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琳  李彩萍 《考试周刊》2011,(89):80-80
作者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中副词的使用特点和不足.结果表明:时间副词使用过多并且存在多just,then,now情况;地点副词使用较为恰当;方式副词的使用过多依赖高频副词fast,really,especially,usually,丰富度不高。  相似文献   

2.
邵波 《海外英语》2014,(15):235-236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分析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能快速准确进行复杂分析的优点,不但可以分析大量原始文本中有关语言运用的海量信息,而且能结合定量分析与功能性描述对语言使用进行多样化的阐释。该文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与英国国家语料库,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研究方法重点来比较completely和perfectly这两个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通过观察它们的使用频率、词汇搭配等来讨论中外语言学习者的使用异同。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气副词在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表达说话人或作者的主观态度,并且对一句话的某一部分或整句话的内容进行评论.本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BROWN)为基础,使用WordSmith Tools 3.0,对英语语气副词的使用频率及其作为状语在句中的位置进行了研究,从而发现中国大学生在使用常见英语语气副词时的特征,并对其使用特征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SWECCL)”的子库WECCL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程度副词使用的语用特征。研究运用软件AntConc及词语检索软件Colligator对常见不同类别程度副词在语料库中逐一进行检索,获取它们的出现频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程度副词的词汇量,但是在使用上还主要限于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如very,most、rather和quite。本研究将对大学英语词汇的教与学,尤其是程度副词在英语写作中的正确运用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情况,研究基于“中国学生英语1:7笔语语料库”(SWECCL)和研究者自己建立的一个小型英语母语者参照语料库。参考Halliday&Hasanf1976)对连接副词的分类和Crystal(1996)对连词的描述,研究者把研究对象确定为and—moreover(并列关系),but—however(转折关系),和so—therefore(因果关系)三组连接词。比较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以及和母语者之间使用连接词的语境的差异。通过分析数据,研究者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一些特点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OCA语料库,考察了近义动词swing和sway在词频分布、搭配和语义韵方面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swing和sway皆偏向口语化,多用于非正式语体中;(2)swing常与生活气息浓厚的具体名词搭配,可与地点副词和方式副词搭配,而sway常与表示“法律、议会”等的词汇进行搭配,可与时间副词、语气副词、方式副词和程度副词搭配;(3)swing和sway蕴含的语义韵类别丰富,皆呈现出一种错综杂糅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董丽丽 《海外英语》2014,(8):246-248
该研究以"中介语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语料为基础,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程度副词使用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明显少用最高程度副词和减弱程度副词。但超用提高程度副词。但除去very这一超用的提高程度副词以后,其它提高程度副词有明显少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每每”是现代汉语比较常见的一个副词,多用于书面语,可以将其分为表示时间的“每每_1”和表示频率的“每每_2”。一般认为,“每每”是在副词“每”的基础上重叠而成,因此,“每”也具有这两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每_1”是一个具有语素化倾向的副词,常和“当”、“到”、“逢”等动词连用,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经常出现;“每每_1”是一个兼职的关联副词,后面常有“都”、“总”、“便”、“常”等副词与它呼应,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每_2”因为没有足以区别于其他词的独特用法,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渐趋消亡;“每每_2”则逐渐取代了“每_2”的地位,成为一个在书面语中常见的频率副词。  相似文献   

9.
通过语料库文本分析的方式,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中推导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推导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存在严重的过多和过少使用并存现象,且呈简单化、口语化倾向;(2)推导性标记语使用水平会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但个别推导性标记语的使用具有语用"石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2.0)和鲁汶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中GET使役用法词汇型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中使用GET使役用法词汇型式总频数要比本族语者少,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学习者对GET使役用法并没有完全掌握,其词汇习得广度和深度不够。词汇教学应注重学生词汇型式的习得。  相似文献   

11.
连接副词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对篇章的连贯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ETS语料库从使用频数、位置特征和语法型式三个方面对中、日、德学习者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本族语英语学习者在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上存在异同点。中、日、德学习者均依赖于少数几个连接副词,且其书面语中存在口语化倾向;中、日学习者作文中连接副词的位置和语法型式的多样性都不如德国学习者。这可能与学生的语域意识,回避策略以及语言负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词汇密度、读者/作者显现度和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三个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的方法,验证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中确实存在口语化倾向,同时发现其程度要好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的学生,且其口语化倾向与课程考试成绩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刘馨楟 《英语广场》2020,(27):28-32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研究法,以自建小型语料库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学生的书面语语料,母语为英语的本族语者(Brown)书面语语料库语料,以及母语为英语的本族语者(BNCWorld Spoken)口语语料库语料进行对比,并对这些语料在平均词长、平均句长、标准型(次比)、读者(作者)显现度和不同词频等级的词汇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该小型语料库中,学生书面语确实存在口语化倾向的情况。2.英语水平和该语料库中学生书面语存在口语化倾向的现象之间没有绝对关系。本文还探讨了可能造成这些差异的成因,并为后续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瑞典大学生语料库分析冠词的使用频率。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和瑞典学生冠词出现频率依次为A/An﹤The﹤0,但是瑞典学生使用三类冠词总量要比中国学生大,在定冠词上表现最为明显;中国学生在习得英语冠词时,错误率和英语水平呈正相关,英语水平越高错误越少;口语和书面语存在明显差异,口语中冠词的错误率要远大于书面语中出现的错误;中国学生在习得冠词时出现的错误率要大于瑞典学生,具体表现为在零冠词上中国学生和瑞典学生差异最大,不定冠词最小,定冠词居中。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两个小型自制语料库调查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语体中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具有较大差异,而且往往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上存在误区,如误用、使用过度或过少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TED英汉平行演讲语料库,研究虚化程度副词的语义倾向及语义韵特征,重点分析了该语料库中虚化程度副词的英译汉实例,剖析译者所使用的汉译方法,倡导建立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新模式,促进翻译教学的新发展,尤其对口译教学具有更为深远的重大意义。研究发现,虚化程度副词仍然是中国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难点。TED语料库中的虚化副词的用法,可以作为中国学习者练习口语虚化副词用法的真实语言材料,其中的汉译译例也可以做为口译训练的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有数量众多而且富有特色的副词。根据这些副词在句中的功能,它们大致可以分为表示程度的副词、表示重复或连续的副词、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肯定、否定和估量的副词、表示情态的副词、表示方式的副词等7个类型。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与普通话是大致相同的:修饰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补语,能组合成某些固定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言词也存在逐渐消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常馨 《教师》2011,(8):123-123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19.
基于BROWN,LOB,CLEC三个书面语语料库,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探讨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因素,指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应尽可能避免文化思维差异及母语迁移对写作的影响,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加强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使学生在表达中增强正确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国强 《考试周刊》2010,(7):102-103
本文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英语本族者(ICLE)关于Ithink的用法,结果发现,相对于本族语者,中国学习者在Ithink的使用上存在着滥用、误用等现象.然后结合中国学习者学习的特点.探索性地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