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会交往问题导致其在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领域面临较大挑战。以往研究多在传统认知理论下解释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问题的发生机制。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重视身体体验以及认知、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为理解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具身认知视域下,主张通过运动干预并利用新兴技术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发展。  相似文献   

2.
儿童身体观是社会大众对儿童身体的总体认知。儿童身体观直接影响儿童身体地位,作用于儿童身体锻炼方法与过程。通过解构儿童身体观,分析儿童身体与儿童、教育、社会三者的关系,批判目前儿童身心二元论的身体观,并且以现象学为切入点,重新建构儿童独立身体观。儿童身体是儿童存在于世界上的基本形式,应树立以下三方面独立儿童观:一是儿童身体是“流动的身体”,身体锻炼需全面化;二是儿童身体是“发展的身体”,儿童身体研究需科学化;三是儿童身体是“在场的身体”,儿童游戏活动情境设计需自然化。  相似文献   

3.
回溯教育与身体的原初联系,发现儿童教育中身体缺位,表现为束之德智的身体、蔽于文化知识的身体、囿于技术的身体。具身视角下,儿童的认知具有具身性,表现为需要感官参与的涉身性与体验性、经由身体活动的实践性与实时性、依赖环境衬托的形象性与情境性。身体缺位的现实困境与儿童认知的具身性共同指向儿童教育中身体的回归,受现象学的启示,从儿童教育原初形态的"关于身体""通过身体""为了身体"三方面来考虑:关于身体的教育是对物质身体和精神身体的全面教育,通过身体的教育是强调儿童身体的感知体验与实践,为了身体的教育是关注修身与成人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重申劳动教育的今天,强调身体回归的劳动教育可成为理解和深化劳动教育的新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审视劳动教育多维的身体意蕴,可以认为劳动教育具备满足儿童身体需要、助益儿童身体认知、丰裕儿童身体情感的身体意蕴。"体脑二分"与"弱社会化"的身体、身体自由时间的漠视与身体空间的限制、身体交流的疏离与身体体验的受动乃当下劳动教育的身体之困。劳动教育儿童身体观的重塑、身体时空的解放、身体实践的深化乃突破当下劳动教育身体之困的可为路径。  相似文献   

5.
儿童身体隐喻理解发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学儿童身体隐喻理解发展特征.采用自制隐喻理解成绩量表,以某县城小学二、四、六年级共168名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身体隐喻和非身体隐喻解释成绩.结果表明,小学儿童非身体隐喻的理解成绩优于身体隐喻的理解成绩,对源域不熟悉的隐喻的理解水平高于对源域较为熟悉的隐喻的理解水平;儿童中年级开始理解隐喻,中年级隐喻理解受是否熟悉源域具体特征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非身体隐喻和身体隐喻的理解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随着“身体”缺席而引发的教室危机的不断加剧,身体的教育价值逐步为教育界所承认.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儿童哲学教育中,“身体”在儿童哲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却尚未得到实践者的重视.因此,要重构用“身体”思考的儿童哲学教育,需要我们理解“身体经验”在儿童哲学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儿童哲学的身体性维度表明,儿童哲学不只是围绕思辨的精神活动,更是一种“身体经验”,它旨在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身体体验”的共享关系,以此培养出会感受、会行动、会思考的人.  相似文献   

