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作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健康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发现正常人室性,甚至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但其意义至今未明。关于运动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则了解的很少,近来虽有一些报道,但结论很不一致,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和观察方法不同有关。且在所有报道中均未阐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心脏电生理和形态机能之间关系。本文采用Holter记录观察耐力性运动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进一步尝试阐明室性心律失常与一些ECG或UCG表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205例专业运动员心电图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区专业运动员心电图改变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1名专职心电图医师对安静状态下的运动员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我区专业运动员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54.63%.其中以窦性心动过缓最为多见,占47.8%,其次为左室高压(10.24%)、ST-T改变(9.27%)、小束支传导阻滞(5.85%)、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95%)、预激综合症(1.95%)、交界性逸博(0.49%)及窦性心动过速(0.49%).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女子手球队,发生率最低的是跳水队.女运动员平均心率低于男运动员的平均心率,男女运动员最低心率分别是42次/min和45次/min,分别来自田径和跆拳道.男女最高心率分别为75次/min和78次/min,均出自游泳项目.结论:我区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国内多数报道相似.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压、ST-T改变、小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被认为是运动员运动适应的结果,但需排除其它病理性疾病方可诊为运动员心脏.预激综合症、交界性逸博及窦性心动过速有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可能是不适当运动的结果,建议重点监测.男女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区女运动员心率储备优于男运动员.不同耐力素质要求项目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不同,女子手球队整体耐力素质较突出,而游泳队的耐力素质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3.
引言 x线检查证明: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心脏出现肥大。近年来,能够显示心腔内径的超声心动图研究表明,上述运动员的心脏肥大不仅表现在左、右心室,而且还表现在左心房的扩大上。停止所有竞赛活动若干年之后,在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退役耐力运动员也可出现心脏肥大。但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退役耐力运动员和从事静坐性工作的人之间在心腔大小以及心壁厚度方面有何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心电图检查了解运动员经过大运动量训练后,其心电图变化类型并分析发生的原因。从78年11月中旬至79年4月上旬共四个月的冬训时间内,对五个耐力项目的九十三名运动员进行了观察;检查方法包括冬训前一般体检、冬训前后安静状态心电图测定、部分运动员作胸片、抗“O”、血沉及原地15秒疾跑即刻心电图描记,供鉴别诊断作参考。在九十三名运动员中,除冬训前十二名,冬训后十五名心电图无任何表现外,其余均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改变,以窦性心律不齐、窦缓、左室电压增高、T波改变及心律失常为主。大强度训练较易引起心律失常及T波改变,表现在冬训后比例上升,这种改变均为暂发性,于运动试验后消失。临床检查未获得任何阳性结果,属功能性。在二十七例窦缓中,我们遇到两例心率在50次/分以下,伴不良自我反应,本文明确指出应引起重视,注意与临床上不典型“病窦综合症”相鉴别,切不可轻易下结论。T波改变的特点大多表现在Ⅱ、Ⅲ、avF三导联,少数在V_5也有改变,T波出现的形式以平坦、双向及浅倒为主,不伴有ST段病理性转移,于剧烈活动后无恶化,自我反应良好,运动能力正常,仍属功能性。左室电压增高于冬训后反有下降。综上检查结果,在整个冬训期间没有发现心电图有病理性改变,没有发生心肌过劳现象。由此认为,我省冬训的运动量安排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对120名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心电图观测和病案分析调查,并且根据多年运动医学杂志的有关报道,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长跑、举重、球类等项目,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18.33%,其中心律失常占14.7%,心肌缺血和左心室高电压占4.17%,而左心室高电压都较各项目左心室高电压的异常发生率高,且多为训练年限较长的专业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的特点和规律,对山东省田径、游泳、举重、摔跤、柔道、自行车等体能项目运动员进行心脏超声学检查.发现耐力项目男女运动员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均高于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腔的增大也以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变化更为明显,体能项目(耐力、力量)女运动员心脏功能均显著好于本项目男运动员,但左室、左房或右室等扩大的情况也较男运动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X射线和尸体解剖的研究结果都曾表明,运动员的心脏比坐位工作的对照组更大,后来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还发现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之间,心脏大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耐力性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左心室内径和正常的或稍厚的心室壁,而力量性运动员具有正常的左心室内经和较厚的室壁。短跑运动员的左室壁厚度和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心电图的特点及其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员心电图的特点及其诊断王大安运动员心电图与一般健康人的心电图有些差别,如在运动员心电图中容易出现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P波电压较低,R波及T波电压增高,以及S—T段向上移位等等。作为运动队的医务监督和有关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9.
