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之让     
此文用了两个事例,写出了"让"的两个层面。第一个事例是"为爱情让出生命";第二个事例是"为爱让出生命"。后者较前者上升了一个层面--做到了"很深刻"。  相似文献   

2.
一、共性与个性结合共性即我们所说的典型性、代表性、权威性,事例中的人和事应有一定的知名度,不能过于冷僻、陌生,应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个性是指除了使用经典的事例外,也可以自己或周围的人或事为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联系自己、联系实际。一篇文章中的事例应以共性事例为主,个性事例为辅。  相似文献   

3.
大气     
编者推荐:此文很容易升格为满分作文。删除第七、八自然段,专论“身处逆境而有大气”,文章就更有个性。与此同时,将前三个自然段中的三个类比对象也选择“身处逆境者”,前后就更加圆合了。如果篇幅不足800字,可补充现代“身处逆境而有大气者”的事例,就更加全面地论述了立论。将皇太极作为大气的正面事例,还须商量——在高考作文中,立论和用例不应存在争议。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应移到倒数第三自然段后面。  相似文献   

4.
此文功亏一篑。先秦用了张仪的事例,中古用了沈万三的事例;就差一个近代或现代的事例,因为第二自然段中有"岁月的巨轮辗过的五千年沧桑诉说着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前两例的自身对比分析,十分到位;如果补充一个近代或现代的事例,并作对比分析,就全面阐述主旨了。  相似文献   

5.
此文用例注意到事例的必要性。前例代表古代西方,后例代表现代东方--从中外古今来阐述立论。"奠让"的立论,虽然正确,但嫌浅了点;如果提出"如何莫让"的立论,且提出具体措施,就达到"很深刻"的要求了。  相似文献   

6.
此文找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和一身正气的司马迁"的共通点——"忍辱求生……活出生命的意义",以此切入话题,引述材料,持论独特。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杨靖宇的例子,补充现代国内外"忍辱求生……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事例。最后自然段要照应第一自然段——出现持论角度的关键词语。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作文本发下来,同学们大多会先看老师的评语。而老师往往会在评语中说"内容不丰满,缺乏事例"。如果写人,不能光说这个人怎么样,得有事例,没有事例就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但不少同学一听到"事例"二字,就会皱起眉头,怎么也想不出个"事例"来。原因何在?因为这些同学一想到"事例",觉得既然是"事例",就应该是突出的,非同一般的。其实,生活中非  相似文献   

8.
<正>在写作的时候,常要用到一些“例子”来证明文章的观点,这些例子就是事例材料。在事例材料的运用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事例本身不合适、不恰当,不能证明观点;事例直接拿来用,没有剪裁、加工,有时冗长,有时偏离论点;没有合理安排好事例的顺序;没有对事例进行分析,建立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等等。一、材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9.
①材料详实。围绕"浮躁"提供了实在而又新颖的事例。②引述能变通。"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本是事关"细节"的事例,但能从原因上做分析——"一次‘浮躁’的检查"——扣住了论题。此文还需要升格:应就首段"木偶"对"浮躁"定位为"不深入",对后面事例,围绕"不深入"分析其独特之处。文末"浮躁者难成功"应改为"浮躁者不成功"。  相似文献   

10.
亲情赞     
此文亮点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先用"我希望……"将保罗的思维引向"岐路",再出示原因——"弟弟因患小儿麻痹症,跛着一只脚"。此文还需要升格:在原故事基础上拓展,用类似事例诠释题记;标题宜实,可改为"跑车"。  相似文献   

11.
编者推荐:"要想生活脱贫,必须精神脱贫"一语,承上启下,行文由实到虚。此文还需要升格:用本国的正面例子替换外国的正面例子。对"扶贫"与"脱贫"两个方面,应有所侧重;据文中材料,应重点论述"脱贫",标题也就要改为"由脱贫想到的"。  相似文献   

12.
用"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理想,才能战胜诱惑"诠释标题中的"到底",很有力度。此文还需要升格:前两层也要像第三层一样,用当代鲜活的事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举不出恰当例子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因为事例积累得少,同时也有对于举例论证的认识有误有关。就举例来说,"有名有实"的事例当然好,"泛泛而举"的事例也并非没有论证效果。举例,有的可以是亲眼观察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例,有的可以是自己认识了的或体会了的事例,由于有着相似的共性,所以都可以论证所要论证的观点,不存在真假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4.
议论文中的论据包括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说理必举例,没有事例佐证,说理就会显得呆板、空洞。事例过少或陈旧,作文会因之乏味或平庸;事例过多而繁冗,作文会随之琐碎和堆砌。不够典型的事例,不足以支撑论点;单为讲事例而用事例,又不能与文章融为和谐的整  相似文献   

15.
名字的烦恼     
编者推荐:卒章"让这些自寻的烦恼烟消云散吧"是全文的亮点。第二自然段用"疯"字引出下文"自寻烦恼"的事例——自寻烦恼者思想方法不当。此文还需要升格:或在众多"自寻烦恼的"的事例中,选择其一展开写并蕴含"自伤"的严重后果;或补写"如何消除自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肉糕文化     
此文材料很独特,有乡土气息;对有关"肉糕"的细节写得很生动。但要得满分,还得在"文化"的指向上更具体一点,让"肉糕"承载鲜明而又独特的思想内涵--是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还是邻里的乡情?是对乡土的眷念,还是对致富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空白的精彩     
用例"必要而又充分"——退伍军人交"空白卷",是对过去"留白";球王贝利和著名的画家的"下一个"和"下一幅",是对未来的"留白"。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充退伍军人、球王贝利和著名的画家因"留白"而付出代价并取得成功的事例。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议论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灾区。尽管新课程理念已逐步走进课堂,但议论文教学的论证范畴问题尤甚——从论点到论据、论证的单向逻辑认知没有改变;用材料证明论点的单向度构思没有改变;强化论点与论据而变相疏忽论证思维训练的现状没有改变;作文评价机制多元化导致不够重视"思想性"的认识没有改变等等。诸多问题不但导致写作  相似文献   

19.
大风 《少年文摘》2011,(12):84-89
在2011年的高考中,江苏宜兴考生王希的作文《风沙渡》(见本期"满分作文"栏目)获得满分,被誉为今年高考作文的精彩之作,一时"惊艳"全国。可谁能想到,满分作文得主的他,曾经作文不及格,甚至一提到作文就头疼。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6,(1):4-5
<正>同学少年"个性化"作文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感所思,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让作文呈现出"我"之色彩。擅长的方式既指自己擅长的文体,也指自己擅长的材料、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等。同学少年您是怎么给"擅长的材料"定义的?擅长的材料,指的是自己感兴趣且了解得较为透彻的作文素材。很多同学写人物事例,最先想到的就是古人的事例,比如苏武、李白、杜甫等,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你特别了解这个历史人物,对他有独特的看法。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对历史人物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