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20,(3):17-23
为探究核电工程中玄武岩纤维-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玄武岩纤维-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并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剪力墙中钢筋笼和混凝土的应力变化过程与试验观察的基本一致;数值模拟所得滞回曲线虽与试验所得存在少许差异,但曲线基本吻合,表明所建玄武岩纤维-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模型可以较好反映试件在拟静力加载条件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U型钢筋混凝土地道桥的受力计算比较复杂,涉及到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的水土分算和水土合算,本文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U型钢筋混凝土地道桥的有限元模型和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荷载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下弦盖板与桥面不等厚对接交叉焊缝构造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疲劳试件理论计算和静载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并对试件在荷载和约束情况下进行了应力集中分析;考虑螺栓预紧力的影响,确定试件的破坏点、最大应力、名义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该构件经过疲劳试验后,有限元分析值与实际试件疲劳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构件的疲劳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 ,出现裂缝 ,形成内部应力复杂的受力体系。应用比拟桁架法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机理基础上 ,将开裂后的构件比拟成变角桁架模型 ,对受弯构件 ,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的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作理论上的初步分析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 ,可作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出现裂缝,形成内部应力复杂的受力体系。应用比拟桁架法,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机理基础上,将开裂后的构件比拟成变角桁架模型,对受弯构件,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的承载力及配筋计算,作理论上的初步分析,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作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因为异形柱经常承受偏心受压加受扭的复杂受力,所以理论计算比较复杂。本研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T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的抗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考虑混凝土塑性发展探讨不同轴压比与钢骨率对型钢混凝土T形截面柱延性与抗扭承载力的影响。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建立构件的受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荷载-位移曲线验证有限元材料本构的有效性。建立三组模型分析不同轴压比与钢骨率对构件抗扭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今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及VC++面向对象程序开发平台,探索开发"钢结构稳定原理"的虚拟实验平台。平台功能包括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及典型结构的失稳过程仿真,提供构件失稳模式及全过程响应的图表显示,充分比较理论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结果和规范设计公式的关系。本虚拟平台可定义长细比、边界条件、初始缺陷等基本信息,较好地实现参数化实验,便于学生操作,极大降低了实验室建设成本,缓解了由于安全保障与经费预算给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限元软件计算出的应力值反演光弹条纹图,以对径受压圆环和紧凑拉伸试件为例研究应力集中区域网格疏密和网格形式对应力解的影响,并以三点弯梁为例研究边界条件对应力解的影响。对比有限元应力解模拟条纹图和实验条纹图,可得出只要网格划分合适,边界条件相符,模拟条纹图与实验条纹图能够非常吻合。此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有限元建模过程中的模型和边界条件是否合理,并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WN齿轮的强度进行设计,将相关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以提高设计效率及数值的精确度。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所建立的WN齿轮三维模型在其静态模块下的弯曲应力进行分析,通过应力及应变图分析出轮齿的最大弯曲应力发生的位置、应力随受载位置的变化以及沿齿宽方向所引起的变化趋势。本文可为实际工程中轮齿所受的弯曲应力状况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参照国内外已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以四种不同基层的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结合断裂力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运用AB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数值仿真,得到这四种方案的应力云图,为确定沥青路面合理的路面结构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摘要]本文参照国内外已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以四种不同基层的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结合断裂力学理论建立教学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数值仿真,得到这四种方案的应力云图,为确定沥青路面合理的路面结构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CK6140数控机床金属切削有限元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4.0对其切削过程进行仿真,并且利用粘接区模型(CZM )成功地解决了切削分离问题,对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应力、切削温度、切削力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自动测试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预测数值与实际切削过程中数值的一致性,得出一些规律,为下一步数控机床的切削工艺优化及机床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受震破坏的各种常见现象,从内容组织结构入手,研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柱受力变形过程,揭示了它的破坏机理及相应强度的变化规律,认为应当加强在复杂应力状态以及循环加载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能力的实验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提高构件与结构的延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程序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商用程序ANSYS对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以考察不同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过程,详细介绍了基于ANSYS程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数值分析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对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粱的刚度变化、破坏特征、截面应力分布、裂缝发展和钢筋、混凝土应力及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1 各章的学习要求 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为重点内容。受弯构件与受压构件部分要求理解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计算的基本假定,熟练掌握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为次重点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为了解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104-106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场抽象的理论知识,开发了与电磁场实验相配套的仿真软件——电磁场实验仿真软件。该软件是基于Ansoft有限元软件开发的第三方教学工具软件,用户界面用C#语言编写实现。软件的功能包括"仿真结果查看"和"交互式学习"两部分。该软件针对电磁场实验中涉及到的一些场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展示彩色的云图、矢量图和动画等计算结果,帮助学生对电磁场现象建立起更加形象和直观的认识。学生可以将实验测量结果、解析公式和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理论、实验测量和仿真计算三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磁分析的思维体系。  相似文献   

16.
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单调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受力全过程非线性计算,对超筋梁和适筋梁,提出分别以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达到εcu和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达到0.01作为达到极限承载力的判别标准;分析钢筋混凝土梁完整的破坏过程、力学特征,研究受压钢筋、配筋率和材料强度对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数值分析得出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截面承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并未降低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重介质管路平板闸阀的使用寿命,针对重介质管路的特点,改进了平板闸阀的结构,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阀体和闸板的流体动力学分析和结构应力分析三维模型,数值模拟分析它们的受力状况及边界条件,并对结构改进前后的受力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综合实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综合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及其在钢筋混凝土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针对本校原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弯、剪实验装置功能可扩展性差的缺点,设计制作了四立柱自平衡的综合实验台架,从而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弯、剪、压、扭性能的教学实验及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加载功能,最后阐述了综合实验装置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1 各章的学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为重点内容。受弯构件与受压构件部分要求理解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计算的基本假定,熟练掌握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为次重点内容。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为了解内容。2 考试的几点说明本学期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内容不超出本复习提要的范  相似文献   

20.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设计计算的重点,受弯构件根据截面形式分为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T形截面.“计算系数法”可以将以上构件的截面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讨论了“计算系数法”在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中的统一应用,方便以后学习、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