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神话 ,“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 ,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 1) 它在社会科学领域 ,特别是艺术领域 ,人们对其倾注了无限的热情。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 ,而且是它的土壤……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问题是 ,当人类进入高度的技术文明时代 ,现代人不可能象原始人那样去理解神话 ,现代人喜爱神话的缘由必不同于他们的祖先 ,现代人从神话中发见的意义不同于它的原始意义 ,但人们仍然沉迷于神话。我们也与马克思具有同样的感…  相似文献   

2.
变形神话是各民族在上古时代(或原始时代)的生活和思想的产物。神话所述者,是“神的行事”,但是这些“神们”不是凭空跳出来的,而是原始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产物。该文试图从原始人的心理特点揭示变形神话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什么?茅盾先生认为:“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都确信以为是真的”.实际上,神话在原始文化中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原始人还用它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来源和历史.神话保留了原始人对他们生活轨迹模糊的记忆,在其中蕴涵了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萌芽,是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源泉之一.因此,考察中国远古神话,可以看出中国是怎样从原始社会一步步迈进文明大门的.  相似文献   

4.
茅盾的神话理论,最富于美学价值的有两个内容:对“想象”与“神”的研究。前者是神话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后者是神话审美掌握世界的手段。本文力图从这两个角度的分析,来清理他的神话美学观,以就教于专家学人。 一、神话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想象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深刻的观点,在于指出人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本身就是主体对客体实践的产物:“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由此追溯到心理积淀远不如今日的原始人,他们作为生产力、认识力极为落后的主体,作为实践能力、实践历史远逊于现代人的主体,正如  相似文献   

5.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影响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自有一道奇特的风景线,那就是从文艺复兴至今,出现了以乔叟、莎士比亚、济慈、霍桑、叶芝、庞德、乔伊斯为代表的一批以希腊神话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家,在姹紫嫣红的欧美文苑中以神话浇灌出如此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的文学作品,令人惊奇,更发人深思。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来探讨希腊神话对英美作家思维模式的深刻影响。 神话艺术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神话是古代人类原始思维的产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古代神话与传说。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神话它是“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马克思语),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它起源于巫术和宗教的祭祀仪式;从哲学的角度,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泛灵论以及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的产物。(维柯《新科学》);心理学认为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想象力绽开的最绚丽的花朵。正因为神话参与建构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千百年来,它成为原型后深藏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6.
陈晶 《文学教育(上)》2008,(13):142-143
列宁说:“恐惧创造了神。”“野蛮人由于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而产生了对上帝、魔鬼、奇迹等的信仰。”在史前状态下,人类能够真正认识和把握的已知世界是非常有限的。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之外是一个无限的未知世界,例如,美洲印第安人把自己不认识或不懂的东西都看作神灵,这便是神话及其神秘性的真正根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在不停地寻求解答地球和自身来源之谜的钥匙,原始人努力的结果便是神话。神话虽然不是文明社会中自觉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自神话问世以来,一直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世界各民族后世文学创作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神话起源于人类的幼年时期,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初民意识,各国神话有着很大的相似和差异。本文拟以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为例,分别从神话中系统、主题、情节、语言几方面进行探讨。 神的系统与非系统 希腊神话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它的系统性。即几乎所有的希腊神话都和万神之主宙斯有关,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神的系统。 最早的希腊神话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原始人的图腾观念,“牛眼睛的赫拉”。“猫头鹰的雅典娜”都留有图腾崇拜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人类古老的文化传统都离不开神话、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如果从追溯学的角度看,科学分离于哲学;哲学催生于宗教;宗教和艺术孕育于神话。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文化源头的神话日趋边缘化。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艺术作为一种情感表现,科学作为一种认知表达,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哲学发展到近代,力图从世界观高度融科学之真、艺术之美和宗教之善于一身,从而逐渐获得了人类文化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亚地区分布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与阿伊努族中均流传着月亮阴影神话,并可将其分为“祈求型”、“攫取型”和“惩罚型”等三个类型;而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月亮阴影神话分别容括于“祈求型”和“攫取型”之中,阿伊努族月亮阴影神话则包括于“惩罚型”之中。这三个类型中,“攫取型”比较接近于月亮阴影神话的原型,因为其中出现母亲诅咒女儿——原始人的语言信仰,男性的月亮攫取人间少女——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反映,少女及其水桶等成为月亮阴影——原始人对月亮阴影的猜想等与人类社会早期思想观念相关的神话母题。在这三个类型中,“祈求型”和“惩罚型”月亮阴影神话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三者显然来自相同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交错庞杂的神话意象以及彼此雷同的神话母题。我们往往惊叹原始人何以想象和虚构出如此美妙的景象与奇观。事实上,当人类摆脱童年而走向成熟以后,神话就作为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呈现在文明人的面前。千百年来,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比较神话学家一直在孜孜寻求着破译神话密码的方法,他们试图透过变幻莫测的神话意象窥测到原始人的隐密,从而解答神话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这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实际上,要回答这个问题就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有的能力,也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有的方法。这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方法。这种审美能力和审美方法,在原始人类那里已经开始吸展起来。原始人所崇拜的“图腾”,就是用某种自然物的形象来表示一定的意义,标志某个部落的特性和爱好。这已是通过形象思维把客观事物的形象与人类的特定观念绪合起来,从而显示出某种社会的意义。原始人的装饰和原始艺术的产生,更表明形象思维不仅随着人类韵产生而产生,而且它还是帮助人类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斗争中,已经  相似文献   

