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史的研究是目前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历史上也有重视乡土史教育的传统,当前课程改革也对乡土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重视乡土史教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以讲授全国性的历史事实、概念为主,导致学生对本省、本地区甚至身边社区的历史都不了解,这十分不利于激发广大中学生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爱乡、爱国情怀,有必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乡土教育。通过乡土教育,使学生了解身边事、掌握家乡情,进而激发更多的历史学习动力,提高中学生历史认识水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难分难舍的故土情感、生死相依的血缘观念、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情感的形成;同乡组织作为乡土情感的外在表现,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乡土情感的消退对国家认同产生一定影响,正确合理地看待乡土情感,重视乡土教育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乡土教育中应避免乡土概念的狭隘化,防止乡土文化教育的符号化,同时,要注意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编历史教材的必要补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尤其在贵州这样落后的地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乡土史教育更为重要。在乡土史教学中要把握它与统编教材的主观原则,还要注意传说与信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长期存在的育人功能应加大力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采取下面几项措施: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确定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6.
乡土美术是本土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有着几千年的传承史。当前学术界已经对乡土美术教育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且乡土美术也成为学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深入研究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对于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具有十分深厚的乡土意识,在作品当中,其不断在自己故乡本土上发掘,对故乡的历史、时间以及人物进行描写,表达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正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在本文中,将就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群体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水平,笔者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乡土文化认同状况调查》问卷调查表,对200名在校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1)公费小教专业师范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2)对乡土文化活动及其衍生活动的喜好程度偏低;(3)乡土身份认同度较高,但回乡村就业愿意不强;(4)接受乡土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家庭教育是主要途径;(5)了解乡土文化兴趣浓厚,接受乡土文化教育意愿强烈.地方本科高校应采取的对策:(1)提高认识,切实履行好乡土文化教育的主体责任;(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构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3)丰富课程设置,强化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4)注重实践教学,完善乡土文化教育实践体系;(5)增强学术研究训练,培养乡土文化教育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成了教育历史发展的趋势。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动因,揭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港澳地区幼儿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探析,总结和分析港澳地区幼儿体育教育的特点,对比大陆幼儿体育教育中的不足,以期对大陆地区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融合特纳仪式理论、族群理论等,基于福建珪塘"三公下水操"仪式中身体运动为研究样本,对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逻辑进行探究.认为,乡土社会仪式中身体运动的展演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保持与传递功能;在身体运动呈现历史记忆的现实场域中,始发性历史记忆勾勒出民间乡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源起,建构性历史记忆强化了族群认同,历史记忆的现实"结构与反结构"升华了身体运动象征内涵;在历史情景再现的场域中,论证了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重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最好的方式是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其关键是:要有"专题",使研究之问题集中;要有"研究",使专题更加深入.具体研究过程有:选材与列序;引领与生成;评价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务电子化的发展,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威胁,我国亟须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在历史法律文化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且其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理论方面较为发达,因此,研究分析台湾地区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大陆地区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本文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论述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史教材的作用及途径,旨在对一线教师实施乡土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推进我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乡土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们尊重科学、热爱家乡的重要教学素材。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层面对南台岛的地理构造、生物多样性、历史传承及宗教文化的文学内涵等方面展开研究,尝试用现代教育学相关理论,分析、论证在建构新教学改革体系,有利于建构符合民族文化与本土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地方乡土教材《新疆地方史》在教学中与时俱进,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渗透思想教育;突出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的主题,实现学科学习与育人的双向目标。  相似文献   

17.
晏阳初精神是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晏阳初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乡土德育资源,充分利用该乡土德育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增强该地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文章概括提炼了晏阳初精神的具体内容,并提出川渝冀湘学校开发利用晏阳初精神提高川渝冀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乡土中国面临来自城市的各种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各种危机,反思农村教育现状及其推行模式,指出"位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发展乡村特色教育,实现教育回归生活,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乡村教育的路径,对于帮助迷失的乡土中国走出困境,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水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为当地高等院校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提供了重要保证和详实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和利用天水历史文化资源,将天水历史文化资源适度引进教学中,可以增强课堂的乡土人文气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它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美国"公共史学"所构建的历史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历史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它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历史教学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