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构思: 1.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协调统一 准备部分安排了新版“石头、剪刀、布”游戏,目的是激发练习兴趣及热身外,把游戏与分腿腾越“单跳双落”和“含胸领臂”动作结合,潜移默化、循序诱导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始终围绕分腿腾越(山羊)的重难点“单跳双落”和“提臀分腿”的学习设置各种教学诱导性练习与辅助性练习。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低估学生学习潜能,片面强调学习的“直观性”、“巩同性”、“循序渐进”的原则,置学生于被动的、消极的学习地位,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精神,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低,基本部分练习密度仅有25%左右。体育教师上课“一言堂”,采取的教学方法、练习手段缺乏针对性。不少教师是机械地备好课,定式的教学方法、步骤、时间和次数,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相互间交往少。针对以上问题。笔在排球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 “强化”这一概念对于体育教师、教练员来说并不陌生,自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总结出学习的效果律以来,有关强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生理学、心理学乃至教育学的普遍重视,目前已发展成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程序设计与实施方法1.程序框图2.具体实施方法(1)原地摆臂练习口令:正步原地摆臂练习,l、2、停。要领:在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听到“l”的口令,右臂向前,左臂向后按正步摆臂要领摆出;听到“2”的口令,两臂换摆;依次交替进行练习;听到“停”的口令,两手放下,恢复立正姿势。任务:主要解决摆臂路线、速度、定位和协调性。(2)原地踢腿练习口令:正步原地踢腿练习,准备、1、2、停。要领:在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听到“准备”的口令,两手后背,左手抓握右手腕并上提,协助上体挺胸,同时两脚并拢脚尖正对前方;听到“1”的口令,左脚按正步要领踢出并稳住;听到…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要检查场地和器材首先在备课时,要了解现有的爬竿有多少根?高度多少?粗细多少?以及检查每根爬竿是否牢固。其二,检查爬竿下沙坑的松软度,是否加沙或使用海棉垫,防止学生下滑时跌伤。第三,课前教师最好自己攀爬一下,不仅锻炼自己,也能够检查器材是否符合教学安全。二、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为爬竿前的热身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教学和教养的培养。如一些徒手的爬竿模仿性的练习和辅助性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对爬竿的分解学习,又有变换准备活动的形式,甚至使准备活动与爬竿教学紧密衔接,而且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有些国家在一些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当中,采用了一种称为“想像练习”的训练方法。这是一个新的问题,值得探讨。“想像练习”这个词是从“Mentalpractice”译过来的,有人称做“概念练习”(conceptuaIizing practice)、“默念练习(impIicit practice)等等。“想像练习”指的是运动员运用技术和身体练习所产生的感觉,结合教练员的讲解与示范等在头脑中形成的动作概念,来强化(基本的方法是回想)运动技术、战术的学习,并改进和巩固。这个方法,有人形容为在脑子里“过电影”。有的运动员把“想像练习”做为准备活动的一个内容。在比赛前10——15分钟,站着(或坐着)闭上眼睛(或不闭眼  相似文献   

7.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彰显一个“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凸显一个“改”字。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的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以趣促学,以趣促练,学练结合。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相互交往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变向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场地选择:利用教室、宿舍、楼房的“台阶”和走廊。二、训练方法与手段: 1.准备活动:在走廊上进行往返慢跑5-10分钟;然后做各种绕手操柔韧性练习和跑的专门性练习。 2.基本训练①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利用“台阶”进行徒手和负重跑、跳练习,包括高抬腿走、跑;跨步走、跨步跳;快频率跳;蛙跳;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会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有益于创造一个尊师爱生、和谐民主,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一、体育课准备部分的运用准备部分的内容包括课堂常规,一般性发展练习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走上“讲台”,让学生负责整队集合、调动队伍,并且在过程中只向学生提出整队的标准,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给学生一些提示。学生领做徒手操或韵律操,体育游戏或反应能力等练习,同样让学生自己准备,但给学生时间准备,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由学生自愿结合2~3人或…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习惯的传统教学方法。即固定的准备活动内容教师单一的机械灌注,学生被绳捆似的呆板死练。由于这几种原因的促使,许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处于应付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采用一“抓”、二“比”、三“松”的教学方法。一“抓”,就是抓准备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师讲解的最优时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注意力不能持久,且又天生的好奇和喜新厌旧。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准备活动的内容必须经常更换。用新颖的形式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力争在课堂开始之际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二大类。一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反应练习;二是利用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练习。如在跑的教学中,就不能用那种“万能  相似文献   

11.
余炜 《航空模型》2010,(1):26-28
随着备类遥控龟行模拟软件画面质量的日益提高和功能的逐渐丰富,模拟器已成为航模爱好者练习飞行、提高技术的一项利器。初学者可用它来练习舵面反应,“老岛”们可用它来学飞新的复杂动作.都不必担心“炸机”。  相似文献   

12.
结合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结合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与传统专门练习的对比教学实验 ,发现传统专门练习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不如结合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明显 ,并指出专门练习必须与现代“屈蹬式”以“髋为轴的快速摆动———平动运动”相结合 ,才能有效地改进短跑技术 ,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反常”练习,是一种与常规、常态相反的特殊练习法.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反常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而且有利于教学生动活泼地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介绍几种“反常”练习。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首先把握住体育教育的特点,让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改变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抛掉过去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学生再练习或满堂灌的旧方法。其次,根据教师与学生所在的特殊的教学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抓住“看”“想”、“议”“练”四个要点,用新思路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法的培养。如在学习健美操的某一个基本步伐时: “看”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初步感知动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辨析体育课与文化课在教学内容的特性,“教”、“学”主体的辩证性,教学形式、条件的差异性,考评的关键性等方面的异同,为解决现下学生体质下降、长跑等问题,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几点启示:1.体育课教学“技术学习、技能练习”的本职特性;2.“教”、“学”的主次关系一定要明确并具体体现;3.发挥体育室外特性,体现体育的教育本质;4.“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并用,促进课内、外结合;5.体育教学需要一定的强制性;6.利用考评“利剑”.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专家们在运动生理学中指出:准备活动有助于肌肉收缩速度和力量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专项活动的协调;有助于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损伤;有助于在耐久性运动中更有准备地进入第二次呼吸。对于准备活动人们有着不同的争论,而极大多数争论的焦点是对于术语的定义。如:是否任何一种予备练习都称为准  相似文献   

17.
樊淑娟  王巍  何燕 《体育教学》2010,(2):I0003-I0003
石家庄裕华西路小学是一所以民族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学校自行设计开发了一套以民族体育为主旋律的特色体育校本活动课程。其中.“抖空竹”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集娱乐、游戏、健身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活动.被列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在开发这项运动的过程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课堂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教授与自由练习相结合,欣赏与表演竞赛相结合.研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纵箱分腿增越教学实验,力图使“强化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消除恐惧心理,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其他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儿童的神经系统有较高的兴奋性和敏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五寓于”的教学尝试,试图探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方法。1)寓准备活动与模仿练习。就是在准备部分根据课的内容,把准备活动编成模仿练习,把学生引入“角色”表演中,以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2)寓讲解于形象化。讲解动作时运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或比喻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既要学习技能、技巧,同时也要经常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理论指导实践。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体育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练习保护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必须进行适当的提问。通过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把握好“度”,即从角度、难度、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