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参加第9届全国运动会预赛女子撑竿跳高比赛的前1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4人是国际健将,11人均为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其中9人专业训练在5年以上。并采用了高速摄影机拍摄了运动员最后四步助跑至起跳的全部技术动作过程。1最后四步助跑至起跳重心变化情况分析测试的数据说明,最后四步助跑过程中总体重心下降稍大, 这可能与运动员助跑时步幅较大有关。从倒一步到起跳着地高度差上看,总体相差都不太大,在倒二步与倒一步之间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
对两次国际比赛,四次全苏比赛和五次加盟共和国的女子体操比赛情况进行分析表明,512名运动健将及48名苏联国际级运动健将,在其完成的3658次支撑跳跃及下法动作中,末被裁判扣分的仅占12.8%,支撑跳跃落地站稳的只占8.9%,高低杠下法落地站稳的占13.8%,平衡木下法站稳的占15.4%,自由体操落地站稳的占31.2%。女子体操运动员由于落地动作失误被扣分,个人多达1.5分,团体总分达8分之多。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主要用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对我国18名健将级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健将级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心理能力结构由5个因子组成,特点是稳定地控制情绪和动作,胆大心细,判断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个性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做为一名速滑教练员必须善于正确了解运动员的个性特点,预见他们在应激反应中采取的行动,只有了解并顾及到运动员个性特点,才能保证他们所有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的应用。 1 研究项目 1.1 测试了解我国男子健将级速滑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现状; 1.2 比较健将级运动员与不同项目同级水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特点差异; 1.3 探讨健将级速滑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影片解析等方法,对健将级体操运动员马景华完成的双杠正吊前摆上分腿后切成手倒立动作进行分析,即从振浪、撒手、腾空、入撑四阶段中,找出其优势技术,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竞技体操下法动作的特点:难度大、速度快、高度高、落地稳,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是一种多轴心的复式空翻下,也是世界各国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致力于攻坚的重要课题。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体育科技》84年第14、20期《体操运动专辑二、三》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0.1分奋斗!——高级体操运动员落地动作训练体系初探》的论文。该文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高级体操运动员维持高难下法动作稳定性的训练规律,也是体操教练员对体操运动员进行高难下法动作训练的科学依据之一。而模拟落地动作和超强度模拟落地动作训练,就是提高高难下法动作质量和稳定程度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测量健将、一级和二级运动员头顶封网技术运动学指标并分析原因,为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及训练和比赛指导。结果表明,迎球挥拍阶段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右肘的角度、角速度和加速度差异非常显著;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在球拍触球阶段右腕的角度、角速度、加速度差异著性。结论认为:健将运动员各关节活动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动作舒展性、动作衔接的紧密性、动作技能熟练程度优于一级和二级运动员;从迎球挥拍到随势挥拍结束的整个击球过程中,腕关节的控制对击球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9.
绪言手倒立是运动员在支撑时头朝下,脚朝上的一种垂直姿势。它是竞技体操的基础。是体操运动员最常用的基本动作,特别是鞍马上出现了立体化动作以后,手倒立就成了所有竞技体操项目不可缺少的基本动作。因此有人把手倒立称为“体操的灵魂动作”。从双杠顶目来说,手倒立可以说是双杠动作的“工具”。我们再从我国儿少体操等级运动员的双杠规定动作中要求达到倒立的动作数量来看: 三级运动员双杠成套规定动作中要求达到倒立的动作数量占66.7%;新训练大纲中二级占71%;一级占75%;健将级占70%。因此,双杠手倒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双杠动作的质量和双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男子鞍马动作同其它项目一样,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象美国运动员托马斯,把过去的双腿全旋发展创新出分腿全旋(托马斯全旋)。使鞍马的全旋动作增加了新内容,增添了新色彩。近年来,许多运动员在鞍马的下法上,不断探索,打破过去的那种“沙金扬”下的老套子,创出了经倒立的新下法,使鞍马动作出现了立体化的新变化,并被国际比赛所认可。从鞍马项目出现经倒立的下法动作,可以想象,经倒立类动作的连接和经倒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东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编排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运动员最终得分呈现2个级别,D分和E分均呈现上升趋势,动作向高难度、高完成质量方向发展;(2)各国运动员在上法动作编排差距不大,中、高难度的D、E组上法成为运动员的最佳选择;(3)平衡木决赛木中出现难度增加的趋势,技巧类动作与跳步类动作呈多样化发展,木中连接动作占比较大,混合动作连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木中连接动作的发展也呈现多样化趋势;(4)单个难度动作下法逐渐减少,踺子连接空翻类高难度动作成为平衡木下法的主流,平衡木下法向着更高难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分析归纳法,以参加42届、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伦敦奥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成套动作的D分价值和连接特点、飞行类动作特点、下法特点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世界大赛中男子单杠发展新趋势。认为:未来男子单杠技术运动员通过提高十个动作的难度价值以及充分利用动作的连接来提高D分;成套动作中包含4个飞行动作将成为编排趋势;下法动作将以后直两周720°旋下为主流动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是武术套路运动C级动作,技术难度大,动作要求高,在竞技比赛中更是运动员的关键得分点,运动员只有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完成好整个技术动作。本研究运用三维影像解析和足底压力测试方法,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对健将级运动员童通完成的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其技术动作特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在竞技比赛中更是运动员的关键得分点,同时该动作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身体自控能力有较高要求,运动员只有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才能完成好整个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4.
