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霹雳贝贝>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科幻电影.以生动的想象、真实的童趣、隐含的教育性和恰当的电影技巧,标示出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质:成为了中国儿童电影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成功之作,对中国科幻电影和儿童电影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童话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以其幻想为根本特征而深受儿童喜爱.在诸多的童话经典中,意大利的<木偶奇遇记>和<洋葱头历险记>以其极端的娱乐性和鲜明的教育性在儿童文学界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该文旨在分析这两部童话的艺术特征并探究了这两部童话被儿童所广泛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儿童电视剧是儿童娱乐和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儿童剧的创作也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分析<家有儿女>和<快乐星球>这两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电视剧,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儿童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特征、影响因素、收视评价等,进而探索我国儿童电视剧的创作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神话--原型批评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的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侏罗纪公园>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科幻电影.该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侏罗纪公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发现<侏罗纪公园>是以<圣经>中的创世神话作为原型的一部有关人类命运的寓言.  相似文献   

5.
<哈利·波特>四部(<魔法石>、<密室>、<阿兹卡班的囚徒>、<火焰杯>)充满了奇妙的幻想,为小读者提供了快感.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具有好奇、好幻想的心理特征.幻想是他们的天赋和本能,体现在一切活动里,反映儿童生活的儿童文学创作,必然要反映儿童的幻想,并且通过儿童文学艺术形象的创造,唤起儿童的幻想,发展儿童的幻想,可见,幻想是儿童文学的核心.童话是最具幻想特质的儿童文学样式,为各年龄段的儿童所喜爱.作为长篇系列童话,<哈利·波特>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创造出了亦真亦幻的洋溢着浪漫气息的艺术形象与艺术氛围,让小读者感到既亲切又新奇有趣.  相似文献   

6.
"四部"之名,起于晋初,荀西、张华等,编列晋室所藏书籍,分为四部.降及李唐,玄宗于两京各聚书四库,以甲乙丙丁为次,列为经史子集四库,四部之名遂沿用至今.此乃从文献内容分类,<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皆据此分类而纂集.<四库全书>实际上是在乾隆的亲自指挥下,由以纪晓岚为首的那些"帮忙"或"帮闲"的文人,秉承清王朝的意旨,对中国古籍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清剿".今天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就是要拨乱反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四部文明"与以往所称"四部"不同,它将中国历史前半期之文明成就以时代划分,归并为<商周文明>、<秦汉文明>、<魏晋南北朝文明>、<隋唐文明>四部丛书,是谓"四部文明"."四部文明"总计二百卷,在编纂整理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收录的范围上.尽可能体现一个时代的文明的整体面貌,最大程度地保存一代文献.对所有文献又据其内容进行分门别类.二、古籍整理以"据善本"为要务,以"罕见"与"实用"为选择的条件,确定底本的使用.对流传稀少的珍善本,和对历来经过学者认真整理日臻完善的整理本,都给以足够的重视.三、在内容的编纂上,既考虑到所收文献的完整性,又照顾到学术体系的延续性.四、所收古籍因其具体内容和学术研究的惯例与需求,或补缺、或辑佚、或作校勘、或作汇证、或考核文献渊源、或辑录参考资料,分不同情况作了适当的整理工作,但绝不更动原书.既保存古籍的原貌,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范紫东的<关西方言钩沉>的特色有三点:一是不避鄙俗;二是重视语言的历史演变脉络;三是广泛引用各类文献阐释语义语源.<关西方言钩沉>的语言学价值有四点:一是保存了一定数量今已较为少见的读音;二是创造性地解决了部分方言词语的语源问题:三是保存了部分少见的方言词语;四是准确考定了所涉及方言词的本字.<关西方言钩沉>也有明显不足.但总体上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方言著作.  相似文献   

