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普遍追求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骨骼肌肥大程度,但骨骼肌的质量的增加可能对军事职业活动的能力表现产生阳性或负性的影响。需要优化平衡力量的发展和体重的变化,可影响短跑、跳跃、方向改变和敏捷性的能力,以及各种军事职业活动的人体运动的冲量,训练应该充分考虑瘦体重/体重的变化,确定最佳化的训练训练策略,训练初期可发展肌肉肥大程度,后期应神经方面的适应,强调的力量和爆发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动时或运功之后的疼痛是运功过度的不妥的信号,轻可能是过度运用肌肉的结果。如果跟随着疼痛的是产生红肿现象,则较为严重,那可能是骨、肌肉、腱或韧带受伤了。 腱和韧带是不同的,腱连接肌肉与骨骼,韧带则是连接骨骼。  相似文献   

3.
肌肉力量是人体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因为骨骼肌收缩产生的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体积、初长度、肌肉类型、收缩方式、收缩速度、神经控制等多种因素有关。肌肉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增加其力量或改变其特性,达到提高运动索质的目的。身体各项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力量素质是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运动索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肌肉力量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提高动作的平衡能力,使神经肌肉系统、骨骼、关节和韧带能够承受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和训练,能够有效降低和防止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4.
<正> 骨骼肌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引起人体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动作。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全身有400—600块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四肢肌占全身肌肉总重的80%,其中下肢占50%,上肢肌占30%。人体各部分由于机能不一,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5.
收缩功能作为骨骼肌重要功能之一,对人体日常活动及运动表现都起到关键作用,骨骼肌收缩离不开Ca2+的参与。TRPC 1钙离子蛋白受体通道作为骨骼肌收缩过程重要的Ca2+支持途径,通过CaN-NFAT和Akt-mTOR信号通路对骨骼肌纤维提供增生与重塑,并提升线粒体呼吸能力,促进系统代谢平衡,帮助肌肉在持续的反复收缩时保持其力量。与此同时,在骨骼肌受到张力刺激时,持续的Ca2+内流可保持肌细胞内兴奋性,保证动作电位的有效传导与力持续的产生,提升了肌肉的抗疲劳能力。TRPC 1钙离子蛋白受体通道作为易受物理、化学外源性刺激的特性,可被脉冲磁场进行诱导激活,通过钙-线粒体轴达到运动激活TRPC 1受体通道促进骨骼肌功能提升的同等效果,对人体最大量和力量耐力带来提升。在运动训练领域,可把应用磁诱导TRPC 1的机制尝试解决同期训练矛盾、比赛期的大负荷训练规避问题、损伤期力量保持与康复等问题作为研究与应用探索方向,使该技术在促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910-9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如何最佳化发展现役人员心肺代谢能力进行研究。提高、维持士兵心肺代谢能力对于整个军事准备极其重要,有助于维持现役人员身体健康,或成功执行各项军事职业活动。大量的低强度身体活动,易导致骨骼神经肌肉损伤,而大量高强度身体活动,可能会引发器官衰竭,因此,需要最佳化发展士兵的心肺代谢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伤的发生率。当前,已知规律性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可长期获得健康效益。此外,高水平身体活动可诱导心脏表型发生适应性改变,进而促进最佳运动表现。但长期高强度、大运动量可能与不利心血管事件有关,健康上益处减少。但目前,许多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充分认识现役人员人类心肺代谢能力上限,有利于设计精准的身体活动计划,健全训练体系,提高现役人员身体健康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前言人体的运动是由于附着于骨骼肌上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而使骨骼产生移动的结果。肌肉的机能、指挥肌肉活动的大脑,起传导作用的神经,甚至肌肉的收缩等都需要氧气,因此,负有供氧机能的呼吸、循环等器官当然就与运动有关。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机能,以使体内代谢能顺利地进行,能量的供应就必须充分。关于运动中的能最供应,是由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的三羧循环的共同代谢途径产生ATP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观察在不同游泳训练强度对大鼠骨骼肌生长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mTOR信号蛋白的活性表达,以进一步探讨运动促进肌肉生长提供相关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游泳训练负荷能促进大鼠骨骼肌的生长.适宜负荷游泳训练能诱导PI3K/Akt/mTOR信号蛋白磷酸化表达,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9.
恒定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实验法研究恒定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 ,运动训练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出现凋亡。运动训练导致的肌肉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时相性和矛盾性 :运动导致的凋亡不是运动后即刻发生的 ,而是延迟发生的 ;运动可以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 ,但是运动本身对已经凋亡骨骼肌细胞具有清除作用或对即将凋亡的骨骼肌细胞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负重跑训练对老龄大鼠骨骼肌内MG29蛋白(Mitsugumin29)表达的影响,探寻衰老性肌肉丢失(Sarcopenia)及其可训练性的机理.方法:32只17月龄的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较大负荷运动组(HG)、中等负荷运动组(MG)和较小负荷运动组(LG)和对照组(CG),运动组各鼠分别负重其最大负荷的30%、50%和60%进行跑台训练8周,每周6次,周日休息,每次跑2 min,间隔2 min为1组,共训练6组.每周称量所有大鼠体重,8周后取材,光镜下观测骨骼肌的一般形态,测定各鼠股直肌中段的匀浆脂褐质浓度、钙浓度,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股直肌中段的MG2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1)较小或中等强度的间歇负重跑运动对于延缓老龄大鼠骨骼肌的衰老来说是比较适宜的运动刺激,它能够有效提高骨骼肌内MG29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使骨骼肌维持正常的兴奋收缩偶联结构,并促进胞外钙流入,从而保持或增强骨骼肌的正常收缩功能,相对降低细胞内的自由基水平,从而延缓了因衰老所致肌肉萎缩、丢失.2)较大强度的间歇负重跑运动是不适宜的运动刺激,该强度下运动使MG29蛋白水平减低,可能使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减弱,且骨骼肌内的自由基水平显著升高,脂褐质大量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