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具备典型的外显性结构和内蕴式结构,其内蕴式结构主要以男主人公“我”的故事和套在“我”故事中的对面女子的故事为两个支点,解构了爱情与人性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的--“对面”境界的渴望,却总是被假的--欲望之河所隔阻。可以说,《对面》描述了现代人的追求与失落。此外,《对面》较为牵强的结局也体现了铁凝创作中“生命无法承受现实之重”的审美局限。  相似文献   

2.
苏轼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但他以乐观的情怀直面现实,在儒释道兼容的宽宏博大中安顿漂泊的灵魂,在“立言”、“世功”、“养生”等使人生艺术化的尝试中超脱苦难,不仅实现了智者在困境中的超越,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多有建树。苏轼艺术化的人生尝试.为现代人谋求自我与所担当的社会角色的和谐,提供了一种生存范式。  相似文献   

3.
姚一苇的戏剧是当代台湾“新戏剧”的旗帜和“人”的戏剧的经典、也是他一生探索的“真正国剧”。姚一苇自称“是一个真正从现代走向后现代的人”[1],其实,他的戏剧创作是从写实(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写法”,而贯穿和突出的主线是现代主义。晚年,他又对后现代主义剧场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与明确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神话的讲述、创作过程,已经初具了小说生产的基本条件,神话的“故事文本”也蕴含着小说所必备的人物、故事事件、主题几个基本要素。这些小说的基因深藏于神话之中,使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并使小说在生成、形态构成上必然受到神话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神话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造就出小说人文关怀的现实品格;二、神话思维开拓出小说创作宏阔的艺术视野和无边的思维空间;三、神话传说编织故事、叙述故事的能力和技巧,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故事叙述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巴尔加斯·略萨既秉承了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观讲述故事 ,又借鉴了多种现代叙事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创作“立体”小说。为此 ,从“植根于现实”、“钟情于讲述故事”和“致力于现代性叙事”三方面 ,逐层递进剖析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小说 ,力求对略萨的小说创作观做一个总体的勾勒。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的创作充分利用了人的潜意识,在现实与荒诞之间透露了现代人的心灵秘密。从显意识与潜意识、意图与结果相反的深层心理学角度解读卡夫卡的作品,我们将透过纸背发现比“人的异化”等一般结论更为实质的东西。这一;或同样也反映在他叙事的风格和内容的反差上。卡夫卡对现代人心理现实的表现深度和独特技巧,使他和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等意识流小说大师一起,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沈从,一位中国近百年来不可多得的苗族作家,其不同寻常的带有湘西情调的笔名如懋琳、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已给当时的读带来了惊异。尤其是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体作家”。他的散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具备典型的外显性结构和内蕴式结构 ,其内蕴式结构主要以男主人公“我”的故事和套在“我”故事中的对面女子的故事为两个支点 ,解构了爱情与人性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的———“对面”境界的渴望 ,却总是被假的———欲望之河所隔阻。可以说 ,《对面》描述了现代人的追求与失落。此外 ,《对面》较为牵强的结局也体现了铁凝创作中“生命无法承受现实之重”的审美局限  相似文献   

9.
生存的尴尬     
张勇 《现代语文》2006,(8):87-88
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学的宗师,其短短的四十一年生命旅程,如天际边一颗流星划过二十世纪世界坛,霎那间释放出灿烂的光辉,震撼了人类的心灵。他痛苦地走进这个世界,孤独地探索着“存在”,深入虚无的深渊,找寻现代人在荒诞社会生活困境中生存的可能性与价值。他以自己的学创作给现代社会打下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面对社会的异化,生存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尴尬的存在,人在一个荒谬的世界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却发现存在的意义竟诞生于荒谬之中,也许正如卡夫卡所认为的那样,这个世界不过是上帝的一个“恶劣情绪”而已,而我们都“误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价值关怀: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到底缺什么?从课堂片段中失真的声音、褪色的故事、变味的“奖励”可以看到课堂教学的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人的存在。由于缺乏对人的关注,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被忽略,人的生存与发展价值也因此被漠视。人是价值的存在,课堂教学改革要以价值关怀为路向,通过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实现教育的“成人”与“成事”。  相似文献   