8.
1904年颁布的<公司律>是中国第一部公司法,它开了中国近代公司立法之先河.随着中国公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14年北洋政府在<公司律>的基础上制定<公司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的公司组织,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公司法的模式.本文拟对这两部公司法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9.
赵家新 《现代语文》2006,(8):116-117
引言 1919年底成书的刘复<中国文法通论>,与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一起,被认为是摆脱自<马氏文通>始即成风习的仿照西洋文法研究中国语言的巢臼、建构中国本土文法的最早探索.此后刘复忙于实验语音学、国语推广、古文考订乃至行政事物,对此不复关注,只在30年代出版了半部<中国文法讲话>,完全放弃了当初雷厉风行、旗帜鲜明的革新主张.但他的初创之勇气和<中国文法通论>所达语法研究之高度是不可埋没的.1923年<中国文法通论>四版,刘复作长达二十余页的<附言>于后,表达了他"最近对于研究中国文法的观念"(P.113).我们认为,无论从语言观的科学性还是语法研究普遍方法论的探索角度,这篇<附言>都能代表刘复语法研究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0.
林岚 《高校教育管理》2001,23(1):137-138
刘士林的<中国诗学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是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诗哲论>的修订版,<中国诗哲论>创作于90年代初,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诗学精神>基本上保持了原著的风貌,个人特色十分鲜明.它在基本理念上提出了本体论诗学这一观念,通过对历史上十位诗哲生命精神全面而具体的阐释,对这一观念作出了具体生动的阐释.同时,此书是从古代诗歌的角度结合西方学者观点所作的文化研究,在理论探索中多有创新.  相似文献   

11.
科幻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新奇大胆的创意、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以及人类对未来或未知的孜孜探索精神,创造出崭新的电影空间,留给观众无尽的思考。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美国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两部有着特殊意义的科幻作品,通过对这两部代表性的科幻电影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科幻电影和美国科幻电影在立意和价值取向的一些异同。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既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创作特点,又可以找到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第二部诗集<星空>.面对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于是,在极度苦闷之时,写下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现震惊文坛,人们惊呼它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无可置疑,陈忠实的<白鹿原>深受<百年孤独>的影响,如<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在题材、创作手法的相似,此外,在意象、情节、人物设置等方面也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两位作家所立足的文化背景和所持的文化态度不同,并且两部作品在表现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使得两部作品各具魅力.文章从意象的角度切入,分析和比较两部作品的文化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百年孤独>的主色调是黄色,<白鹿原>的主色调是白色;圈圈和鏊子表达了两位作家的历史观和深层次意思上的对民族心理缺陷的批判意识;蝴蝶和蛾子分别批判了家长制和宗法文化;猪尾儿和砖塔这两个性禁忌的象征则分别批判了性泛滥和性压抑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以继日,在双眼生涩的疼痛中,总算把<古炉>读完了.<古炉>是继<浮躁>、<废都>、<秦腔>、<高兴>等长篇之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又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力作耗费了他四年的心血.  相似文献   

15.
<拾遗记>结构上史的特征以及内容上的博杂,使其成为一部兼具杂史杂传与地理博物两种文体特征的典型的志怪小说.<拾遗记>这种一书兼综二体的文体特征,是魏晋南北朝多种体例的志怪小说在长期发展演变中由分离逐渐走向融合过程的体现,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明手抄本<六音字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闽方言韵书,反映了五百年前福建闽北政和方言音系.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绪言;二、明手抄本<六音字典>音系及其性质;三、明手抄本<六音字典>声韵调配合表;四、个别韵部讨论.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评论家认为堪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相媲美,可见其艺术造诣之深.而20世纪的中国也有一部戏剧版的<呼啸山庄>,那就是张爱玲的剧本<魂归离恨天>.<呼啸山庄>与<魂归离恨天>这两部作品虽然体裁不同,但在其题名、叙事手法、故事模式、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互文关系.张爱玲与艾米莉的文本所呈现的互文关系,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上的模仿与借鉴,同时也彰显了两位女作家在个性气质上的趋同.张爱玲对艾米莉有着长久的仰慕,从而,她在文学实践中对艾米莉的模仿借鉴就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体认.<呼啸山庄>与<魂归离恨天>两个文本呈现出的互文关系,昭示了中英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方洪兵 《华章》2008,(7):62-63
曹去晶的<姑妄言>是继<金瓶梅>之后中国小说史上出现的又一部世情小说,在反映明末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无疑不容轻视;<姑妄言>具有强烈的喜剧性,其喜剧手段主要有:设置戏剧化情节和喜剧型人物、运用相映成趣和反复渲染等方法以及采用本色化的语言形式,这也是对中国古典喜剧艺术的一次丰富.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乡土中国最普通的粮食作物之一.某种程度上玉米也代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气质.新生代作家毕飞宇以中篇小说<玉米>(<人民文学>2001年第四期)形象地书写了乡土中国经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这一乡村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疼痛而又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问世即风靡全球,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然而极少有深究<荆棘鸟>和<飘>这两部经典之作内在的相似性.本文从两部作品表现出的宗教意识的淡化、女性意识的成长和移民本土化意识强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荆棘鸟>何以被冠名为澳大利亚的<飘>,表达了两位女作家在宗教、性别和移民问题上的思考,使读者摆脱浪漫爱情小说的框架,从而对这两部作品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