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认知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信息迷航”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其表现、危害和产生根源,着重论述了避免信息迷航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误区之一:信息超量,出现“迷航”现象。当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人脑就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迷航”。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信息包围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误区之二:留白不足,限制学生思维。常规教学中,在内容处理由形…  相似文献   

3.
安素平  白然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3):61-63,73
“信息迷航”是网络学习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信息迷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其产生的原因既有网络环境方面的因素,又有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所应采取的对策自然也要从网络环境建设和学习者自身素质培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以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检索中的信息迷航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用户在网络信息检索过程中因检索目标偏离而产生的信息迷航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和造成的危害,提出避免信息迷航的应对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继续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成人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网络迷航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对网络迷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优化网络资源,提高信息选择能力,培养元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信息迷航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信息网络时代的“信息过载”与“信息迷航”问题已经成了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头等要务。本文认为通过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实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是高校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建立高校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校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解决信息网络时代的“信息过载”与“信息迷航”问题已经成了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头等要务。本文认为通过个性化的主动信息服务,实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是高校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建立高校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教学迷航”是在中小学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学迷航产生的危害非常严重,究其原因,既有人的因素: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较低、教师教学过程中自我监控力度不够、教师的注意转移性和分配性不足;也有物的因素:课件的非线性链接形式、以页为单位呈现方式的教学内容、媒体呈现形式与学习者认知水平相容性低。为此,针对其成因所采取的对策也将从这两方面来考虑,以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习者在进行网络学习时经常产生信息迷航现象,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危害,降低了网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教育搜索引擎以及信息导航等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催生了网络文化及其教育现象,促进了网络学习这一人类新型学习方式的发展。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同时,不少学生产生了网络迷航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   总被引:80,自引:7,他引:80  
“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个国家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尤以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美国在制定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之后,续而又在2000年制定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该文主要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的理性思考和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置的课程体系,探讨《工程导论》与《工程实践》开设的背景和意义,并详细介绍了两门课程开设的内容与作用,充分实证了两课在工科学习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3S”技术及其区域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S”技术的意义与发展及其在区域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基于系统工程概念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介绍了全国农业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以期为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5.
"3S"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总称.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本文着重阐述了"3S"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尤其是"3S"集成系统在森林、草地、动态监测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选定两个方面结合实例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Halliday的语篇纯理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如何组织要表达的信息,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整体。语篇纯理功能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主位——述位系统、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运用这三个系统对《春晓》原诗及英译文进行分析,说明翻译过程中考虑语篇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质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担负着培养新时代人才重任的“两课”教师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本文分析了强化“两课”教师信息素质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两课”教师信息素质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用神尾昭雄的"信息归属理论"分析"たい句"式在使用上存在的限制因素.可得出在"报告体"中,"たい句"用于第一人称时须用直接形式,非第一人称时须用间接形式;在"叙述体"中,如愿望信息属于视点所在者的归属范围,则用直接形式,反之就须用间接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学"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利"与"弊",揭示了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弊"大于"利"。文章围绕此次专业更名风波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阐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长远发展不能靠专业更名来实现,而是要探索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既要立足于现在,及时合理地解决目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又要展望未来,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