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志文 《高教论坛》2006,(4):99-101,106
传统书法教学片面强调“手”的临写功夫,忽视“眼”和“脑”方面审美素质的培养;当代书坛有忽略书写技能训练和审美素质培养的倾向。从哲学的高度、书法课的教学目的、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等方面看,书法教学中书写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均有其客观必然性。提高书写技能的基本途径是掌握笔法、墨法、结体、章法。书法审美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书写技能的训练中,要适当讲授一些书法理论,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的书法教学是学生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启蒙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对书法产生兴趣,并尽快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于学生的书法学习至关重要。为了点燃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教师需从耳濡目染的书法氛围、生动有趣的书法故事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方面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教学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端正的书写姿势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指导、细心的读帖习惯培养和多元的评价方式使用。  相似文献   

3.
培养书写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是书法教育的前提条件。使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扩展书法知识书法教学虽然强调技能训练 ,但培养学生具备广博的书法知识不容忽视。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加强书法史的讲授 ,充实书法欣赏的内容 ,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 ,这对于推动技能训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强化临写技能书法是书写的艺术 ,临写训练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书写训练以楷书为主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楷书范本 ,花大力气训练…  相似文献   

4.
写字与书法,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是两组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的概念。写字一般指用书写工具写规范的汉字。写字教学则按教学大纲要求,选定教材,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怎样写字的过程”,其着眼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尤其是师范类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合格教师,在教学中要系统地传授“三笔字”,规范的书写知识和书写技能,进行严格的书写训练,使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写法,具有从事写字的能力。那么怎样才算是规范的写字教学?具体标准如何?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学生“能够流利地写规范、…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将写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接触过汉字书写,如何引导他们将字写得端正、美观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训练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笔画和间架结构的教学、教师如何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等几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6.
初中书法教学是以练字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一种方式,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机部分,但在现阶段受到体制、教师、社会环境及学生素质等的制约,在中学教学中日趋势微。在中学阶段开展书法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有巨大帮助,更对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通过改革教学课程、开展思维训练、创设不同环境,可以进一步丰富初中书法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达到初中书法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崔腾戌 《天津教育》2022,(10):143-145
<正>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书法能力的培养,并且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即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硬笔书写能力,正确书写正楷字,字迹工整、笔画规范;学生必须能够硬笔书写,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确保楷书书写的规范、端正。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学不但要规范小学生的书法写作,还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为日后培养书法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崔腾戌 《天津教育》2022,(4):143-145
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书法能力的培养,并且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即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硬笔书写能力,正确书写正楷字,字迹工整、笔画规范;学生必须能够硬笔书写,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确保楷书书写的规范、端正.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学不但要规范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学习书法应该从小抓起。教师可以书法教育为立足点,遵循汉字书写法则进行书法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有章法较系统的接受书法教育,训练书法技能,涵养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问题障碍”,通过教师渐进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老师“导”的情况下,积极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升学生书写能力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自主思考和巩固训练使书写技能提升,并形成书写的持久力,这需要对学生进行“书写思维”的培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营造书写氛围、设计书写格式、使用校本资源等多种途径的实践探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推进书法教育提质增效,帮助学生提升书写技能,促进小学生“书写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学写字,可以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字教学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文化修养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一、重视姿势指导,培养书写习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中学美术课的内容之一,与其他美术分支一样.应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全面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能狭隘地把书法教学(书法欣赏和书法训练)仅表面地理解成爱国教育和技能训练,书法教学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可从以卜几方面认识。一、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书法作品是让人看的.所以一个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者,必然在书写时体现出来。周总理的字清晰、严谨、苍劲、厚实,是他坚定谨慎作风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草菅人命、性格恣肆的人能写出如此高格调的书法作品、从很大意义上讲,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说明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再使用传统教学法,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常规教学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常规性训练呢?这是本文探索的重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强调了汉字书写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汉字书写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包括在书法比赛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书写训练中提高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在书法欣赏中让学生掌握创造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创造了汉字并使用汉字的中国人,理应把书写好汉字看成是国人素质的基文特户和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并于把学生写字的要求和规范训练提到应有的高度,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没有书法教学的严格要求,致使大部分走上中学教学岗值的教师,其书写素质薄弱,不能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应设引起我们对书法教育的足够重视。近几年来.我们对书法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教学效果不厮提高,改变7我校书法成绩长期落后的局面。1990庄3月丹东市举办的“学雷锋日记硬笔书法大赛”.同年六月举办的全市六中专学生书画比赛,我校学生书法作品获奖…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在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学写行楷字,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用毛笔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各科教师的共同任务,特别是语文教师尤其要把书写训练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电脑、手机的冲击,以及书法教育、写字教学的淡化,高中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出现了严重滑坡。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转变师生观念、加强指导和训练以及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是实现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书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门独立必修课。书法教学的职责,主要是由语文老师承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营造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对于新课改下摆脱当前的书法教学困境,寻找更好的解决出路,促进中小学书法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青田县书法教学为例,对新课改下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困境与突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写好草字头》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比较、感知"艹"作为部件的汉字书写特点、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习字方法和认真书写的习惯;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健全的组织网络是促进写字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的前提,理念前瞻、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教师团队是推进书法课程建设的保障,环境的营造、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实施书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