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作为评委,曾听了这样一节课,现将教学案例介绍如下:……(课前交流谈话)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从26开始数数,数8个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A: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你说得真棒!(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呀?全体学生一致高呼生A的方法最好。师(满脸笑容):对了!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2.
香港选手舒伟参赛之后我十分感叹,感叹其执教的《毕加索与和平鸽》虽获得了一等奖,但却十分平实,她的精彩在于一个“真”字。先看,本课的开课片段———教师课件出示“中国龙”图。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代表我们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师:老师再请你看一幅图。课件出示含有橄榄枝的鸽子图。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没有注意橄榄,只说看见了鸽子)师:你们注意一下鸽子嘴里有什么?生:鸽子嘴里有树枝。师:这是橄榄枝。这幅画就是著名的《和平鸽》。师:现在我们再看看毕加索。(课件出示毕加索画像。)师:你知道毕加索是什么人吗?生:我知道毕…  相似文献   

3.
[现象]师 :怀素写字分三步 ,课文中用了两个表示顺序的字 ,看谁能最先找出来。生1 :找到了!是“先”。生2 :还有“再”。(板书 :先、再)师 :你能用上这两个字说说话吗?生1 :我先做完作业 ,再出去玩。生2 :我先对好桌子 ,塞好椅子 ,再出去玩。生3 :我先把垫板垫好 ,再写字。生4 :我先理书包 ,再早读。生5 :我先擦黑板 ,再扫地。师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我们做事要一件一件来 ,什么先做 ,什么后做 ,要心中有数 ,像这些小朋友学习 ,养成良好的习惯。[评析]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好的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说话…  相似文献   

4.
【案例】师:(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生:知道了一共有14根小棒。师:你是怎么算的?能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生1:我是数的。从9开始数5个,数到14。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生1数)生2:我是用小棒摆的。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说话写话中要求:你知道天有哪些水果?你喜欢吃哪一种水果?先说说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再写几句话。训练时,我采用了多种感观参与分步训练的方法。课前布置每人带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师:谁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生:香蕉,菠萝。生:桃子、杏。……师:请大家把你喜欢的水果拿出来,观察一下,它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生:我最喜欢香蕉,它弯弯的像小船,是黄色的。师:你说得非常好,说香蕉形状时,还打了比方,其同学都要向他学习,还可摸一摸水果的表面,有什么觉?生:我用手一摸,(苹果)凉丝丝的,挺滑溜的。生:我用…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心理辅导技术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位班主任老师与一名打算退学的学生对话的案例。生: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退学!师:你怎么能这样想呢?生:我觉得学习一点用处都没有……师:谁说学习没用?你看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准备考一个好点的大学,以后找一个好工作生:考大学有什么意思?您看报纸上说,读了大学,很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师:那你的意思是,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现状教学片断1:课前复习师(出示两个平行四边形):你会作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吗?生:会。(学生作高并指定底边上的高)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介绍并强调底和高要对应)……教学片断2:操作探究师:刚才我们通过数小方格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方法。生1: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师(追问):你是怎么变的?生1:我先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相似文献   

8.
片段(出示情境图:左边盒子里有9个桃,右边有4个桃)师:看了这么多个桃,你想提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要怎样想?生:只要把9个和4个合起来就知道了。生:9 4。师:9 4等于几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生1:我是数的,1、2、3……11、12、13,一共有13个桃。  相似文献   

9.
一、精品资料交流1.以歌入境。生:世上只有妈妈好……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师: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生: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师: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  相似文献   

