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背景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会描写场面,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生活气息。学习场面描写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中,我们常常会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安排一些或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紧跟形势,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以为当务之急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观察现实生活,积累丰富情感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明确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热点,激发学生写…  相似文献   

3.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 ,讲究“门径”。规律简单 ,门径便捷 ,很快可以登堂入室。门径有新有旧 ,有巧有拙 ,只要操作快易、行之有效 ,就是好办法。作文入门更是如此。修订版“大纲”要求中年级开始学习作文 ,“要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记叙文写作训练的目标是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记叙性语言记人叙事的叙述能力 ,会写简单的记叙文。记叙性语言规律在哪?操作“门径”在哪?笔者总结长期实践经验 ,从句子结构入手 ,揭示四条基本规律 ,以助学生作文顺利入门。一、对应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客观事物总是由人、事、物组成。记人、叙事、…  相似文献   

4.
学生不怕学课文 ,就怕写作文。每当布置一篇作文时 ,学生大都冥思苦想 ,“挤”出一篇文章交差了事。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 ,注重一个“活”字 ,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不仅不怕写 ,而且会主动快乐地写。一、引导活 ,培养写作兴趣只有对某个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的欲望和动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无一不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怕写作文的学生 ,要么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要么觉得作文枯燥无味 ,甚至是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心理 ,我觉得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要…  相似文献   

5.
“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在不少学校还相当地普遍。所谓的“差学生”,大多指“学习不好”或“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写的作文——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推测——要么是语无伦次,要么是病句成堆,要么是东拼西凑,要么是假大空,总之不会好。——几年前,我就对这种说法持有疑议。一次,到某中学讲作文,使我变得愈加清醒。那次,我先讲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心里真正想说的话,然后出一道作文题《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叶老提倡多写,他认为,“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巴金也说过这样的话:“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有个学生的家长说:“我听小孩回来说,他最害怕的是作文,常常在家为写不好作文急得哭,甚至对上学读书也没有兴趣了。”我查看了这个学生的作文,这个学生作文实在差;还有几个学生也有类似情况,文章写得乱又短,干巴巴几句。我思忖了几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找这些孩子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哪些困难,鼓励他们说心里话,有一讲一,不要怕。起初,他们不愿意说,我开导说:“我在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考作文阅卷中,发现大多数初中学生写作记叙文能文从字顺、叙事清楚,但高质量的作文并不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作文立意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学生写出出彩的记叙文,唯有指导学生炼识。炼识的三个方面:首先,注重通过作文发展学生的智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二,重视作文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功能,将教“作文”和教“做人”结合起来;第三,强调学生写真情实感,充分调动了写作积极性。炼识的有益尝试:戒“灰色情结“,写“绿色作文”;戒“小我自我”,写“时代大我”;戒平淡肤浅,写含蓄深远。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 ,师生都有“难”的同感 ,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备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联系作文教学实践 ,学习新课标 ,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巧安排内容 ,巧把握时机 ,巧评价 ,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 ,而且会越走越宽广。一、作文内容“巧”安排“课标”指出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册课本在积累运用中 ,均安排了作文训练内容 ,教师首先要不为课本至上 ,课本…  相似文献   

