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开放大学精神是全民终身教育赖以生存发展前进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对全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形成具有重大意义.而开放大学精神与开放网络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加强开放大学精神的内涵建设,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及和谐校园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重点之一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高校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负有倡导、宣传和谐发展理念,培育、弘扬和谐大学精神,引导、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烘托、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等重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重点之一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培育。高校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负有倡导、宣传和谐发展理念,培育、弘扬和谐大学精神,引导、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烘托、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等重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其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并以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多功能组织,理应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和谐。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有生命力和活力,才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实践活动、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高校视域下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进程中起着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等作用.高校应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等方面入手,正确处理好坚持导向与创新发展、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共性建设和特色发展、民族化与国际化等关系,积极探寻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展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其文化的发展也势在必行。艺术教育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我国理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发展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以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校园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的精神,就体现在人与文化的和谐之美。因此,要从构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特色文化入手,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品位,提升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窦琳 《教书育人》2012,(21):86-87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才能在丰富和谐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活动的作用,是高校管理者应当担负起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正向功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高等院校应在开展公共艺术的活动中,把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一项综合工程,着眼于学校公共艺术的实施与发展,积极建设开放、民主、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品位。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大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大学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型大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从和谐大学构建的本质而言,就是要促进大学内部成员和各种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形成进步、高尚、和谐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具体途径则要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人员组成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探微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媒体文化。高校应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以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笔者自己所在的高校为背景,就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构建学校与学生发展间的和谐、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推进广西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引领和促进广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作用。探讨广西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有利于推进广西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广西高校和谐校园,推动广西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创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明确内涵,把握现状,从突出重点、建设良好环境、培育和谐校园精神、发挥师生积极作用等方面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要紧紧围绕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不断探索建设规律,丰富建设载体,增强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发扬优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本文从打造学校精神、实行依法治校、创建校园文化和坚持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内涵、意义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以及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其中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以大学生寝室为重要阵地,切实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