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中有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有一些是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的,还有一些是可以用理论来推导的.对于这些公式,我们应该注重它们的推导过程,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掌握并理解公式的意义.在《机械振动》一章中,我们学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课本上说此公式是由惠更斯通过实验得到的.那么我们能否用理论推导出来呢?我们不妨试一下.  相似文献   

2.
积分中经常使用递推公式,但是往往忽略了公式本身的推导过程,而推导过程又恰恰是学生的难点,为此给出几个常用的递推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明 《考试周刊》2008,(23):176-177
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是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乖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14,(4):26-26,37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2章第5节"焦耳定律"教材中,有关于电功公式和焦耳定律表达式的推导,由于这两个推导过程存在着一些缺陷,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本文对这两个推导过程进行简单的剖析,并提出两个公式推导教学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5.
依据电荷平衡详细推导了酸碱滴定终点误差公式的两种形式,并通过应用实例对两种误差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 数学中的公式是撇开具体事物的质的方面,抽出其量的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的关系式.它应用广泛,推导方法具有代表性,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数量关系的精髓”.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记住公式和套用公式,而应该紧紧抓住这个特殊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以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公式 如果已知点P的坐标为 (x0 ,y0 ) ,直线l的方程为Ax+By +C=0 ,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Ax0 +By0 +C|A2 +B2 .1 一点质疑此公式是高中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必修 )《数学》第二册 (上 ) (以下简称新教材 )第 7.3节的内容 ,新教材给出了此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并指出了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推导的繁琐和运算过程的复杂 .其实 ,在教材中 ,编者一再提到的思路自然、运算复杂的推导方法其实是很简单、巧妙的 .具体推导如下 :推导 1 设A≠ 0 ,B≠ 0 ,过P作直线l的垂线 ,垂足为Q(x1,y1) ,则Ax1+By1+c=0 ,y1- y0x1-x0 =BA ,即A…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高中与大学导数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体验导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下文给出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具体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n个自然数平方和公式12+22+32+……+n2=n(n+1)(2n+1)6的推导,参考书中采用“迭加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根据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我们应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从多方面去解释,对一个对象用多种方式去表达,以期对问题认识得更深刻、更全面.因而,变换角度,构建正方形表格模式推导自然数平方和公式是必要的.※推导一※(1)通过观察、归纳,并运用高斯求和公式,发现每个自然数的平方有如下规律:12=1,22=1+2+1,32=1+2+3+2+1,……n2=1+2+3+……+(n-1)+n+(n+1)+……+3+2+1.平方数转化为自然数和的形式,状如“金字塔”.(2)建模.为…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进行公式推导?研究了很多的教学案例,概括起来我找到了如下几个原因:①通过推导,促进公式掌握;②通过推导,培养探索素养;③通过推导,积累活动经验;④通过推导,渗透数学思想;⑤通过推导,促进情感体验……我认为重视和强化推导过程可以让原本路线单一、内涵狭隘的公式教学变得通道多样、视野宽阔,进而能对学生数学基础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升、数学经验的累积、数学思想的建构、数学情感的优化产生积极作用。下面我以“圆的面积”一课的实践教学为例来阐述这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推导策略解析几何,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许多的几何中都有公式,而且这些公式都是推导而来的,这些推导过程有繁有简,如何利用好公式的推导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2.
王贵文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48-49,39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方法。理想气体的压强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理想气体压强公式揭示了理想气体的微观本质。是气体分子运动论重要的基本公式之一.理想气体压强公式P=1/3nmuV^-2=2/3nE^-的推导.既集中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又体现了典型的研究方法.是分子运动论的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可开拓学习和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数学公式是数学教学的一把钥匙.在高中阶段,数学公式变得越发复杂,这成为数学解题的瓶颈.因此,引导学生明了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公式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解析推导,是高中阶段学习数学公式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几个典型的数学公式为例,谈谈如何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有效发掘公式的本质问题,从而力促学生更为有效地理解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怎么会忘记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面积公式”的经典推导思路是: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最后根据长方形与圆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趋于多样化,即圆不仅可以转化成长方形,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纵观这些方法,不管将圆转化成什么图形,推导原理却是一致的,概括成6个字就是:先分再拼后推。  相似文献   

15.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设计"探究小目标"和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从质点系质心公式推导出刚体质心公式,证明当计算刚体质心时,若选取的体元不能看作一个质点,刚体质心公式中积分号下r的物理意义是体元的质心位置矢量. 弥补了教材的缺憾.  相似文献   

17.
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对聋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更难了。聋生要真正学会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理解公式的由来---推导过程。聋生掌握了推导方法就能运用相似的推导构架迁移、解决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l/g,笔者在从事物理教学时发现这个公式是直接给出的,对该公式的推导不作要求,但很多学生对该结论饶有兴趣,但作为教师应该知道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单摆做简谐运动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笔者试着利用高等数学数学方法从机械能守恒和受力两个角度推导该公式.  相似文献   

19.
公式推导过程既有"隐性价值",又有"显性价值".挖掘其"显性价值"并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有助于兼顾数学教学的长期利益和现实利益,有助于"隐性价值"的实现.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过程"显性价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示范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是初等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传统方法,都是根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利用排列数公式来推导组合数公式。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借助于排列数公式而独立的建立组合数公式;任意m个连续自然数之积,一定能被m!整除,这是学过排列组合的同学不难理解的,但是,m-1个连续自然数之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也能被m!整除,这一点也许同学们并没有注意到。熟悉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研究有关排列组合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