游泳比赛也象径赛项目一样,有着从短距离速度性直到耐力性的各种不同项目。然而,由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量很大,所以人们往往并不考虑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有所不同,而把游泳运动员都划归为耐力性训练的范畴。游泳运动员与其它耐力性运动员一样,其代谢能力和心输出量都很高,从而证实上述分类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游泳运动员是属于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但实际上游泳比赛的大多数项目却主要是速度性的,其持续时间不到两分钟。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的无氧阈要比非运动员或速度性训练的运动员更高。这些结果主要来自对耐力跑和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研究,而对短距离速度性项目则很少注意。既然游泳运动员也是耐力性训练的运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横向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左、右心室直径和左室重量要显著大于普通人,但这并不能认为较大的心脏体积是由于运动训练而导致的,也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纵向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有关运动训练对心脏的影响,还可用停训对其的影响来研究,但这类报导并不多见。Ehsan等报道,6名大学长跑运动员停训四天后即发现左室直径、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室重量有下降。我们最近报道了15名长跑运动员10天停训后血浆量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停训对心脏和最大吸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各国体育界十分重视运动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现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速滑运动是一项以耐力素质为主的运动项目,心脏功能则是反映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经过大量查阅有关用超声心动图研究速滑运动员心脏形态与功能变化规律的资料,得知我国在此方面研究公开报导甚少,国外这方面研究也不多见。因此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这一较先进的实验手段,对男速滑运动员左室形态与功能十二项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共目的在于揭示男速滑运动员心脏形态与功能各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速滑运动员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数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耐力性项目的运动供能系统,提出合理的耐力性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调配。通过调查青少年优秀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的膳食状况及营养需求,同时,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实用又符合青少年耐力性运动项目特点的营养配餐方法、提供依据,并对青少年不合理的运动膳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剑  徐明  金坤 《体育科研》2019,(2):82-86
目的:探讨上海游泳队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32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男12人,女20人)和40名普通人(男20人,女20人)的心脏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果: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人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人群,男子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女子组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运动员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而左室心输出量(LVCO)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海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发生耐力力量型生理性重塑,心脏泵血功能显著增强,具有较强的心力贮备,可作为优秀游泳运动员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心脏舒张功能是评定心功能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方面。但有关运动员心舒功能的报道为数甚少。本文采用M型和B型超声心动图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我国22名优秀男子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和35名大学生在安静时、运动中和恢复期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表明:RFP、RFV、R、R/PWE、mRFV和RFR等指标能较敏感地反映受试者左室舒张功能情况:在实验各阶段,运动员组左室舒张功能都略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谈长跑中有氧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长跑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速度和耐力水平,即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但速度和耐力之间的联系依不同的长跑项目而表现不同的关系。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关键在于为运动员在其主要比赛项目上寻求速度和耐力之间的最适平衡点。耐力、速度及力量素质均达到理想平衡的运动员的主要外在表现为:①能够在其主要长跑项目上自始至终地保持高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0名男性优秀耐力运动员和30名健康无训练者在安静时和卧位逐级蹬车负荷(100瓦、150瓦、200瓦、250瓦,每级负荷3分钟)中进行了超声心动图研究。耐力组的舒末内径(LVIDd)和心搏量(SV)无论是在安静时还是在各级等量负荷中,均显著性地大于对照组(P<0.01)。随着负荷量的递增,对照组的LVIDd逐渐减小(P<0.01),耐力组的LVIDd则逐渐地增加(P<0.05)。直到250瓦负荷时才略有下降;两组的左室缩末内径均逐渐缩小,但以对照组缩小的更为明显。低强度负荷(100瓦和150瓦)时,两组的SV均较安静时增大,但在高强度负荷时.耐力组SV继续增高,对照组SV则急剧减少。低强度负荷时,两组的心输量(CO)呈平行增加,高强度负荷时,耐力组CO的增长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的心力储备优于无训练者。两组的EF、mVcf和△D%以类似的方式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安静及各级等量负荷状态下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有氧训练似乎对心脏收缩性无明显影响。笔者认为,动力性运动负荷中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评价运动员左室功能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7.
速度滑冰是力量耐力性运动项目。对心肺机能要求较高,心肺功能的好与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安静时的脉搏、血压、肺活量、心电图所测试的数据,探讨少年速滑运动员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邱俊  陈文鹤 《体育科研》2009,30(1):57-61
有氧耐力是人体从事耐力性运动的重要能力一,最大摄氧量是客观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本文对有氧耐力的重要测试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有氧耐力评价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梳理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新方法。耐力性项目的连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紧密,而无氧阀在评定有氧耐力水平、制订有氧耐力训练强度等许多方面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有氧耐力训练在很多项目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科学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女子举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着重通过影响血液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入手,采用先进的H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技术对23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心率、血压、每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能、心脏形态结构等心血管机能参数及心电变化进行了密切监控,确保了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以良好的心血管机能状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明显区别于耐力项目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心率偏高,心率储备不高;心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耐力项目,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均为常见的运动性心律失常,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心脏壁厚度和心腔大小均为正常水平,无心脏肥大形成.对运动员伤病的追踪调查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主要为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及左肩峰下滑囊炎,伤病部位主要为在腰和肩部.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部、臀部及膝关节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速度滑冰是力量耐力项目。速滑运动员在冰面上的高速滑跑,不仅需要很强的维持平衡和保持蹲屈姿势的静力性力量,而且需要很强的“爆发性”展腿蹬冰的动力性力量。在各项距离的全程滑跑中,为了始终保证强而有力的蹬冰,尤其需要高度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滑冰是典型的周期性运动,速滑运动员在任何一项距离的全程滑跑中,左腿和右腿几乎同样地承受着巨大的负荷量,因此必须同样有力量,必须同样具有高度发展的力量耐力。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速滑运动员(包括优秀速滑选手在内),左、右腿的力量与力量耐力的发展还不均衡的。一腿力量强、一腿力量弱,两腿力量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