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源阁藏书精品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我国晚清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以藏书宏富而驰名中外。在海源阁藏书中,杨氏视宋版“四经四史”为镇阁之宝,别辟书室以珍藏,额其室名为“四经四史之斋”。本文对海源阁所藏“四经四史”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清代藏书家杨以增在清江浦任河道总督期间,依据天时、地利、人和等诸方面的条件,聚了从江南私家藏书楼中失散出来的大量的珍本秘籍,为“海源阁”藏书奠定了基础,其中不乏有镇阁之宝。  相似文献   

3.
海源阁以藏书宏富精善,而被誉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然杨氏不惟收藏,对其藏书亦精心研究,尤其是在版本学研究上,颇有创获。杨绍和对二百余种宋元校抄进行了鉴定评估;对版本的递刻与递藏源流进行了考证与梳理;通过实践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善本观。这对后人进行版本研究,完善善本观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归安皕宋楼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归安(今浙江湖州)曾有一座遐迩闻名的藏书楼,名曰“皕宋楼”.它所藏宋版刻本,号称两百部,故名“皕宋”.连同其它所藏,共二十万卷.它与同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杭州丁氏八千卷楼,聊城杨氏海源阁并称海内四大藏书楼.有“四部之菁英,旷世之鸿宝”的美称.但是,有关皕宋楼的情况,因留存下来的史料较少,一般已不为今人所知.因此,笔者根据调查与搜集到的一些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清代官私藏书楼是保存典籍、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官方藏书楼文渊阁是在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的规制上仿建的。通过对清代官私藏书楼的渊源、建筑规制、典藏管理等研究,认识到清代官私藏书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清代官私藏书楼的考察也有助于深入揭示中国藏书事业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力,为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嘉业堂藏书楼是近代历史上最后一家私家藏书楼。刘承干是我国古今藏书家中的巨擘。其藏书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其藏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藏书楼为后世珍藏了大量的文化典籍,推动了我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繁荣,传统的收藏和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模式.有必要应用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将藏书楼的经典古籍建立古籍数据库,以实现古籍的资源共享和传统藏书楼的虚拟再现.  相似文献   

8.
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设立时起,办大学先建图书馆已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正如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样,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精神的守望者,因为它独有的魅力而成了高等学府的灵魂栖息地。  相似文献   

9.
古越藏书楼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兴建系统的体现了徐树兰的藏书楼思想,本文从藏书楼的功用观念、藏书建设观念、藏书分类思想、藏书楼管理思想四个方面分析了徐树兰的藏书楼思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为了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历朝历代都有不少藏书家。他们不仅千方百计罗致奇书,而且还精心设计藏书楼并为之命名。这些楼名,五花八门,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主人的高雅情趣和心境。一、取名于阴阳五行夭一阁是明代藏书家叶盛的藏书楼。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  相似文献   

11.
徐树兰集议创办的古越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开放式藏书楼的创办除受当时维新思想的影响外,还受藏书开放思想的影响。藏书致用开放思想是中华藏书文化的宝贵财富,应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历史,并对中国历代著名藏书楼的建立、藏书情况及建筑结构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论述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搜集和整理工作,一类是读者工作.我国古代图书馆,从周朝的藏室到鸦片战争时期的藏书楼,无论是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院藏书、书院藏书,可以说都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式的藏书楼,只供帝王、大臣、公卿、僧侣享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也给少数学者、书生使用,但很有限.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影响下,1910年我国创办了京师图书馆,各省也相继成立了省立公共图书馆.辛亥革命后,在蔡元培、鲁迅先生的倡导下,在北京创办了京师通俗图书馆.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只供特权阶级享用的藏书楼逐渐解体,大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图书馆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古代各式各样的藏书楼,这些藏书楼是图书馆的前身,但与现代图书馆的概念相去甚远,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开放性”。古代藏书楼以“藏”为主,现代开放式图书馆以“用”为主。“开架式的自由选择性借阅”是现代开放式图书馆的一个基本特征,提到开放式图书馆,大家一般都会想到这一点。但笔者将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讨论中小学图书馆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浙江南浔嘉业堂藏书楼楼主刘承干,曾被鲁迅喻称为“傻公子”.作为近现代历史变革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和著名藏书家,刘承干究竟是“傻”与“不傻”,是“真傻”还是“假傻”?文章在对有关史实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阐述刘承干其实“不傻”。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记忆中,认识天一阁是在十年前。那时,有个学生分配到那里工作,我才晓得宁波市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我便产生了访谒天一阁的愿望,但一直没有机会,直到前些日子,才参观了这座南国书城。那是四月底的一天,上午游览了天潼寺和阿育王寺。吃过午饭,大巴就把我们送到天一阁。“天一”二字出于汉郑玄注《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藏书楼的创始人想借水制火,使藏书楼永远不被火所烧毁。天一阁的大门上高悬一匾:“南国书城”,字迹清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电子书籍风靡一时的网络时代,大家都喜欢快餐文化,喜欢网上阅读。真正喜欢纸质图书、购买进而大量收藏的人越来越少,而致力于私人藏书楼的更是凤毛麟角。2010年年初听说余三定教授有一座藏书楼时,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细翻余教授惠赠的《南湖藏书楼》一书,里面收藏了许多知名学者的题签、题诗。这些平添了藏书楼的神秘。于是就想探个究竟。信步越过湖南理工学院南院新校区,一墙之隔,相距不超过一二里路的四层小楼矗立在眼前。它就是余教授的南湖藏书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近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和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有特定官员管理,为少数特权阶层服务;近代"图书馆"出现,实行"藏用并举",设专职图书管理员;现代文献信息管理全面开放,建立起一种管理体系和管理文化。研究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及演变,对于了解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吉祥兔到宁波采访,参观了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阁前有山石池树,园林悠美。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13日,《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研讨会于南湖藏书楼(南湖藏书楼为余三定的私家藏书楼,坐落在岳阳市南湖畔)举行,参加研讨会的,除《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的同仁和楼主余三定外,还有湖南理工学院团委书记陈超文、科技处副处长王家合、中文系教授朱平珍,《云梦学刊》编辑杨年保、鲁涛,《湖南理工学院报》编辑李凯、余晶等。下面是发言选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