9.
文贵以情动人。信,特别是亲人、学友间的通信,往往是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教学中,我试着用写信这一心理反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一)引导写记叙文,使学生产生“假如我是当事人”的感觉小学生作文,大多是记叙文。不论是记人的记叙文,还是叙事的记叙文,只要学生产生了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是能写出好文章的。我曾给学生出过这样一道“条件回信”题:重庆市某小学六年级小勇同学给你来信,说他很想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论全国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流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常有这样的提示语:“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于是经常有高中生问我:“究竟写记叙文好还是写议论文或散文好?”我的回答是:写你擅长的文体,你熟悉的文体,千万不要想出奇制胜。我的想法也是这几年转变的。以前我教学生时常对他们说:轮到作文题两题选一(就像1977年我们参加高考)时,你最好选用记叙文,因为写记叙文容易出新意,不落套路。你想,同样写教师,《论尊师》写出来,10篇文章倒有8篇是差不多的,但写《记我的老师》则可能各人写的大多不相同。阅卷老师当然喜欢读一点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写的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其姣姣者多数都有巧妙的故事情节。这对作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启迪。一般中学生写的记叙文,其弱点也正在于此:不能在“动”中写人,也不能在“动”中叙事。这样,就难免把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写成了木头人;把生活中生动复杂的事情,写成了一根独木。何言培养学生复杂记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提起写作文,很多孩子会皱眉头,要么不知怎么写,要么不知写什么内容。怎样让学生爱写作文呢?开发非智力因素,是使学生爱写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智能的充分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教师“下水”调动写作兴趣要想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教师自己可先进入角色当回“学生”:面对一篇作文,我该怎样去写?有篇作文题是《暑假趣事》,为了突出“趣”字,我先介绍自己在暑假中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趣事———蹲在船里采莲蓬:我在小时候会划两头尖的小船,这种船,不…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也是学生学习活动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或集中于学习的对象上。可现在有些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情绪低落,这不能不发人深思。小学生“失趣”的种种因素是什么? (一)拔高要求。《大纲》要求小学生以写简短记叙文为主,也学会写应用文。可现在有些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写“通”、写“好”、写“巧”,还要写得有“文采”。这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高不可攀难以达到的厌倦情绪了。 (二)片面多练。由于拔高了要求,学生自然达不到,于是教师只好在“片面多练”上打主意。如增加作文次数,把两周一次的作文改为每周一次,外加什么“小作文”“小练写”“小观察”“小周记”“日知录”之类,名目繁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疲于奔命,忙于应付,也使教师陷于作业堆中而不能自拔。 (三)好打低分。从学生作文的心理看,评分是最  相似文献   

14.
“快乐作文”教学是指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有人把它理解为在作文教学中搞些游戏 ,玩玩乐乐 ,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快乐作文”教学有其更深广的内涵 ,它更多地体现在“审题——选材——表达——评讲——实践”等各个环节。“快乐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你不会写 ,教你会写 ;你不喜欢写 ,让你喜欢写。”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就快乐作文教学做粗浅的探讨。一、拥有“内容”学生怕作文一个根本原因是觉得“没啥可写”。要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那他们就会感到快乐。怎样使学生拥有“内容”呢 ?1…  相似文献   

15.
曹云玉 《课外阅读》2010,(7):139-139
作文教学中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做法,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审题——揣摩出题者要我写什么。怎样写,再硬凑些内容装进命题的框架里去。这种违反作文自然规律,“依葫芦画瓢”的训练,怎能不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烦的心理呢?最近,我发现在课余与学生们讨论过的一些话题被学生收进了作文。而且比别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表达出了学生真实而朴素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12):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同感:学生的作文水平难提高。每次上作文课,学生的写作欲望不是很高,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感到没的写。刨树先刨根,治病先确诊。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惧怕作文的心态,通过课下和孩子们朋友般的交心使我了解到: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双基”没有掌握好。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记什么呢?这是刚学写日记的小朋友常问的话题,而老师最爱讲的是写“经历”、写“收获”、写“教训”……我要说: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孩子,你千万莫说这些抽象的概念,你会把他们写作的兴趣一棍子打…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就记叙而言,它自然包含着“记事”与“写人”两大基本内容。可现在的问题是这样:不少教师看重“记事”指导,而忽视“写人”指导,更忽视“写自己”的指导。其理由大致认为事中有人,也可以有自己;学会“记事”也就学会了“写人”、“写自己”。说到人与事,没有人会怀疑“事因人而生、人由事而显”这个常识,但具体到作文领域,以事为主写到人和以人为主记到事终究各得其宜。前者重在记清事情的演进过程,此时写到人是为了体现事情意义,润滑事情环节;后者重在写出人物的各自个性,此时记  相似文献   

19.
学生写记人的记叙文时,常常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针对这种情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写活人物心理活动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以及思维能力呢?与时下一些所谓“作文经典”、“作文宝典”之类书中千人一面的人物描写相反,文学名作中的心理描写充满着永恒的魅力。然而,学生们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水准等方面的局限,加之缺乏正确的诱导以及部分家长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他们对“宝典”之类的书的兴趣往往大于文学名作。为此,教师应及时指出这种错误取向的危害,指导他们阅读名作,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生写作,都从记叙文开始,可以说记叙文写作是中学阶段作文写作的基础。只有充分掌握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方法手段,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记叙文写作水平仍有待提高。综观学生记叙文写作,选材庸而不新,表达直而不细.语言淡而不雅等诸多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写出文情并茂的记叙文,是记叙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记叙文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选材庸而不新。学生在记叙文中使用的材料有着惊人的相似,有的甚至照抄书本,或者把过去用过的材料又拿来加热。写老师,要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