10.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生1:我喜欢《小飞侠》。师:你真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生2:我喜欢《海的女儿》。师:看得出这位同学也很爱阅读。生3:我喜欢《丑小鸭》。师:你的记性真好,《丑小鸭》是我们学过的童话故事。生4:我喜欢《青蛙王子》。……师: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么多,证明大家都很喜欢看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用力     
先看看两个常见的师生对话。A)一学生在马路上玩。师:不要在马路上玩,回来。生:为什么不许啊?师:在马路上玩危险。生:现在没有车来啊。师:等你看到有车来的时候就迟了。生:车来了我会躲开嘛。师:叫你回来你就回来!如果你跛了脚怎么办!生:你就跛脚!你咒我!师:我是在关心你!生:谁要关心呀,关心一下你自己吧,小心回家被车撞死!师:……B)一老师在指导学生劳动。师:小明,把这地方的草拔干净一点。生:你为什么不叫小东呢?他干得很少。师:在你附近嘛。生:我很累。师:才干了一会儿就累了。生:干了很久了。师:再把这个也做了吧。生:不干。你为什么不干呢?只会叫人家做。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有以下想法。一、教育和力的相似性其实,孩子的思想就是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他受着各种力的作用,例如教材、法律、道德等一切意识。整个作用力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和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联系起来。第一运动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一状态又称为平衡状态。孩子的思想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和内力平衡时,就会处在这一状态。第二运动定律: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孩子的思想改变越大,需要的外力越大。第三运动定...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生活,寻找童话师:喜欢童话吗?生:喜欢。师:为啥喜欢童话?生:因为童话有趣好玩。生:因为童话能用故事告诉我们道理。师:你看过哪些童话?……师:课本上有童话吗?生:我学过《小稻秧历险记》。生:我学过《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3.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4.
一、课前谈话,激趣促思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咱们一起到录音棚去玩一玩吧!怎么玩儿呢?先看老师的!嗯!真香!下一张看你们的了!请你! 生1:好渴啊! 师:龙头儿大哥!行行好!给一滴水吧!下一张,谁来给它配配音? 生2:伙计!接招吧! 师:瞧这架势,多厉害呢? 生3:看我降龙十八掌送你回老家! 师:你这小子可真够狠的! 生4:妈妈,抱抱! 师:真可爱,老师先抱抱!请看下一张,谁来给它配配音?  相似文献   

15.
【案例】 师:(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 生:知道了一共有14根小棒。 师:你是怎么算的?能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 生1:我是数的。从9开始数5个,数到14。 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苏教版)一年级(下)第4课《春到梅花山》的第2自然段。【教学过程】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生自由朗读)生1:我读懂了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经常去看梅花。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呢?生1:我从第2句话中“一到……便……”读懂这层意思的。(师红笔圈画,指导朗读)生2:我从中体会到了梅花山看花的人很多,好像河流一样。师:你真会读书!“把人流”这词儿的意思都读懂了。(相机圈画,指导朗读)生3:老师,我“从涌动”这个词中体会到前往梅花山看花的人也“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很挤很挤的…  相似文献   

17.
游戏中复习——踏上快乐的数学之旅师:小朋友让我们背上书包开始今天的数学之旅,看谁在旅行中采集的知识果子最多。我们先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好吗?师:叮铃铃——喂,请问XX小朋友,你的前面有哪些小伙伴?生:你好,我的前面有……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断】教学"两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出示了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了如下教学。师: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多少本图书,你会列算式吗?生:85+143。师:你会用竖式算出85+143的和吗?大家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式计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我是先从个位加起,5加3得8,个位上写8;4加8得12,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上1加1得2。所以得数是228。师:说得真完整。谁还想说  相似文献   

19.
挑山工》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理解挑山工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体会挑山工的精神。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帮助学生读懂挑山工的话。以下是我执教《挑山工》的一个教学片段。师 :挑山工登山走折尺形线路 ,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花的时间却并不比游人多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挑山工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幻灯出示 :生读这段话。师 :读后 ,你有什么疑问吗?生 :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究竟不一样在哪里?师 :(组织讨论)游人怎样登山 ,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挑山工又怎样登山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请先默读课文 ,划出有关句子 ,再分组讨论。生 :(…  相似文献   

20.
一、回顾成长历程,激发感恩之情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孩子快乐成长的录像)看了录像,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受到小时候生活的幸福。生2:我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师:爸爸妈妈给了你哪些关爱呢?生1:妈妈变着法给我做好吃的。生2:我生病了,妈妈陪了我一晚上。生3:爸爸带我去爬山,给我讲数学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