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和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直拍进攻打法和横拍打法;直拍进攻打法中的单面攻型和直拍横打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总结出直拍进攻打法的共性和规律,探讨直拍进攻打法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直拍进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但其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横拍打法,通过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直拍换手进攻打法进行了总结和预测,旨在为乒乓球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兵 《精武》2013,(17):32-32,34
本文从宏观层面来审视不断变革的直拍正胶打法及削球打法,找出直拍正胶打法及削球打法之间相生相克的有机联系和规律,并初步归纳出直拍正胶打法及削球打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直拍正胶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相关技战术。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创新技术──直拍反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拍反打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快攻打法带来了生气。直拍反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直拍快攻打法的优势,使直拍快打法更加灵活多变,加强了直拍选手回接弧圈球后被动变主动的能力,可提高直拍快打法中前三板的威力,这种打法运用也较容易。但这种打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扬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保持我国在世界乒坛继续领先的地位,我认为:直拍快攻选手必须提高反手攻球能力。乒乓球各种打法的竞争仍将在速度与旋转两大流派之间展开,我国直拍快攻选手若能“左推右攻加反手攻”两种打法合二为一,使外国选手要对付两种打法是困难的,以造成对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压力。直拍快攻选手的反手攻优势是显尔易见的,这是因为:1.反手攻比侧身攻有更多的进攻机会,侧身攻动作大,步法需做大幅度的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在今后发展上,应继续发扬前三板优势,弥补相持能力弱的漏洞,加强反手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直拍的复苏     
2001大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最强音奏响在男子单打决赛中,马林继九运会夺冠后,再一次在重大赛事登顶,刘国梁之后,直拍打法又崛起了—位可圈可点的代表人物。至此,马林在世界杯、九运会、巡回赛总决赛三项赛事中夺魁,虽然有别于传统的世乒赛和奥运会,但含金量丝毫不逊,世界杯大球首次登台,九运会云集不同打法,巡回赛总决赛采用11分制,在规则更改的考验下,直拍反胶打法的马林闯过道道难关,替直拍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技术——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结构等的分析,证明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0.
对乒乓球直拍快攻反打技术进行分析,提出直拍反打技术在比赛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直拍快攻打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访谈、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 ,以中国乒乓男队马琳、王皓为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直拍快攻打法。从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深入剖析 ,得出直拍快攻打法仍有很大优势等结论 ,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杰出代表马琳、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男单决赛上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效果评析,总结出二人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规律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部分世界优秀直拍运动员利用反手推挡技术对付弧圈球的打法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打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直拍训练与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实践练习和理论分析认为,"直拍横削结合推攻打法"的构思是可行的,它能在反手位用正面反胶进行反手攻和加力推,增强了削球打法反手位的进攻实力;能在反手位用球拍正面反胶和反面长胶两面不同性能的旋转变化,干扰对方,为进攻创造机会;还能在反手位用正面反胶和反面长胶进行推挡、推挤、磕球、拨球等技术,积极多变地防御对方的发球抢攻、搓中突击,从而为削球打法找出一条新路,走出低谷,争取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乒乓男队马琳、王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访谈、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在技术、战略战术方面的优势;找出了直拍进攻型打法的优势所在。激励教练员重视该打法的选材及训练,给该打法的运动员增添信心。  相似文献   

16.
对直拍两面攻(反手反面攻)打法从击球发挥手臂功能的适应水平、战术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种打法优于正面攻,是可行的。训练了1名直拍两面攻(反手反面攻)打法的运动员,并取得了好成绩。简述了这种打法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训练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乒乓球直拍选手攻打反手位球不占优势,“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为弥补这一不足、进一步发展直拍快攻打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和大胆运用这一技术,中国传统的直拍打法,必将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仪  毛森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44-245
20世纪80年代直拍横打这一技术被提出,90年代该技术开始被重视。尤其是在马琳和王皓等运动员的采用下,该技术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且随着对该技术的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可以更有效的解决直拍反手位的弊端,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本文对直拍横打技战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马琳、王皓为例论述了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直拍横打技术的情况和新规则对直拍横打的制约因素,同时还对直拍横打技战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何志文,前中国国手,曾代表中国队参加过第38届、39届世乒赛,并两次夺得思韦斯林杯.他和江嘉良同属一个时代,同属一种打法——80年代中国优秀直拍近台快攻选手.1990年,他远渡西班牙,在一家银行俱乐部打球,现已定居西班牙.直拍近台快攻在60年代曾经是最为成功的打法,到了90年代末的今天,虽然这种传统打法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何志文却仍然活跃在乒坛,仍然是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的代表.在本文中,他谈了自己对直拍快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论直拍反打     
“直拍反打”技术可以抢先上手,争取主动,改变了以往反手位的被动局面。它丰富、完善了直拍快攻打法,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