11.
刘秀梅 《考试周刊》2011,(28):37-38
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其独特的创作特色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他的人生阅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形形色色.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也有巧取豪夺的资本家。而欧·亨利最为著名的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娓娓道来的描述却带来出人意料的结尾.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小说中的“父亲”想逃离现实的困境却在无意中陷入了更加残酷的困境,最后却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主人公宿命的人生悲剧正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谬所言:荒诞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基本生存处境,现代人被抛在这种处境中无处可逃,他唯一可做的是如何面对荒诞并在荒诞中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3.
卢梭的创作植根于启蒙文学的土壤,对启蒙文学中着力描写的“自然人”形象,他予以浓墨重彩的书写,并以“新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的新的理解与诠释。其作品从“自然原则”出发,诗意地塑造了理想中的“新人”形象,勾画出他所期望的理想社会,并与文明时代的人与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借此否定了现实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卢梭的创作也是他的政治、哲学论文的诗性表达,尤其是他的几部代表作品,通过对“新人”形象的描写,充分抒写了他对人的个性化理解与阐释,亦可见其人文观念的概貌,丰富、深刻的人文意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聊斋》因为蒲松龄自道的“孤愤”,其思想意义一直被评价很高,人们认为他的“孤愤”是对整个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怒,并与屈原、司马迁等人的“发愤说”等而视之。其实蒲松龄的“孤愤”实在是他的“私我”之愤,其社会性并不大。蒲松龄继承了传统君臣关系中的“妾妇之道”,不可能超越时代,在《聊斋》创作过程中“妾妇情结”占了支配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吴义勤认为,刘玉栋的写作给人厚实、稳重、沉静的感觉。他是一个乡土小说家,“乡土的道德化”是他的价值支撑,也是他的叙事策略。他的乡土情结隐藏着深刻悖论,既对乡村的纯朴人性和伦理情怀满含敬意,又不能不正视乡村道德日益颓败和沦落的现实。这种情感和价值观的矛盾构成他小说的内在张力。洪治纲认为,刘玉栋的小说充满温暖的情感之力。他以一种温情式的话语基调,朴实平和地叙述着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故事,在悲剧性氛围里发掘种种人性的光辉,凸现人格尊严的力量,寻找内心温暖的亮光。其创作已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格调。石万鹏认为,刘玉栋的小说展示了个人化的历史记忆和普遍化的童年经验,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的理解感悟,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与忧虑。其创作呈现出一种忧伤的诗性和抒情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用一种异常繁重、单调重复、徒劳无功而又永无止境的苦役来惩罚人,大概是人类所能想象得出的最残酷的惩戒方式了。当“西绪福斯”伸出双臂和“吴刚”抡起板斧的时候,他们就命定了必然要陷入神意安排的刻毒的“二律背反”之中。而“西绪福斯”和“吴刚”所命定要陷入的“二律背反”境地,也正好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荒诞的生存困境的绝妙象征。这两个完全独立的神话故事在许多方面所体现出的惊人相似与一致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吴刚伐桂”和“西绪福斯推石”是中西方人对人类普遍必然面临的根本问题——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和生存意义——的体悟的神秘象征性表述。当然,作为两种完全独立、截然不同的文化铸造的结果,它们又不可能不体现出彼此的文化差异。从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上看,同为受罚者,“吴刚”就只是一个因过受刑的普通受罚者,在他身上,我们既看不出对超越的追求,也看不出对神意的反抗。他纯粹是一个藉以向道教徒们昭示道教清规神圣不可侵犯的抽象的符号化的人物;而“西绪福斯”处处与神争斗,蔑视神、反叛神,体现出人类与神抗争的生存智慧。他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始终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战士神式的英雄。因此,“吴刚伐桂”只是一个含有道德教谕意味的惩戒故事,而“西绪福斯推石  相似文献   

17.
陈洁琼 《现代语文》2006,(12):55-56
余华、莫言等人是较早从“先锋派”热衷于本实验、叙事方式探讨中突围的作家,他们90年代后的作品更多的以平实的语言格调和人精神的关注,完成了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化。其中以余华最具有代表性,早期创作中,余华在杀戮、残暴、鲜血中沉湎不已,《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现实一种》等堪为代表,充斥其中的无不是血淋淋的暴虐场面,令人心惊肉跳。而90年代后,他的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乃至最近出版的《兄弟》等更注重揭示生存的苦难意识,精神的痛苦裂变,更多的是接近现实与本土化融合,在本实验后走向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重新阐释柏拉图的洞穴喻,艾丽丝·默多克对隐喻中所蕴含的人作为认知主体与被看“客体”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此来批评现代道德哲学对于人的道德现实状况描述的不足;与此同时,默多克对“善”的“现实化”描述肯定了它对于处理“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且为当代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蒙在这个短篇里,用清新的文字,讲述一个对革命抱着单纯而真诚的信仰的青年,来到中共北京某区委会工作的情形。这是一个有关“外来者”的故事,也是一个表现现代中国的“疏离者”的命运的故事。主人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结果却发现他不被接纳,他无法融合在这一环境之中。原先他对革命事业、对党的领导机关的神圣想像在现实中受到打击,他与组织部领导、同事之间的磨擦,他为着理想的实现所作的努力和产生的困惑。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会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投身革命的青年医生陆萍怀着热情来到根据地的医院里,同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沈从文“故事”题材创作的个人理论基础和文学观念,即“客观化叙事”,作“美”的故事,反对将文艺当作政治附属物的载道文艺观,并从小说故事创作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及“故事场”的框架特征等角度,探讨了他在小说叙事形态领域中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