现象为蓝色Cu(OH)2沉淀,其结论和解释是不正确的。将几滴NaOH溶液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因CuSO4溶液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2.
朱正德 《化学教学》2000,(1):42-42,43
一、问题提出关于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乙醛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溴原子取代乙醛中的α-H即CH3CHO+Br2CH2Br-CHO+HBr所以乙醛使溴水褪色.”然而,也有一些资料认为:乙醛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CH3CHO+Br2+H2OCH3COOH+2HBr所以乙醛使溴水褪色.孰是孰非?没有定论.为此笔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以揭开乙醛使溴水褪色之谜.二、理论分析1.取代反应机理直阅文献,醛、酮与溴在碱性催化下,α-H可以被溴取代,乙醛与溴的反…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我们按现行教材(人教版)第一册P79,用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进行实验,反应后试管显示往往是黑色沉淀,将这黑色沉淀和溶液倒入另一支试管稀释,未必观察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原实验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师生身体健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改进。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会因条件不同发生下列两种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1)或:5Cu+4H2SO4(浓)△Cu2S↓+3CuSO4+4H2O4C…  相似文献   

4.
意义及原理目前,对乙醇氧化的实验有多种改进方法.常见的有改进仪器装置法和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法,这些做法有的操作繁琐,有的反应难于控制.笔者则利用氧化铜粉末和氯化钙与乙醇形成的加合物共热来达到乙醇氧化的目的.本实验把气固反应变为固固反应,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现象明显.这有助于提高课堂实验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其思维能力.CaCl2·4C2H5OH+CuO△CaCl2+Cu+CH3CHO+H2OCH3CHO+NaHSO3→CH3CSO3Na↓HOH实验装置图操作步骤及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目的: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是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反应中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又是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现象。但是在反应过程中很难看到红色氧化亚铜生长,更多的情况下只能看到黄褐色浑浊物。这种黄褐色浑浊物是乙醛在碱性溶液中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不是氢氧化铜的还原产物。羟醛缩合反应在乙醛还原氢氧化铜的反应中是一个有很强干扰作用的副反应,只有消除羟醛缩合反应的干扰,才能看清红色Cu_2O生成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知识要点]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网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1.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柔软、密度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化学性质:(1)易与卤素、氧气、硫等化合,甚至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化合为NaH,其中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结构不同、现象不同;(2)与水或酸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现象和剧烈程度对比.(3)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注意反应的实质是先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 Na与CuSO4溶液反应为:2Na+2H2O+CuSO…  相似文献   

7.
一、疑难辨析 —ONa溶液和 NaAlO2溶液分别与CO2作 用时,产物的准确判定及两 个反应的区别是同学们学习 的一个难点,现辨析如下. 1.—ONa溶液与 CO2的反应 因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H+从易到难的顺序为: H2CO3, —OH, HCO3 根据较强的酸可以制备 较弱的酸的原理,在溶液中 —ONa可以和H2CO3 反应,且因—OH较 HCO3易电离出 H+,故其 反应式为 —ONa+ CO2+H2O→OH+ NaHCO3 并且,此反应的产物种类不受— ONa和CO2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大小的影响. 2.…  相似文献   

8.
CuSO_4+NaOH→一定生成Cu(OH)_2吗宿玉琴在准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演示实验时,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各取少量进行混和,结果竟得到深蓝色溶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生成的深蓝色可溶性物质又是什么?下面通过实验作一说明.首先,...  相似文献   

9.
[知识要点] 1.碳硅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与固体物质作用(炼铁的还原剂)(炼铁的还原剂)(镁蒸气不能在CO2中冷却) 2CO2+2Na2O2=2Na2CO3+O2(缺氧环境下作O2的来源)(2)与碱溶液或盐溶液反应, ①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②CO2与次氯欧盐的反应: CO2十 Ca(ClO)2+ H2O=CaCO3↓+2HClO CO2十 NaCIO十 H2O=NaHCO3十 HCIO 酸性:H2CO3>HCIO>HCO3 ③CO2通入水玻璃中 ④…  相似文献   

10.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氢氧化铜与醛反应的实验研讨湖南醴陵市一中(412200)何立琳一、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教材演示实验: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毫升,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毫升,加热到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多年...  相似文献   

11.
Na2O2与CO2反应装置的设计荆沙市荆州区弥市中学(434144)张寿昌一、实验设计目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1)2Na2O2+2CO2=2Na2CO3+O2↑(2)在讲授上述教材时,为了增加...  相似文献   