以最近两届世锦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比赛形势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马是女子四项比赛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选手两次试跳的平均难度(A分)最低,约为6分,最高为6.5分;运动员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而是在既定难度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运动员主要选用第四和第五等两组动作,超过总数的八成以上,并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我国运动员程菲在动作难度、质量和组别等方面都领导着世界潮流,可望继续蝉联世界跳马冠军。  相似文献   

15.
(一)创造了较好的运动成绩。 在1994年的国内比赛中,我区运动员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夺得了5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4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1个达到国家健将级标准,2个4次打破自治区纪录。在第12届亚运会上,我区1名运动员参加摔跤项目的比赛,获得第七名。  相似文献   

16.
体操运动员若干心理指标与比赛环境声响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体操运动员播放比赛环境声响录音,并进行动作神经过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健将级体操运动员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优于专选班学生;稳定性指标不受训练水平影响,是否与先天因素有关,尚待进一步探究;比赛环境声响对健将级体操运动员判断与动作反应的准确性是一种较强的干扰因素。本文还建议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应利用比赛环境声响作为适应性训练的一种手段,借以培养体操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心理测量法,从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性别短道速滑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入手,了解其意志品质是否存在差别。结果表明:男子国际健将运动员在目标清晰维度上好于男子国家健将级运动员,但在顽强性维度上,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好于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女子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在顽强性、果断性、自信心3个维度和总分上均好于女子一级运动员,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此外,比较男、女运动员之间的意志品质,发现男运动员在坚韧性维度上好于女运动员,差异显著,但在其他5个维度及总分上,两者差别不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心理测量法对我国男子健将级体操运动员各特长项目群体的认知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①不同特长项目间及不同运动训练水平间在某些指标上存在着差异;②男子健将级体操运动员在不同特长项目上,有不同的因子数量及相异的因子结构,而且这些因子结构和排列顺序也存在差异;③所建立的判别运动员特长项目的数学模型,经判别检验及回代检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全能运动     
G825.1 20022780我国健将级十项全能运动员心理能力结构和特点的研究=A study on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of psychological abilities of top decathletesin China[刊,中,A]/杨丹,张贵敏,周成林//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11-14图1表4(MYL)十项全能//优秀运动员//心理活动//特征//测试主要用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对我国18名健将级十项全能运动员心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健将级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心理能力结构由5个因子组成,特点是稳定地控制情绪和动作,胆大心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东京奥运会男子吊环单项决赛8名运动员竞技实力进行分析,为我国运动员在吊环项目上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 1)8名运动员都以Ⅱ组别(力量动作和静止动作)作为成套动作的开始,在动作组别的选择以及编排上多以动作组别I衔接其他3个组别动作,除动作组别IV以外的其他3类动作组别的使用频次及难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2)在编排上,运动员在起始阶段以难度值较高的力量动作和静止动作为主;中间多以难度价值为C、D的组别I摆动动作并摆动经或至手倒立动作过渡;下法动作选择多以后直两周转体720°(渡边下)、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540°/720°以及悬垂前摆团身后空翻3周。3)中国队刘洋和尤浩成套动作为东京奥运周期个人最优;希腊运动员佩特罗尼亚斯相较下法完成质量偏差、环上动作完成质量高,位列决赛第3名;巴西名将扎内蒂以难度分6.5且使用G组动作悬垂前摆团身后空翻3周下冲击冠军,下法出现重大失误位列第8。4)根据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发现,东京奥运会男子吊环单项决赛E分与总分高度相关(p<0.01)。结论男子吊环决赛中8名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