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晨  高斐 《科教文汇》2009,(15):233-233
文章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中的体现和应用,并且从吉祥物的形象设计,吉祥物与象征文化的关系以及吉祥物与中国传统的民间色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刻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残奥会吉祥物中的渗透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北京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举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揭开神秘面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既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则以中国标志性符号的灯笼为创意进行设计创作。两件标志性的中国符号在创新和传承中焕发着光彩。  相似文献   

3.
扫描 国际     
《世界发明》2010,(9):10-10
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特许商品正式发 8月17日,英国电视主持人和体育记者克莱尔·巴尔丁亲临英国金熊玩具公司,向公众展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残奥会吉祥物的系列特许商品,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起到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精神的作用,还可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具独特风格。因此,本文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展开论述,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杯足球赛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宣传海报,而1966年第一个世界杯吉祥物在英格兰诞生了,此后吉祥物便成了世界杯的传统并不断的发展。世界杯吉祥物并不单是一件设计作品,它是世界杯举办国的重要形象代表,也是世界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就世界杯吉祥物的起源与发展展开讨论,从中挖掘更有价值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张晶 《内江科技》2009,30(1):19-20
奥运会吉祥物作为奥运会的核心标识元素,同奥运会徽与会标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举办国的标志性物品又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文章通过对历史奥运吉祥物的解析,阐述了待会吉祥物所蕴含的价值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2)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哺育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因此,吸收与弘扬中国儒家经典及其他传统文化是学习建党学说和思想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中庸思想"、"大同思想"和群体意识等思想分别对我们的建党学说产生重大影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建党学说之间的关系,结合高职院校课程知识,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党员培养工作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鲜明厚重的历史性、与时俱进的教育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想提高其教学实效,可充分借鉴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切实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推动课程革新与教学进步。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人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味的追求西方潮流,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再造。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Ⅵ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可以重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推广开疆扩土,同时还可以激发Ⅵ设计者的设计灵感,提高Ⅵ设计者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Ⅵ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逐一的论述,并且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Ⅵ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Ⅵ设计的进一步发现。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凝练的、以"两弹精神"为核心的"两弹文化",该文化的背景、内涵及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论述了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传承和发扬"两弹文化"就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加强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工程物理研  相似文献   

11.
陈占通 《内江科技》2009,30(12):161-161,172
本文从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分析传统文化在武术散打中的体现与应用,认为传统文化对武术散打由术至道的升华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这个问题:一是"公共性"的文化内涵本源于西方的历史传统,从古希腊城邦社会一直到欧美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使得"公共性"的文化内涵具有了久远的延续性;二是深入解读"公共性"在现实中的功能及应用,同样离不开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以公共性视域分析中国与西方公共管理的特征,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刘璨 《科技创业月刊》2014,(3):165-166,169
就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关系展开讨论。以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一系列理论解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文化的阻碍。最后,对两者目前在中国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尽管存在冲突,两者仍可并行不悖地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4.
李雪灵  申佳 《科研管理》2017,38(11):117-125
中国是一个"关系取向"的民族,传统的文化基因使得关系网络嵌入了较多的人情和感情属性,持续的经济转型又导致了市场与政府并存的"二元"网络结构。相较与已有的"关系"本土化研究,关系质量作为中国企业关系投入质性效果的多维度概念,也是此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转型经济形态,提炼了企业关系质量的属性构成,开发了政府和市场关系质量量表,深化及扩展了关系网络的本土化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北京奥运前后,人们开始担心:随着奥运会与残奥会的结束,中国会遭遇"奥运后萧条"吗?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型视觉文化活动,其中视觉形象的设计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本文从上海世博会标志图形、吉祥物造型两个方面讲述视觉形象设计在上海世博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大学图书馆"文体节"的浸润式课程为例,阐述了山东大学图书馆立足当前形势,创新服务模式,借助"文化节"积极为师生搭建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平台,多渠道、多角度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为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现代化发展之路是正确的选择。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我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不利,特别是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认识的少,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待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肩负使命。  相似文献   

20.
宋屹 《今日科苑》2011,(18):38-40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山水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特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