7.
华德福教育以身体的名义赋予儿童的“好动”以合理地位,认为过度的智力开发将伤害儿童的身体发育,身体是遗传和生命经历的共同产物,身体活动会通过心理体验作用于心理发展。其儿童身体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强调机会、体验和胜任的身体教育原则;艺术化的身体教育理念;注重文化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的身体教育内容;推崇游戏化的身体教育方式;强调模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身体的参与和体验在认知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地位,为现代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提供指南。文章分析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身心分离的离身认知教学方式缺失;阐述具身认知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知情意行统一和深度学习的发生;提出具身认知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并在《政治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创设具身情境、唤起身心体验,调动感观参与、促进知识生成,坚持价值引领、实践育人理念,实现身心融入、构建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感不再囿于修辞手法,实现向隐喻认知的转向.通感认知的哲学基础为新经验主义,它与传统经验主义的主客体二元对立不同,主张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强调基于身体体验的隐喻认知.作为通感认知现实基础的身体体验包括神经系统体验和现象学体验,通感是基于神经系统体验的现象学体验.隐喻加工机制是基于感官域相似性在同一感官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学说。其中具身认知,也称"具体化",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近日,本刊就具身认知理论与延伸出的新型教育方式问题,专访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亚瑟·M·格林伯格(Arthur M.Glenberg)。格林伯格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系终身教授兼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具身认知理论创始人之一,目前主要从事具身认知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认知机制和干预培训机制研究,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有机体认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传统认知主义视身体仅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的观点截然不同,它赋予身体在认知塑造中的枢轴作用和决定性意义,在认知的解释中提高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格林伯格教授通过若干实证案例解释了学习扎根于身体动作、感知和情绪的重要性,指出体验越多,理解程度越深,记忆效果也越好。此外,在阅读过程当中,适当的动作与想象干预,也有助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格林伯格教授还分别介绍了具身认知理论在阅读、英语和物理学科中的应用,指出了课程、教材、教法可能的改革方向。感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访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身认知范式主张身体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尤其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更具有具身性特点。本研究以学前儿童第二语言习得为例进行实验研究,具体从字母、单词和句子三个层面对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身体性、情境性和交互性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体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具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的体验和认知理据,可以发现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理解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自然教育涵括儿童身体的自然和心灵的自然两个向度,指向儿童的认知加工对象及其发展规律。以体验为基本手段开展自然教育是增进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深化儿童经验发展的基本手段,教师应为儿童创设生活、生态和运动三种不同的体验情境,通过儿童体验、儿童探究以及创设可迭代的环境来促进其经验、情感和思维等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兴领域,教育身体史致力于研究历史上教育参与者的身体活动与教育理念、制度、实践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教育身体史研究主题涵盖了身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面向中身体的动态或静态表现;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者更关注教育中的女性与儿童身体。同时,注重对于实物、影像等新史料的发掘与利用,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知觉现象学和具身认知理论,采用隐喻、文本解读、话语分析和影像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未来的教育身体史研究,应该警惕“身体”的模糊性,使相关研究从混沌走向清晰;应该注意对身体进行恰当深描,避免“抑身”或“扬身”的极端失重;在拓展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同时,也要坚守身体史研究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15.
华夏民族早期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方式促使了礼文化的产生. 礼是身体生命活动的模式化. 礼包括了习俗信仰、 人生教育、 制度规范等丰富的含义. 实际上, 人在进行思维、 意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前必须有品尝、触摸、 嗅闻等一系列身体感知, 而礼则是对身体活动的整合. 礼强调切身体验和具象思维. 与传统西方文明灵肉区分导致的意识哲学不同, 礼乐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哲学以灵肉、 天人的合一为特征. 这种灵肉合一的行动思维与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开始的身体现象学非常吻合. 借鉴身体现象学方法考察礼仪所蕴含的身体思维特征, 意在发现传统思维所具有的现代价值. 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显示的动态、 整体、 辩证的身体思维方式在今天对全人类都有参考、 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大脑、环境的相互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环境,拓展学生在课堂上身体活动的空间,在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同时,确保身体体验的充分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身体体验,通过听觉、视觉、运动觉、知觉感知音乐,促进自身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智障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存在基本情绪识别困难、各类识别任务表现不同、情绪加工方式偏好和特定性综合征差异四个主要特征.在解释智障儿童情绪识别主要特征时,传统认知理论的认知-智力局限假说和情绪特异性假说均孤立地看待身体与大脑,属于身心二元论.具身认知理论则强调身体及所处环境在情绪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从情绪体验、情绪刺激和加工方...  相似文献   

18.
张洁  秦旭芳 《中国教师》2022,(12):91-94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当前幼儿园德育工作忽视幼儿身体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割裂”身体:背离全面发展的工具化目标;“脱离”身体:违背根植原则的成人化内容;“束缚”身体:忽视幼儿主体的祛身化实施;“掩藏”身体:遮蔽实际体验的虚假化评价。认知活动以人的身体体验为开端,必须通过人的身体才能获得体验,因此,幼儿园德育工作者应该做到,“整合”身体:树立和谐理念,达成身体统一;“根植”身体:融入身体经验,统整幼儿生活;“解放”身体:唤起身体情意,开放发展空间;“显露”身体:聚焦具身体验,交互多元评价,以达到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幼儿身体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身体性认知是身体的具身化认知,指通过身体将动作技能表现出来的认知活动,是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以身体性认知为理论基础,归纳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感知体验——互动生成——身心统一”以及发生机制,并提出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身体性认知,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身体、审美与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审美体验的缺失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今天的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压制和剥夺了儿童的身体生活,有意地将他们的身体与心灵、身体与世界割裂.要在艺术教育中找回儿童失落的感性身体,就应倡导儿童的游戏生活,激发儿童的游戏冲动;重视在各艺术门类中刺激和训练儿童的审美感官;关注儿童本体感觉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