12.
《九月寓言》采用被述世界自在的“感觉器官”的叙述身位,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解释系统。这一解释系统的独特性,一方面表现为物候时间所提供的解释视域,淡化了故事的历史背景,消解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内涵,使历史走向了神话;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苦难”与“欢乐”观念的反常性扭转,使小说越出了启蒙主义的叙事传统而别开生面;更由于这部小说的解释系统,在整体上是建立于未化之民的心理状态(即创造神话的原始人的心理状态)之上的,这一切使这部小说一则中国乡村自三四十年代至70年代的历史去历史化,成了一个写实的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证明了儿童意识的发展与原始人的意识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具有同构对应关系。让学生明白儿童意识与原始人意识的同构对应,对于理解童话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神话、中国古代神话与童话的关系,把握童话的立意、构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了儿童文学教学中童话创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于研究萨满在精神昏迷状态下所体验的内视情景的神经心理学模式被南非人类学家大卫·路易斯威廉姆斯等西方学者运用到对近代原始人艺术以及人类史前艺术的考察之中,为我们对史前艺术发生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此基础上又大胆地将此模式运用到对神话成因的研究之中,推翻了神话来自人类出于某种目的而杜撰的传统观点,揭露了神话在神经心理方面的成因,并找到了史前艺术同神话之间的本质性关联.  相似文献   

15.
原始社会的生活是原始艺术萌生与发展的土壤。原始诗歌伴随劳动产生,其最初阶段,劳动、音乐、诗歌互相紧密联系,三位一体。原始人类以石头、陶器、骨牙器等为物质依托,创造并发展了绘画和雕塑艺术。原始艺术的发生和初期发展,又与原始宗教、原始巫术关系密切。在原始人的宗教信仰中,图腾信仰带有普遍性,其对原始艺术的影响亦带普遍性。原始神话把远古人类的图腾信仰表现出来,带有行为和道德规范化意义。原始的。c理冲动导致原始歌舞的发生。原始先民的“自意识”发展成熟起来,原始艺术便从单纯的自娱性质进入到既自娱又娱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后窗。透过它,今人与古人的精神得以相遇,从而闪现“碰撞的火花”。同时,神话更以无可替代的形式孕育着想象力这一重要的科学品质。儿童天生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黄冈市的教育局长不好当!”在采访黄冈市教育局局长杨优秀之前,包括黄冈人在内的许多人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相同的观点。有着2000多年建制历史的黄冈,孕育了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科学、文化巨匠,如今的黄冈人还创出了响誉全国的“黄冈神话”。受千年重教兴学传统的浸润,黄冈人民对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甚  相似文献   

18.
吴昊 《天中学刊》2014,(3):68-70
“三身一体”的神话现象,在东西方神话以及作为神话延伸的宗教中普遍存在,它并不是原始人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根植于人类早期哲学观的形成和演化之中。虽然这些神话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内涵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别,但无疑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意向,即把宇宙人类起源看作是神话所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中西文化之源——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系统特点的比较 神话早已成为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人们普遍意识到神话中包含着真正的信史。揭开神话之谜,是探求中西文化之源的途径之一。 古代西方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希腊有着丰富而迷人的神话。神话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悲剧都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题材,并对后代作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并且成为希腊人幻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神话作为原始人艺术思维形式的不自觉表达,通过丰富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先民对于生活的积极探索和美好愿望,并且生生不息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一切风俗习惯和文学样貌。中西方神话都是世界文化中的各中瑰宝,象征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和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