12.
Al_2(SO_4)_3和Na_2CO_3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沈阳市辽宁省水利学校(110122)杨立军,张金海Al2(SO4)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盐的水解在盐溶液反应中的应用,实验所要得到的正确现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我们按教材中?..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高一新教材“学生实验一”中,安排了由硫酸铜晶体制取氧化铜,然后用氧化铜代替二氧化猛作催化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以期达到对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做实验时,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a.滴加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对其用量把握不准。一则氢氧化钠用量不足,硫酸铜未完全沉淀,有剩余;二则氢氧化钠过量,使生成的氢氧化铜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四羟基铜酸钠Cu(OH)2+2NaOH=Na2[Cu(OH)4]以至过滤后滤液呈现蓝色。b.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  相似文献   

14.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可溶性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 ,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 (NaOH)和乙液 (CuSO4 )组成 ,但参加鉴定反应时 ,却是以不同的反应物出现。不明白它们参与的反应 ,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甚至误认为就是同一种试剂。斐林试剂是指新制的Cu(OH) 2 悬浊溶液。还原性糖与新制的Cu(OH) 2 在加热煮沸条件下 ,能生成砖红色的Cu2 O沉淀。实验过程中 ,必须先把甲液(NaOH)和乙液 (CuSO4 )等量混合 ,让其反应生成Cu(O…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在做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检验生成产物(O2 、NaOH)的实验时 ,当检验O2 结束后 ,向里滴加 0 5%的酚酞溶液 2滴 ,溶液呈现红色 ,振荡 ,红色褪去成为无色。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红色消褪了呢 ?为了弄清生成物和褪色原因 ,特作实验探究。2 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实验2 1 分析讨论Na2 O2 和H2 O已经反应 ,无剩余Na2 O2固体。生成物有O2 (用带火星的木条已经检验证明 )和NaOH (用酚酞和CuSO4溶液以及焰色反应检验 )。那么 ,是NaOH使酚酞所显示的红色褪了色 ,还是生成的氧气或生成的其它什么物质使红色…  相似文献   

16.
制备甲烷实验中的几个问题研究湖北省蒲圻市第二中学(437300)黄新阶1制备甲烷实验中的反应用加热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和石灰三者的混合物来制甲烷,反应相当复杂。根据已知的事实,可知制甲烷可能有的主要反应有:①CH3COONa+NaOH石灰△Na2CO...  相似文献   

17.
用pH7.4的H3BO3—Na2B4O7—NaCl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酸度,在OP存在下,用Hg2+催化,α—α′一联吡啶作辅助剂时,meso—四(4一磺基苯基)卟林与Cu2+和Zn2+迅速显色反应。用Mn2+减少试剂峰对Zn2+测定的影响,其四阶导数光谱能同时测定Cu2+和Zn2+。Cu2+在0—0.072mg/L,Zn2+在0—0.08mg/L时遵守比尔定律,用于合成样品及食品中铜和锌的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38页(实验2-7]内容是:比较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分别和HCl(aq)反应,放出CO2的快慢、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很简单,但演示过程中,往往现象不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a.粉末粘附在气球内壁与试管内壁上较多,实际参加反应的Na2CO3和NAHCO3的质量不等。 b.教师演示该实验时不易同时操作。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用以下装置操作(图1)更为方便,效果显著。 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制备氢氧化铜”实验条件的改进梁红君在新编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实验一”中有关制取氧化铜的步骤是:先在CuSO4溶液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制备出Cu(OH)2沉淀:再由Cu(OH)2受热分解而得黑色的CuO:在Cu(OH)2的制备操作中,若实...  相似文献   

20.
在装有NaCl溶液 (或其它卤化物 )的试管中滴入 2滴AgNO3溶液 ,我们观察到有沉淀生成。还有许多反应能生成沉淀。依反应的不同 ,生成的沉淀可呈乳状、絮状或连续的形态。若不控制条件 ,它们都是无序的。把NaOH溶液滴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 ,我们看到生成蓝色的Cu(OH) 2 沉淀 ,也是无序的。看起来 ,沉淀的形成似乎平淡无奇 ,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实则不然。只要我们控制反应的条件 ,就能观察到完全不同的现象———沉淀中周期性环线的形成 ,一种有序的结构 ,这就是著名的利西根 (Liesegang)现象或利西根环。当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