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班级是幼儿园实施保教任务的小集体。对幼儿来说,班级是具体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通过二十年的带班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幼儿一日活动是在班级内进行的,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本文分析了班级管理的原则及其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幼儿园保教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实施单位。每个班级由不同个性的幼儿所组成,不同的幼儿其家庭的特点又不同,而教师也有不同的保教风格,在教师与幼儿、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些班级个性都是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子,它客观上需要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添加班级个性化实施程序。通过这个程序,使园本课程找到生动、具体、个性化的班级演绎方式,使园本课程成为每个班级的“自己的”课程,并从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因的班级管理同样如此,需要形成一系列必要的常规,才能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幼儿因的班级是由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组成的集体,因此,加强幼儿因的班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进芳 《考试周刊》2014,(20):186-186
<正>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是幼儿园完成保教任务的基层小集体,是幼儿最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场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成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同时"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由此可见对班级常规工作的管理是教师在繁琐而紧张的一日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6.
胡新 《山东教育》2020,(5):36-37
幼儿园"三位一体"是指在班级管理中两位教师和一位生活教师(保育员)共同管理,提高班级的保教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我园班级管理注重三位一体的默契配合,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使幼儿健康成长。培训,提升保教理念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者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共同推动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园保教管理的重点。规范的保教常规行为既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检验一个班级教师保教工作质量、幼儿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培养的一杆标尺。因此,建立科学的一日活动保教工作秩序、规范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是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来开展的,班长教师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全面负责班级的保教工作、家长工作,以及对班员教师和保育员教师的指导与管理工作等。班长教师的教育理念、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整体水平,影响班级保教质量,进而影响幼儿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班级是幼儿在园学习、生活乃至成长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班级常规的建立、保教质量的提高、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等,因此,教师需要建立有序、有效的班级常规,让幼儿感受一日生活的快乐。一、走近幼儿,建立适宜的班级常规班级管理既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幼儿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幼儿园班级管理一般由教师管理、幼儿管理、家园沟通管理、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组成,把握好班级管理各个环节,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能更好地做好保教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正式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常规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对于幼儿园来说,班级的规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  相似文献   

12.
幼儿班级是孩童初次接触的社会性小团体,也是孩童组织纪律性得以锻炼的场所,因此,幼儿班级管理不容忽视.幼儿班级管理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即保教人员、幼儿和家长.要实现幼儿班级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就要求这三类人员之间必须能够和谐发展并且形成合力.多年的幼儿班级管理实践证明,要让幼儿班级始终在良性循环状态中运行,就得追求和谐管理模式.为此,幼儿教育管理者必须用"心"工作才行.  相似文献   

13.
吕倩 《考试周刊》2012,(28):178-178
常规指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的教育。在幼儿园中,班级是孩子们的基本活动场所,幼儿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生活、学习、游戏。要想科学合理地开展班级各项活动,保教并重是原则,常规管理是关键,常规管理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但由于受幼儿园文化氛围,带班教师自身素质、教育理念和管理策略,以及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的常态呈现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4.
我园是如何做好班务会工作的执笔/田萍幼儿园的班务会是班级保教人员共同分析本班现状,调整与改进班级保教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前,我园班务会常出现总结工作有如蜻蜓点水的情况,缺乏对幼儿深入细致的了解,工作流于形式。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我们...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班级中包括保教人员幼儿、幼儿家长。此三种人员之间是否能够和谐发展,直接影响着班级各项工作能否始终保持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状态要追求这种和谐,必须要做到三个  相似文献   

16.
常规是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怎样利用音乐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以及怎样做到有特色的幼儿园常规教育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创造三种和谐优化幼儿园班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班级中包括保教人员、幼儿、幼儿家长。此三种人员之间是否能够和谐发展,直接影响着班级各项工作能否始终保持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状态。要追求这种和谐,必须要做到三个有心。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班级是由教师、保育员和幼儿共同组成的一个集体,是幼儿园实施保教工作最直接、最基层的组织。而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年龄小、各方面能力都还比较弱的孩子,在班级管理方面要观察、教育好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做到更细心、耐心、用心,同时协调好班上工作人员的工作,还要处理好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9.
王剑虹 《文教资料》2011,(12):155-157
幼儿园班级管理需从理顺班级管理的几个要素出发,建立起保教人员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工作秩序;幼儿自由自主、活泼有序的活动秩序;环节明确、持续有效的时间秩序;因地制宜、利于活动的空间秩序来进行,进而追求幼儿自主管理班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幼儿园每个班级均按“两教一保”进行人员配置,共同负责班级幼儿的保教工作。若班级里三位教师的团结协作能力差,矛盾和冲突不断,不仅会影响成员间的工作情绪,而且还会影响工作质量。为此,园长必须及时对保教人员间的矛盾作出反应,尽可能地化解成员之间的纷争,帮助成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